编者按:隆冬之意压不住“元宇宙”一词蹿红,究竟那是什么,会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端文化版邀请文化界最具想像力者——不同地域的科幻小说家,来谈谈他们眼中的元宇宙,是什么?会怎样?在文学与现实的双重逻辑里。今日刊出中国大陆科幻作者糖匪一文,与读者共享。
一、美好之物触手可及:这很像“来世”?
没有人能真正度量由它引发的巨震级别。生长于此刻我们体内的未来器官,经由商业科技公司调动,所能分泌的元宇宙想像只是一个八比特(8 bit)版本的元宇宙图景。正视这种有限性,不是让想像更加壮阔激涌,而是转向商业巨头们为我们画出的饼和人工代糖。
“它”必须是一种器官。为了满足日益旺盛的科技想像,为了平息对今日的全部失望和焦灼,未来将自身从时间观念转化为巨大新型器官,不分昼夜地分泌着各种乌托邦想像,为人类提供持续向前逃跑的动力。
在“它”分泌的所有想像里,元宇宙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它被许诺为:一个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有无限量的人们可以同时参与其中。它也会有完整的经济系统在不间断地运行,并且可以跨越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同时,任何基于数据信息的形象、内容、财富等都可以在元宇宙流通,很多人、很多公司都会创作内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将获得存在感。
或者,用更具有传播效力,更简单的说法就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沉浸式虚拟世界,提供多平台自由切换,连接现实和虚拟世界,每个人在其中都有栖身之地,所有人共同发挥能动性的共创天堂,就好像这么一天:你清晨起来,喝着咖啡一边给自己的虚拟化身(也许是哆啦A梦)穿上黑客帝国(骇客帝国)里黑客标志性装束,一边阅读全息新闻,世界给地的新闻以3D形式在你家上演一番,看完新闻,你的化身——黑客范儿(骇客风格)的哆啦A梦进入到虚拟会议室,同事老板们的化身齐聚一堂开始例会,如果会议无聊,你可以放胆走神,本人在家滑雪或者跳舞,虚拟界面足够逼真,无论是雪景还是舞厅都让你身临其境。而另一边你的化身还在会议室听老板训话。工作仍然是有趣富有创造性的。你在别人的游戏里经营自己的画廊,同时任天堂和微软游戏里的宠物治病,挣得钱一半虚拟币,一半真金白银。
再简单些:Metaverse,Meta 表示超越,verse意指宇宙universe,元宇宙即是超越这个现实宇宙,超越今世所有屏障阻隔不如意。美好之物触手可及。人与人之间再无隔阂。怎样?这个解释听起来是否很像“来世”?
那便是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许诺我们的,这个学过古典文学的科技巨头用他的希腊语知识告诉我们“meta代表超越”。2021年10月28日,在一年一度的Facebook Connect开发者大会上,马克·扎克伯格正式宣布,创立于2004年的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也就是“元宇宙(Metaverse)”的那个“元”,今后公司业务将专注元宇宙概念。
他要用新的方式将人类重新聚集起来。尽管不少人认为扎克伯格之前将人类聚集起来的方式加剧了社会分裂,但我们仍旧可以看一看他调动全人类未来这一器官,生产出怎样一种想像。短视频里一个光滑干净高度企业化有时候会失去下半身的元宇宙向我们敞开怀抱。至于元宇宙里用户为虚拟化身购买虚拟服装的设想,则瞬间将人拉回到为QQ化身购买皮肤的童年。
技术起步时难免粗糙简陋,重要的是前景如何,对人类社会将造成怎样深刻影响。当年Arpanet(阿帕网)连接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送的第一条消息时就错拼了单词,谁能想到半个世纪后,互联网技术重新塑造人类时空体验精神结构社会组织国际关系,侵入到文明骨架中。今天,元宇宙被委以接替互联网的重任,没有人能真正度量由它引发的巨震级别。生长于此刻我们体内的未来器官,经由商业科技公司调动,所能分泌的元宇宙想像只是一个八比特(8 bit)版本的元宇宙图景。正视这种有限性,即意味直面深渊的巨大晕眩。来自内部的陈因积习排斥着这份逼近的恐怖,拒绝借此强化我们的未来器官。不是让想像更加壮阔激涌,而是转向商业巨头们为我们画出的饼和人工代糖。
糖匪,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SFWA正式作家会员。出版短篇小说集《看见鲸鱼座的人》、《奥德赛博》、长篇小说《无名盛宴》等。两次入选当年美国最佳科幻年选。曾获2019年美国最受喜爱推理幻想小说翻译作品奖银奖、2020年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引力奖)短篇小说奖等。
二、宏大的乌托邦想像,窄化为幻境的生产繁殖?
