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你们家里的粽子,都吃完了吗?
“粽”,这个字认得吗?
它就是那种台湾人在端午节时吃的,用竹叶、箬叶包里糯米及馅料下去或蒸或煮的应节食品“粽”的本字。古籍上提到粽子,比较常看到这个字。
但不管是粽还是粽,都不是我们在端午节时吃的这食品的本名,我们认知中所谓的“粽子”,最早出现在文献上的名字是“角黍”。西晋周处(236年-297年)的《风土记》云:“仲夏端五…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煑令熟,节日啖。…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尚包裹未分散之象也。”这一小段文字透露了多重的信息。
首先,这个周处是那个处三害的周处吗?
对的,就是那个曾经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射猛虎、斩蛟龙除了三害的周处。周处浪子回头后发奋向学,后来成了学者,也当了官。《风土记》是他记录家乡东吴(今江苏)风俗的一部书。书中提到这种以菰叶裹粘米,用灰汁煮熟的“角黍”就是粽子的老祖宗。而且,照上下文看来,粽子是夏至和端午都要吃的食品。而且很可能是先有夏至食粽的习俗,接著较晚形成的端五的习俗才“与夏至同”,也吃这种叫做角黍的食品。至于为什么在夏至和端五要吃角黍?周处提供的说明是角黍的形状/内在很像阴阳仍处于混沌一团,尚未分开的状态(很像太极图的概念)。
吃粽子还要讨论阴阳?
是的,古人理解节日常常都用阴阳来解释。端午/夏至正是北半球日照照好照满,阳气满盈的顶点,阳气一旦过了夏至的颠峰便要开始消退,同时阴气也蠢蠢欲动。《礼记・月令》如此的形容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阴阳激烈相争的结果,会使得仲夏时期特别的生死交关。
听起来超危险的。
也就是说为了不让阴阳气相争之事造成宇宙人事的失调,于是利用交感巫术的原理,藉著粽子的阴阳包裹之象来模拟维持宇宙及体内阴阳气之间的平衡。
吃粽子竟然可以促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一定没想到吧!
但是,这也只是周处自己脑补的说法而已。
《风土记》中的角黍,更令人关注的是它对各种植物的运用。“以粟枣灰汁煮令熟”的角黍,应当很接近我们的碱粽。方法是以草本植物的茎叶烧成灰后,煮水成灰汁,再用来煮食。当草本植物的茎燃烧后,水分及有机物逸散,剩下的灰含大量的钾,而钾与水作用成氢氧化钾,具强碱性。以此法作成的灰汁是碱性溶液,烹煮食物可以让食物加速柔软。
周处是江苏人,角黍应是源起于南方的食品。而用来包裹有粘性的黍米的叶子是水生植物“菰”,也就是茭白笋的植株。茭白笋叶虽然不如竹叶大,但《救荒本草经》说菰叶“似茅叶而长大阔厚”,应该仍是足以包裹成粽的。强调南方及水生植物是因为这显示不管我们叫它“角黍”或“粽子”,都是要在有温暖天候、可育成阔叶植物的环境,才可能产生的食品。以阔厚叶片包扎谷物加热至熟,除了中国南方之外,至少还有台湾的原住民、东南亚各国的许多民族都有的烹调方法。南岛语中,有许多动词专指这种裹叶烹调的方式,也有“解开包裹烹调的叶子”的专属动词。世界各地所使用的叶片因生态环境而异,除了我们熟悉的竹叶,还有竹箬、月桃叶、香蕉叶、芦苇、香兰叶、荷叶、椰子叶等等。所使用的这些叶子,很多富含芳香,可以给谷物增添特殊风味。更重要的是这些植物的纤维要粗厚耐煮,才不致于叶子都煮烂了,内馅还没有熟。而粽子的形状也因应所使用的叶材有异,而发展出不一样的形状,有圆筒形、三角形、圆锥形、角锥形、秤砣形、枕头形、手臂形,光是绑粽的手法技巧,就可以视之为一种值得保存的民间工艺。简而言之,狭义的粽子是中国人在端午节时吃的应节食品,广义的粽子则是跨文化跨族群、不限于特定时间食用的一种食品。
粽子起源和屈原可能完全无关?
阅读至此,读者有否发现,传说中端午节的主角屈原,怎么还没出来领粽子吃呢?
