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到处沙尘滚滚,上千亿,数百亿的大型工程遍布各地。有些将大幅改写城市地景,有些则直接抹平香港的边界。未来五年,新特首林郑月娥任期内,香港的面貌会发生的变化?你意识到了吗?
正在进展的12个超大型工程,5个都关乎中港融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以及屯门赤鱲角连接公路)将在陆地上架起两条通路,直接连通香港和内地城市;河套区将成为深港边境上的产业试验区,试图融合两地技术和人才;而新设的莲塘口岸将成为深港边境上最东边的一个口岸。这五大工程项目,未计预算尚未明确的河套区,至少耗资2846亿港元。
机场第三跑道已经开工,耗资1415亿,堪称香港历史上最贵的基建项目,据称落成后的2030年,每年可处理1亿人次客运量以及900万吨的年货运量。
在香港本土,新界东北发展区、启德发展区和东涌发展区将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成为三大新区,估计可为约68万人口提供住宅;而中环新海滨和湾仔北角新海滨,则准备在大片填海新土地上打造一片“世界级海滨”。
未来数年内,这些大型工程就将纷纷落成。当港珠澳大桥与高铁均在2018年通车,旧区大规模改造,香港会变成什么模样?
西九文化区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面积达40公顷:包括艺术公园建筑工程、戏曲中心、M+视觉文化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
- 预算:
2008年立法会批出216亿元。12年底,西九管理局指预算成本需471亿元,将以公私合营,私人赞助及筹款等形式支付;其中故宫文化博物馆将由赛马会捐助35亿。
- 落成年份:
第一期设施由16年起逐步启用
- 效益:
政府表示,将为香港提供一个文化地带,促进本地艺术界互动、合作与发展
- 争议:
整体设计方案非建筑或规划界的首选,被业界批评设计欠新意;故宫文化博物馆被批评未经任何谘询就上马。
机场第三跑道系统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填海拓地约650公顷,兴建面积超过280000平方米的三跑道客运大楼、57个停机位,一条全长3800米的跑道,以及滑行道、全长2600米的旅客捷运系统。
- 预算:
约1415亿港元:49%由银行借贷及发行债券;33%为机场业务溢利;18%向机场使用者,包括乘客及航空公司收取。
- 落成年份:
2022年启用
- 效益:
政府预计,每年将可额外处理3000万人次的客运量,到2030年处理年客运量约1亿人次及年货运量900万吨。
- 争议:
专业人士指出,第三跑道与内地空域重叠,如内地政府不放宽空域,第三跑道将沦为大白象工程。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长约26公里、以隧道形式兴建的高铁香港段;占地约11公顷的西九高铁站:包括海关、出入境及检疫,地下轨道区和9个长途月台及6个短途月台等设施。
- 预算:
2009年预算为650亿,16年的最新预算为864亿,费用由政府与港铁承担。
- 落成年份:
2018年底通车。
- 效益:
政府预计,高铁每年为市民节省3900万小时的交通时间;未来50年内,铁路运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达900亿港元(以高铁为乘客所节省的时间来换算)。
- 争议:
本土团体批评,高铁假高速,车费昂贵,低估成本,高估效益,拆毁菜园村等。
港珠澳大桥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一条长29.6公里、采用桥隧结构的双程三线分隔车道,其中一段为长约6.7公里的海底隧道、两个隧道人工岛。
- 预算:
09年呈交立法会的预升约为90亿;截至2016年1月,项目拨款达至1177亿元。
部份资金由香港(50.2%)、内地(35.1%)及澳门(14.7%)三方共同承担,另外220亿向银行财团借贷。
- 落成年份:
2017年底。但有资深传媒人指,工程需2019年才完工。
- 效益:
2008年预计16年通车后,每日的交通量为9200架次。放宽跨境车辆配额制度后可达14000架次。
- 争议:
民间团体批评,政府的估算没有考虑中港私家车牌的门槛,高估实际的交通量。
屯门赤鱲角连接公路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连接屯门西绕道及屯门至赤鱲角,长达9公里的新道路,并直接连接深圳湾口岸、新界西北及香港国际机场的公路。
- 预算:
2007年预计由政府出资200亿元。最终落实以19亿960万元进行详细设计、工地勘测及前期工程,以及447亿9840万元进行建造工程。
- 落成年份:
北面工程需于2020年才能完工,而南面连接路则会于2019年上半年完工。
- 效益:
从屯门南往返香港国际机场,现时约30分钟的车程将缩短至约10分钟。
莲塘口岸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深港之间的第7个陆路口岸,需平整约23公顷工地,建造长约11公里的连接路,改善一部份长约4.5公里的深圳河,和重置相关的边界巡逻通路;以及重置竹园村。
- 预算:
2007年政府预计斥资96亿,2015年预算约为338亿。
- 落成年份:
预计2018年底
- 效益:
预计在2030年,每天约有20600车次及30700人次使用。
- 争议:
