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生活结束,现在要准备回香港了,跨国搬家的成本很高,要处理带回去的衣物书籍就很头痛。刚好,朋友说想去一个月一次的夏日市集摆摊,我想想也要参加,可以卖掉几件衣物让有缘人穿著也好。在收拾的时候我也问母亲意见,看哪些她想留,哪些我可以弃掉。我母亲问:“你穿过的,还有人要吗?”。
从小我都捡亲戚朋友的旧衣物去穿,但对于去深水埗或美芝等二手店买旧物,母亲都会抗拒,因为不知道“上一手”是谁,有没有病或带着什么恶运。以前一直浸泡在“厌旧”的文化中,这两年的德国生活令我对商品和旧物有了新的认识。
在德国,年轻人搬到新的城市,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市集的日期,看哪个日子卖单车,哪一天是卖家具,从这样慢慢的建立起新生活。2015年,我只带着两件行李、一个背包就来到德国北部的城市基尔。住下来后,东西慢慢变多,但我买的新物很少。因为德国的垃圾征费系统,要弃掉旧物也不便宜。家居的垃圾都要在每家户的后院严格分类,分错的话,承办商可以拒绝处理或额外收费。大型的家具就要自行约回收商处理,都是要付费的。所以大家都有一种要付费扔垃圾,不如卖或赠给有缘人的心态。
除了在eBay拍卖以外,eBay kleinanzeigen是比较针对社区和城市的网站,很多时候都能买到邻居的家具。小城基尔逢星期一及四都是约定回收商收家具的日子,所以星期日及星期三都会有人放东西到街上,天气好的话,会有不少人在城里游走捡家具。如是者,我房中九成家具都是在街上捡来的,其余一成就是网上买二手的。
衣物的话,与香港人推崇快速时装(fast fashion)、要日日变装的潮流不同,二手市场在德国非常活跃。二手小店随处可见,有些是以磅计的,不论衫、裤、鞋、袜或牌子,最后统统上磅;有些是会员制的,每个月付费就可以捐或取限定数目;有些是把旧衣改造再卖,算是另类时尚,价钱比较贵都没问题。而作为穷苦学生,我都是向朋友寻求协助,一个月办一次换物会,我每次都是满载而归;而交换不成剩下来的,我们就拿到夏天市集去卖。
市集都是人来人往,从中产金发蓝眼德国人,到基层土耳其移民或我这等穷学生都有,非常热闹。因为基尔比较靠北,又少游客,所以每年只有4月到9月才会开办每月一次的市集,并且都是社区邻里之间的买卖。
我跟朋友在8月和9月的时候都摆过摊。虽然基尔的整个市中心都被划为可以摆卖的地方,但摆卖的人非常多。8时才正式开市,我们6点就去霸位,没想到那时市集已经满是载货的车和人。我们算是小户,只有一张小桌子和衣架,搜寻了一小会,就在大户之间找到了容身之所。而在6点至8点之间,市集未正式开张,便有人开始逛,有的人专看首饰,朋友说他们在寻找金和银,买到以后再高价转卖,是真正的“寻宝者”。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把家里的旧物拿出来卖,小至门口挂饰、碗盘餐具、衣物,大至行李箱、微波炉或床前小柜。因为都是些不急于出售换钱的“货物”,所以市场充满德国的特色──异常宁静。没人叫卖,即使有人在摊档前驻足观赏,大家都视若无睹。到有人问价,讨价还价时都是短促而肯定的,没有闹剧或拖延。我跟朋友看档多是自己在聊天,一整个早上下来,跟我们有对话的,大概都是问问价钱或那些电子小物是不是还可以用的,完全不用推销,成本效益极高。我们的衣物都定价在一至两欧之间,厚重的大褛也不过五欧。而我也带了一些电池或小灯去卖,陪女士看衣服的男士站著也不觉累,所以我们的摊档很受欢迎。
归根究柢,旧或二手在很多德国人眼中都不是一个问题。对他们来说,质量和实用性最为重要;二手或旧物都很平常,不只是为了省钱的低下阶层或追求怀旧的人之事。大家都相信卖家所卖之物的价值,二手和旧不等于垃圾,所以也不会随便杀价。我之前买错了一些电池,已经拆了包装,我带去了市集,他们狐疑地望两眼,见我肯定的眼神又买了。德国人对于旧物价值深信不疑,我们有时还打趣说“今天买了不合意,可能明天卖出的价钱会更高”。
组织这样的民间市集其实也不难。日子定在星期日,选定车少的路段围封一个天。有兴趣摆卖的人就自发来霸位,到市集开始就会有人来逐档收费,以档口长度计算。以政府的规划角度来说,也只是派几个人去逐户收钱,提醒东西不要挂灯柱而已,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结都由卖家自己作主。卖家也不用运气,通常摆卖一个早上都已经回本,断舍了一些旧物,省了些处理垃圾的费用,又能赚几个钱。
对比起香港政府的墟市总是要求“创意”,卖的是手作或破格小食,德国的门槛真的很低,而且对准的是更大众的市场;比起香港的新年墟市只卖绰头产品,又来得实际;再比起天光墟只可以在清晨的时间偷偷模模的进行,一月一次的市集为很多人带来方便。
二手文化和市集不单只是社区经济面向的呈现,而是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物质,乃至对自身的价值观。或许有人会说是因为德国政策长年偏左,所以才流行二手买卖和换物的纯粹价值交换。但其实讲到底都是源于现实问题——二战后城市凋零,物质匮乏,那时谁有空去管新旧?买卖旧物的习惯一代传一代,也间接塑造了德国产品是质素和耐用保证的美名。又,若用我们所拥有的来观照自身,难道我们要厌弃不断随时间而变老的自己?
香港在地的回收和二手业务一直不盛行,我们不断将高消费低回收所制造的问题向外输。在香港,大多数的旧物我都只可以放在facebook群组“free”出去,而接收的那个人可能只是因为是免费所以想要,一件旧物转手,有可能成为垃圾。即使我们每日都投诉香港的生活空间狭小,但还是不断的用购物和囤积去填充有限的空间。到底是因为贪新所以厌旧,到底是谁教我们二手和旧就等于次等?香港政府虽常说要令香港有活力和创意,不断以都市更新之名将旧区人情不断拆毁,我们就只可以活在这个不断厌旧和抛弃的社会吗?要到了“垃圾”围城的一天我们才会明白拾荒不可耻,浪费才可恨的道理吗?
(陈大鼻,曾在香港城市规划界工作,于德国修读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育相关课程)
最近要搬家,感觸很深。整理出好多買了卻沒看的書,或是只翻到一半就忘記看的書,更別提還有多少自己都忘掉買過的東西。都拉出來後才發現,我這一坪大的房間居然裝進了這麼多東西!昨天才整理出三箱書,但是只有一箱是二手書店願意收購的,其他只好直接捐掉,讓它們去碰碰運氣,能不能有第二春。
讓我重新思考買東西的意義,或許我們真的擁有太多不必要的物件。
最近看到某間牛仔褲這個月特價,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買,謝謝這篇文章讓我醒悟到不要買不必要的東西
发人深省,从现在开始只买必要的东西。
对德国的垃圾回收机制很惊讶,不过是这也是我想要的样子了。
不单是香港,包括中国,台湾,韩国,泰国等早就被商家宣导的消费主义洗脑了。欧洲有很多年轻人对消费主义有认真的讨论和思考
謝謝作者帶我從另一文化的小孔中窺見出自身文化的狹隘。
感謝作者的分享,讓我看到另一個世界的角落以及不同的社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