Roblox世界里的存在感,共同创新,内容主导,身份和权益的连续性,以上所有概念对多数人而言,远没有虚拟现实或全息投影来得吸睛。前者告诉你在元宇宙能够创造什么,后者告诉你元宇宙里可以消费什么。
所有嗅觉敏锐的科技公司不会都错过这个机会,在饼和人工代糖之外给出另一些可能,也就是说,真正意识到元宇宙潜力,并对此拥有信念的科技企业,他们以顽童之身进入定义元宇宙的战场,争抢定义权和创造权。
我们仍能在这个时代最有创意的人群里找到非盈利精神和共赢意识。2021年3月10日,大型多人创作游戏平台公司Roblox作为“元宇宙第一概念股”,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即破400亿美元,被认为是元宇宙行业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公司CEO戴夫·巴斯祖克(Dave Bazsucki)给出“元宇宙”这一颠覆性的媒介八大清晰特征:
身份;社交;沉浸式体验;低延迟通信;多元化;即时性;经济系统以及文明共同存在。
依其在招股书所言,“元宇宙正在实现”。这番话之所以能引爆整个互联网公司,不仅仅因为VR热潮过后的科技产业集体内容焦虑,也因为人们多少能从Roblox世界依稀看见元宇宙的影子。作为游戏开放平台,玩家可以在它那里玩现成游戏,同时被鼓励开发自己的游戏,按照自己规则建立的小世界。
首先是赋权,平台赋予创作者充分权限,他们有权自行定价,设计商业模式,采取何种营销模式,是否进行合作,甚至可以招聘人手,组建工作室,迥异于某些号称内容平台却强行打折,廉价出卖他人内容,剥夺创作者权利与尊严换取点击量的平台。为营造更好生态,Roblox提供容易入门功能完善的开放工具链和流程,激励更多普通玩家转换为更具主动性的开发者,诸如多种语言翻译功能等等。
这些铺垫之后,金钱的正向刺激发挥作用。Roblox根据游戏内购和时长等指标向开发者分成,一般开发者能拿到30%到70%不等。有意思的是根据SuperData公布的2020年全球游戏年度报告显示,《Roblox》以22.9亿美元的收入高居第三。但开发者的累计提现金额只有不到三个亿。“这说明大部分的内容开发者愿意把货币投入到Roblox的货币体系中,其中部分用意购买平台上其他游戏。玩家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被现代商业社会割裂的人的身份,在虚拟游戏世界奇迹般弥合。”
这当然Roblox自家数字货币Robux的一次小小的胜利,平台内游戏购买升级,虚拟商品购买,会员订阅等经济活动通过Robux进行,通过搭建完善经济内循环体系,稳固Roblox世界运行秩序,而与外部金融货币稳定汇率,增加了其和现实互相操作性,进入实体生活产生重大变革。
Roblox世界里的存在感,共同创新,内容主导,身份和权益的连续性,以上所有概念对多数人而言,远没有虚拟现实或全息投影来得吸睛。前者告诉你在元宇宙能够创造什么,后者告诉你元宇宙里可以消费什么。这里无意要讲好企业和坏企业的故事,又或好的概念和坏的概念。尤其此刻做任何评判都过于粗暴。无论孰优孰劣,至少在最初,元宇宙并非单线叙事,它是一个必须多方系统构建有机混乱生长的环境。只有多平台互通才能实现元宇宙构想,拟真世界全方位与现实生活交错重叠,持续而同步的时间体验,身份的连续性。
即便理念和利益并不一致,各平台科技公司必须需要建立一系列复杂具有韧性的共同标准和协议,这是元宇宙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比外界最为关注的虚拟外接设备更为重要,免于一个宏大的乌托邦想像窄化为幻境的生产繁殖,不计其数的可能性最后沦为逃避现实的玩具场,
三、一种被许诺的自由?
