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刚结束一场采访。走在人来人往的捷运站,一名捷运工作人员搀扶著一名年轻女子徐徐前往车厢。女子持著一根手杖,看来是名视障人士。短短几秒,却像是一颗沈重的石头,在我心里起了涟漪。
这天,是我的受访者Daniel的告别式。
仔细回想,和Daniel处在同一个实体空间的长度,前后顶多不过三小时。上个月,我驱车沿著笔直的海岸公路南下台东。当我们来到了美籍夫妇Daniel与Bridget的社区,按了门铃,尚在等待行动不便的Daniel下楼替我们开门,刚结束绘画课的Bridget,就从社区另外一端现身。迎接我们的,是两张堆满笑容的脸。
一般而言,和受访者约在家中,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了。然而,Daniel与Bridget因为不谙中文,让访客连“找到他们的家”,都变成不太容易的事。
我知道,Daniel深怕错过生命的每一刻,就算已经中风,还是急于探索新鲜事,从新科技到球类运动,他都不愿错过。谁也没有料到,总是笑呵呵的他,竟在平安夜离开人世。
事发当天早上8点,手机简讯声响起,Daniel台湾友人、同时也是风中奇缘之友会资深志工昕怡捎来简讯:“昨晚Dan心脏病过世了”,我瞬间清醒。揉了揉眼睛,感觉像是在做梦,不敢置信地坐起身,和昕怡通了电话,问候了一下Bridget与协会的状况,这才意识到老天真的把Daniel带走了。
我一边敬佩著他俩的作为,心中忍不住想,70多岁的我会是什么模样?面对身体的病痛,该如何依然保持勇敢坚强?
上个月的采访结束后,陆陆续续一直与Daniel保持书信往返,他总是维持著一贯的亲切,就像圣诞老人般,对于我的请求几乎是有求必应。我问他能否提供和Bridget到夏威夷参加马拉松的照片?他说年代久远且照片都留在美国,不确定有没有办法找到,却依然请了管家协助寻找翻拍。
身为虔诚的教徒,信仰带领著Daniel与Bridget乐观面对身体疾病的考验,甚至把这份经验转化成助人的力量。每一次的通讯过程中,总是让我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我一边敬佩著他俩的作为,心中忍不住想,70多岁的我会是什么模样?面对身体的病痛,该如何依然保持勇敢坚强?
热爱旅行的Daniel,在访谈过程中多次提到,在台湾许多中风病友就此失去行动能力,成天把自己关在家中,没有家人陪伴难以独自出门。事实上,从机场到铁路等大众运输,都会有替行动不便者专门提供的服务,如他搭乘火车时,会有专人协助推轮椅上下车,搭飞机时,会特别安排在好出入的位置。
曾经,Daniel希望替中风病友举办营队,却换来家属无情泼冷水,但我知道这并没有浇熄他心中的热血,只是静待时机成熟。
我不知道Daniel有无搭过台北捷运,若有,相信他也会四处找机会和病友分享这一切,以自身经验鼓励中风患者踏出家门,探索外面的世界。曾经,Daniel希望替中风病友举办营队,却换来家属无情泼冷水,但我知道这并没有浇熄他心中的热血,只是静待时机成熟那一刻。
至今仍然记得,当我问及风中奇缘之友的下个阶段目标,Daniel中气十足的回答,计划要到花莲拓点,在医疗资院相对缺乏的东台湾,帮助更多的中风患者。当夫妻俩得知我目前定居花莲,还热情邀约,邀我届时一定要出席成立大会。我笑著答应,脑中一边规划著,到时候要带他们去花莲景点走走、品尝在地的美食。却怎么想也想不到,说完那次再见,就是永别;短短几小时的访谈,竟然成为我和Daniel的最后一面。
我非教徒,也不爱过节,噩耗传来前一晚,没有任何庆祝活动,半夜甚至失眠到凌晨才勉强睡去。选在这样的日子离去,对我们而言,或许是一场玩笑话;对Daniel而言,也许是永远的安息。耳边依稀传来三天前,我们还在电话中互道Merry Christmas,愿您在天上一切都好,谢谢您为台湾所做的一切。
誰是《天堂異鄉人》?聆聽紀錄片裡的他者聲音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946
我是一位视障者,对比自己的软糯,感谢他们带给我的勇气
謝謝妳以及善的信念
謝謝你
感謝🙏🏻。R.I.P.
感謝🙏
感謝Daniel的奉獻,RIP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