目前可知最早提及屈原与粽子的关联的是南朝梁吴均(469 - 520)的《续齐谐记》,其中记载了一个东汉年间的传说。据说屈原在端午节投江,楚人为了悼念他,就在这一天用竹筒装了米,丢到江里祭祀屈原。不幸的是,这些要给屈原的竹筒粽都被江里的蛟龙给“劫镖”了。屈原因而托梦给一个叫做欧回的人,告诉他因为蛟龙害怕楝叶和五色丝,以后请在竹筒粽上塞楝叶(也是一种驱邪植物),并且用五色丝线绑好,蛟龙就不敢来抢了。欧回依言将作法告知众人,饿了好几百年的屈原终于吃到了这竹筒粽,后来还再度托梦给欧回表达他的谢意。
从年代排比看来,屈原死于公元前三世纪,而角黍最初见于记载是公元后三世纪的事,此时角黍与端午都尚与屈原无关。大约要再过两百年,到公元五、六世纪的南北朝时才形成了划龙舟拯救屈原、吃粽子祭拜屈原的传说。此时距离屈原去世已整整隔了八、九百年。这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后起事物附会到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说现象。
而传说归传说,不能当作习俗的起源。事实就是:粽子起源和屈原可能完全无关。
值得顺带一提的是端午纪念屈原的说法也不如许多人所相信的那么普遍流传。台湾的民间文学采集到的端午传说,与中国许多省份的端午传说一样,以黄巢作为主人翁。故事提及黄巢起兵沿路烧杀掳掠,有一天遇到了为了躲避黄巢军队,有位女子牵著小儿,身背大儿的赶路逃难。黄巢询问其故,得知女子为了要保全大伯骨肉,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生的小儿。黄巢深受感动,告知女子只要在门上插一枝绿色的植物作记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侵犯那户人家。等到黄巢的军队进了村子,发现每一户的门上都插了青草,为了遵守对这名女子的诺言,即刻退兵,全村因而幸免。台湾也是以同样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五日节门上插驱邪植物的习俗,而屈原似乎只存在于文人知识份子联吟咏诗的文学传统之中。
粽子在台湾
台湾习俗中,粽子并非只在端午节出现。七月普度、九月重阳时都有绑粽的习俗。端午也不是只吃粽子,彰化鹿港、云林北港及台南安平等泉州移民较多的地方,则在端午吃一种“煎嗲”,相关的传说主人翁是郑成功带兵及女娲补天,也不是屈原。总之屈原/端午/粽子这样的概念组合在固有的台湾民俗中相互关联基础十分薄弱。所以,当我访问许多长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他们都只会回答:“彼就老辈传落来的,咱就照安呢作啊(那就是祖辈们传下来的,我们就照著作啊)。”曾经有位安平受访的长辈,提及她是在电视普及之后,从新闻报导中才“学到”端午与屈原的关系。她同时表达了她的不以为然:“阮的肉粽,拢是提来拜公嬷,呔会有人去共掞落去水底乎彼个啥物屈原吃?(我们的粽子都是拿来拜祖先,怎么会有人去把它丢到水底去给那位屈原吃呢?)”
就算不丢粽子给屈原好了,粽子可以送人吃吗?这真的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彰化海线的几个乡镇有个送煞仪式,目的是将上吊自杀死亡造成的煞气送出邻里,以免亡灵怨气再“掠交替”。因为在夜深时举行,神秘恐怖,让人闻之色变。这个送煞仪式民间称之为“送肉粽”,据说是因为上吊死亡如粽绳悬吊粽子的联想。虽说送煞不干粽子的事,但旧时台湾民俗的确把送粽子与死亡相关联,视为不吉利的事。因为农业社会,粽子多半是家中自制。但是若是过去一年内有丧事,则丧家因为居丧,不能过节,于是过年不炊甜粿,端午也不绑粽子。此时亲友为表慰问之意,就会应时致赠甜粿或粽子给丧家。因此一般民众之间宁可自行购买,过年忌讳人家送甜粿,端午忌讳“送肉粽”。因为送人粽子恐怕会被视为诅咒人家家里有丧事的歹兆头,所以,互赠粽子时该有的民俗礼节就是要将绳结剪断,不可成串送人。
旧有的民俗现代人已多半不曾听闻,当今粽子衍生了更广为人知的新义,就是“包粽”与“包中”的谐音让粽子成为祝福应考学子金榜题名的好预兆。台语“粽”子发音为“tsàng”,包粽子叫做“缚粽”(发音为pa̍k tsàng),本来是无法形成“包中”这样的谐音联想的。但因为台语使用人口严重流失,以北方官话为基础的“国语”形成台湾的强势语言,进而覆盖、取代台湾本土的传统民俗。这是关注民俗的人,不能不加以区辨、留意的现象。
以上“粽话”(也是重话),提醒大家多多了解粽子“粽横千年”的多元面貌。
(杨玉君,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
端午節,源於我們華夏的迎夏祭祀傳統。
好專業的粽子考察,解了大惑!謝謝作者。
不愛吃粽子,倒是支持改成筒仔米糕節
浙江有地方端午不包粽,吃的是卷饼。粽子是春节才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