似乎,可以不再困于乏味现实,似乎,可以振奋精神驱散深植于心的倦怠,如果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确能解决现代人精神危机,如果增量、增长、增殖的产品真的能对抗死亡⋯⋯
此时此刻如何想像元宇宙将决定这个分泌物最终成形成何物?科技公司一系列企业行为以及吸引来的大量资本引爆互联网世界,更将元宇宙变成“热词”,引发全民精神狂欢,多少不明就里的头脑参与其中,渴望分羹得利。
一家“秃力富房地产公司”号召年轻人来元宇宙买数字房产,两天内卖出300套单价上万元的“不秃花园小区”;信息商人倒卖基本概念、转述他人观点,靠六节元宇宙网课套餐迅速赚取百万。迅速变现的案例刺激其他营业者,涌出更多不明就里抢占“先机”的现象,诸如肉制品大厂双汇注册了“原生宇宙”商标,张家界景区成立了张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一时间,就连朋友圈都有遭受元宇宙屠戮的危险,零零星星总能看到一些配上拙劣卡通形象元宇宙的召唤,其实只是网络直播⋯⋯
现实中乱象丛生,仿佛幻境提前到来。为了更广泛的流传,元宇宙中发虚拟现实总是被格外强调。毕竟,奇观与幻境不仅易于接受,也更加迷人。沉浸式替代的不止是当下现实,更在多数情况剥夺了思想的空间。
沉浸式在这个世代如此频繁被使用,与其说是出于虚拟技术催生新型的感官需求,一种眼目贪婪,不如说精神诚邀高强度刺激取代它的存在。当梵高的画作成为数字投影,在投影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合力下,被一次又一次被投影到巨型屏幕上,它们被前所未有地放大,强调。看画的人被沉浸在其中,与其说是用眼睛,不如说是用身体在面对这些图像。与其说身体在感知图像,不如说是被侵入——被填满巨型屏幕的巨大图案环绕,以尺度和强度的碾压,空间被剥夺,身心俱无处可逃。又或是种种奇观异像,过去现在穷尽想像的珍奇异兽以及游戏人物,上天入地人类借助太空望远镜和地质勘探研究,利用拼贴嵌套挪移继续增殖的形象,未必是庞然大物,但新奇姿态令人迷恋,你是你眼目所观之猎物。
似乎,可以不再困于乏味现实,似乎,可以振奋精神驱散深植于心的倦怠,如果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确能解决现代人精神危机,如果增量、增长、增殖的产品真的能对抗死亡,那这些“似乎”大概能成立。
经由肿胀充血的未来器官亢奋地分泌如此轻盈的想像,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脑际接口等等技术乐此不疲地在现实中增加现实,在幻影上套叠幻影,这场由眼目开始的强制狂欢背后却深藏着让全人类陷入单调的陷阱。
那么,纯粹模拟现实场景又如何?以克服空间距离和不可抗原因为目的,拟真的幻境受召而来。不可及的远方触手可及,人与人之间再无阻隔。上世纪借助现代交通工具试图缩短的距离在元宇宙里瞬间压缩。万物召之即来——以视觉的方式。人类了解世界的方式大部分通过视觉,这一点又在文明演化技术发展中得到强化。未来器官想像中的元宇宙,至少今天,仍旧也是通过图像模拟现实。选择将视觉作为消费体最主要感官,也即最主要服务对象,这一技术发展的倾斜,无意中加快了社会色情狂过进程:人们渐渐习惯将一切事物当作商品展出,请人观看。
视、听、触、嗅、味,人类五种感知,共同作用组合完成对外部世界认知。或许有一天技术可以完成上述五种类型的信息传递——前提是我们没有完全被图像世界迷惑,放弃发展更完整的认知方式。 于是,虚拟之境是否就是再无空间阻隔的天堂。远方的现实可以被任意被感知被调取。
在这里,一种自由被允诺。召唤虚境的能力意味着人类将脱离肉身束缚,可以去往任何地方,不再需要置身确定环境,不再借助身体组织与环境。似乎只要充分发展技术,虚拟之境里所可以完整再现外部世界。一个重要通常也是隐蔽的中间环节被跳了过去。
即便在元宇宙中百分百还原外部世界,还原的也是人类认知里的外部世界,而不是真正外部世界。换句话说,元宇宙里所展现的现实世界,是一个被人类感知和理解的外部世界,一个经过人类过滤过的,经简化的世界的变体。第一层过滤,人类有限的感知只能捕捉到一定范围的刺激:眼睛响应380-780nm波长的电磁波;耳朵分辨在一定频率内的声音;皮肤分辨出一定强度的压力和振动。第二层过滤,接收到外界刺激的感受器产生一系列动作电位后,感觉系统需要以最有效方式加工处理,整个加工过程发生在意识层面以下。作为演化结果,只有一部分信息被留下输出,构成对外部世界构建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信息则作为冗余,完全放弃或者沉潜入意识深海中,在那里发挥着不被察觉的重要作用。许多认知实验发现,房间里大象与其说是一种主动忽视,不如说是人类认知机制的一种表现。
于是我们发现,外部世界远丰富复杂于我们认知的世界,尽管它发出其中大量信息丢失或者暂时失效,却是以一种更加隐秘复杂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认知与决策。人该怎么复制一个我们认识不完全的外部世界?
还是说人类满足于一个简化的经过自身过滤的世界形象,一个丢弃意识渊面以下的认知系统,一个光亮整洁如新没有暗面的人造天堂?
经由肿胀充血的未来器官亢奋地分泌如此轻盈的想像,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脑际接口等等技术乐此不疲地在现实中增加现实,在幻影上套叠幻影,这场由眼目开始的强制狂欢背后却深藏着让全人类陷入单调的陷阱。
当然可以避开陷阱摘取诱人的元宇宙智慧果。前提是你意识到它的存在。
四、未来灵境还是今天的最大幻境?
全球仍有29亿人从未使用过互联网。刻意忽略地区间网络技术高度不平衡,刻意忽略以女性为主的数字劳工廉价劳动,刻意无视算力消耗的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在洁净被过滤的图景中,元宇宙被包装成一个纯然技术,由它带领人类进入目眩神迷的未来。
还记得最初互联网给出的承诺吗?多元化去中心主义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即便只是在数字层面上?超越人类肉身所在时空的新的体验维度,更多连接建立,生命经验被丰富,真实的定义也不断被扩写。
然而连接带来的,或者说,所增强的,则是同质化地狱。消费主义乘势而起,鼓动着同一种向往同一种方式的欢庆和抒情甚至同一个品牌同一类面孔对自我的定价。不止是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包括文化生产也自然被收编其中,媒体快速高效对事件做出强烈反应,共享信源,措辞趋同,站在不同立场犯同一种错,被同质加剧的撕裂。文学音乐影视作品,归顺数据统管,统统流向最有效的最有市场的模式。一个简单的道理似乎已经被忘却,多样化不是对生态系统的道德要求,而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本条件。越是单一的生态,越是脆弱不堪,一旦遭到攻击将溃不成军。
连接带来的积极意义被强调过太多次。那些都是真的。互联网也好,元宇宙也好,通过即时高效的连接可能走向,但另一面不该忘却。人类需要足够强健的精神应对倍增的连接,主动构建独特的知识体系,掌握运动调取信息的能力,不轻易将自身交付于他人或者他物,如同珍惜肌肉一样珍视思考能力。保留自省与警惕。
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人类进化出未来这一器官,为了更好自我麻醉。现实疮痍借助未来的分泌物得到暂时性医治,赋予未来希望,就不会丢掉活下去的力气。有了技术加持,那没有到来的日子将崭新洁白,没有过去与现在所有污垢。
未来将要实现的元宇宙,与其说是未来灵境,不如说是今日最大幻境,缓解焦虑和疼痛。今日诸多现实问题不会在进入元宇宙后自动解决。问题继续存在,遮蔽于技术羽翼下。
科技公司宣称元宇宙里每个人的创新能力将得到鼓励。他们可以尽情发挥创作能力,施展抱负。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它们的作品。每个人都有存在感。一个问题:怎样藏住一棵树?
答案:把它藏进森林里。
一棵树如何被看见?在注意力以分秒被变相买卖时代。作品被展示不等于作品被看到。平台的推送宣传成为关键。整个过程中,权利躲在技术后面,平台躲在算法的后面。平台拥有定义内容的权利,塑造整个系统的结构。它将所有操作推到算法上,给出公正客观假象。然而数据并非绝对公正。整个计算过程,实是暗箱。调取怎样的数据,选择怎样的算法,最后怎样利用得出的数字直接影响最后结果。有权决定以上环节,更勿用说更加人为的倾斜性政策。平台赋予自身巨大权利,从技术到媒介还有美学方面的霸权。
人类需要足够强健的精神应对倍增的连接,主动构建独特的知识体系,掌握运动调取信息的能力,不轻易将自身交付于他人或者他物,如同珍惜肌肉一样珍视思考能力。保留自省与警惕。
同样,在虚拟之境隐秘封杀言论也不是难事。只要降低触及率(推文算法推荐的次数),发出的文章也可能无人读到。通过技术扼杀个人话语空间轻而易举。甚而,在元宇宙中,抹去一个化身又何尝是难事?这一行为的严重性被刻意低估。在高度数字关联的社会里,在各个平台彼此相连的元宇宙,数字分身的消失等同于死亡。数字化身与其说是分身,不如说是个体重要组成,拥有不可复制无可替代的相关记忆情感联结文化生产内容,更勿用说个体通过劳作或者和现实货币兑换所得到的虚拟产品。
然而,在元宇宙想像中,最被罔顾最为发指的不平等还是存在于我们正生活这的时空。硅谷科技巨头描绘未来时,全球仍有29亿人从未使用过互联网。刻意忽略地区间信息基建网络技术高度不平衡,刻意忽略以女性为主的数字劳工重复性的廉价劳动,刻意无视算力所消耗的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在光滑洁净被过滤的世界图景中,元宇宙被包装成一个纯然洁净的技术,由它带领人类进入目眩神迷美好的未来。一个容易接收和消化的真相为消费者们准备好,仿佛元宇宙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宽带以及算力都是随意获取的资源。每个个体都拥有同等在那个世界自由生活的权利和能力。
谈起元宇宙,许多人会知道元宇宙这个词的起源出自赛博朋克作家斯蒂芬森《溃雪》。小说中大量虚拟情境描写也不少人血脉贲张心向往之。然而我更愿意在这里提起小说的开头,一个披萨派送员身穿防弹散热服,携枪亡命徒般驾车疾速,为要赶在三十分钟内将披萨送到,否则披萨免单不算性命更是堪忧。十几年前我读到这段。那时尚没有“美团”、“饿了吧”等大型外卖平台,尚没有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
而文中不以现金支付的买卖,接收客户地址规划最佳路线的聪明盒,也同样还未出现,还未开始规训今天的人们。
科幻小说家属于过去的未来。我们编织最好的未来,也编织最坏的未来。虚构于我们是游戏,是思想实验,是精神力的锻炼,在创作一种可能性的同时,希望和同样身在当下的人们一起清除迷障。我们未来器官的分泌物不应为商业巨头们服务,用来吸金或技术垄断,或作麻醉剂。
不仅仅是科幻作家,而是全人类的未来想像,是否应该轻易被征用被诱惑?一开始,他们先调动我们的手脚,然后调动我们的头脑和欲望,现在他们还调动我们的未来器官,盲目地加入到想像中,为了让加剧社会矛盾贫富差异变得更加隐蔽,为了让我们连自己的未来也廉价出售。所以,如果今天,要我书写关于元宇宙的未来,我会给出以下想像:
为制造一场以假乱真的热带雨林,某个发展中国家的森林正在燃烧;南半球数字劳工希望通过元宇宙技术远程治疗家人,却发现自己的宽带和硬件无法支持远程医疗;由于长时间生活在被简化的环境中,人类发生严重退化面临生存危机,与此同时极少一部分人已经飞向太空,开启人类的新纪元。
中共會創造一個「封閉的自家元宇宙」以隔絕外來資訊。
例如:國產疫苗對Omincron幾近無效,她們有可能給國民知道嗎?
資料來源: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715850/%E6%B8%AF%E5%A4%A7%E4%B8%AD%E5%A4%A7%E8%81%AF%E5%90%88%E7%A0%94%E7%A9%B6-%E7%A7%91%E8%88%88%E4%B8%8D%E5%A4%A0%E6%8A%B5%E7%A6%A6omicron-%E7%AC%AC3%E9%87%9D%E6%89%93%E5%BE%A9%E5%BF%85%E6%B3%B0%E6%89%8D%E5%A4%A0%E6%8A%97%E9%AB%94
很好的反思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未來令人失去未來
看到Facebook现在的样子,我很难相信元宇宙会给人们带来什么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