本土团体质疑,计划是为将新界东北的新发展区与大陆的融合,并指莲岸的流量估算已经过时。
东涌新市镇发展计划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填海工程开拓约 130 公顷土地,以作东涌东发展及建造主干道公路 (P1公路);
另外以土地平整工程开拓约 10 公顷的土地,作东涌西发展、基础设施工程,如污水及海水抽水站、食水及海水配水库和防洪设施等。
- 预算:
15年政府预计为7亿3千万;17年有传媒指,工程造价为205.7亿。
- 落成年份:
预计2023年有首批居民入住。
- 效益:
计划将提供约 49400 个住宅单位,能容纳约 14万4400 人口。计划亦会提供约50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作办公室用途,32万7000 平方米总楼面面积作零售用途,以及 五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作酒店用途。同时,预留土地作康乐、教育及社区用途。
- 争议:
没有预留土地兴建市政街市,市民批评计划没有照顾居民需要。
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占地87公顷,土地将由香港科技园公司的附属公司负责上盖建设、营运、维护及管理;而河套区的基础设施则由香港政府负责,总楼面面积可达120万平方米;地区将发展为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研发设施及文化配套设施,小部分作商业用途,不设住宅。
- 预算:
2009年预算整个工程需要 5470万元,当中3370万由港府支付。
- 落成年份:
预计2021年移交第一幅已平整的土地作上盖发展。
- 效益:
为香港历来最大的创科平台,预计每年有约570亿元的经济贡献、制造约5万个职位。
- 争议:
民间团体批评,规划时指土地为“高等教育为主”,签定协议时却单方面改为发展高新科技;有人质疑工程地点偏远,吸引力不大。
中环新海滨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20.3公顷土地,主要包括中区填海计划第三期和湾仔发展计划第二期的填海土地;计划分为八幅用地发展。
- 预算:
未确定
- 落成年份:
未确定
湾仔北角新海滨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约19公顷的陆地和约22公顷的水体,同时以填海开拓约12.7公顷的土地,包括建造长约1.57公里的海堤、建造新渡轮码头及政府永久直升机坪等。
- 预算:
约为46亿港元。如计算中环湾仔绕道和政府直升机坪项目在内,总造价约为105亿港元。
- 落成年份:
预定于2017年起陆续完成
- 效益:
工程几发展为世界级海滨长廊,为湾仔带来19公顷的休憩用地
启德发展区
-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总规划面积超过320公顷,作社区、房屋、商业、旅游和基建用途。
- 预算:
2009年的立法会文件显示,三组工程及七个改善工程项目合共913亿。
- 落成年份:
2021年完成所有工程。
- 效益:
为9万名居民提供住所
- 争议:
启德发展区只留了24%土地用作兴建公屋,未有善有土地资源。
新界东北发展区
-占地面积及基建内容:
由公私合营形式发展,占地787公顷,为古洞北等的农地划为新界东北新发展区,作为住宅和商业发展用途。
-预算:
13年预算为1200亿
-落成年份:
预计首批居民于2023年迁入,2031年完成所有工程。
-效益:
提供约5万4千个住宅单位,约15万市民。
-争议:
私营负责的48公顷土地,可绕过多个程序,提交换地申请并自行发展。
一切都是资本互利,劳民伤财……
大部份基建都不是為民生,感覺只為了媚共及方便大陸人;而且建造金額太高,浪費公帑,實在有中飽私囊之嫌。相反港英時期,制訂玫瑰園計劃對香港每人也能受益,對香港能堅持到今天可謂功不可沒。
發展基礎建設何嘗不是好事,除了某些人納了一點稅以外,您還貢獻了什麼GDP?以前是說上海人排外,現在覺得香港是一個非常封閉的環境,見不得大陸比香港好過,而且處處酸。喝的大陸的水,用著大陸的電。怎麼不講講民主把核電建在HK?不建淡水廠?
說北方殖民,你有腦子嗎?英國殖民的時候咋不見得你反抗,而且這些工程都是民生工程,你有什麼理由拒絕?
【認命罷啦!學李光耀話斎,既不能天然相隔一個海峽,又不能用船拖出遠海,如何面對北方内殖民的必然入侵?有產者爲了既得及將得利益,必然迎合新殖民内殖民統治者;手無寸鐵就連選票亦冇的市民除了逆來順受之外,還能怎樣?以爲相同膚色便不再係殖民,唉,膚色遮掩了一切罪惡。民族主義之弊,莫此爲甚,奈何!】
港珠澳大橋的爭議不止交通和車牌問題吧???屢屢發生工程事故導致死人,嚴重超支,在珠海方面沒有程序正義,還有香港民間擔心醫療資源可能被佔用,這些怎麼沒有提及?
已故的前港澳辦主任魯平,當年痛駡港英的玫瑰園計劃(整個計劃耗資1553億港元,建築期歷時8年),企圖花光香港的儲備。現在的特區政府怎麼比港英花得更凶狠,可謂不惜一切代價!香港人準備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嗎?回歸前,中方批英方留下了一句名言:「你請客,我付鈔!」港人堪虞!
发展成果都被地产大佬拿走了吧
發展不是硬道理!當這二十年香港人分享不到任何發展的成果,又何能再支持呢? 這些感受是「外人」不明白的。
过去香港以开放多元为骄傲,如今何以如此脆弱敏感?
消除所谓边界,未必是坏事
自守从不是港人应有的选择
就香港那半点地方,再怎么建设也满足不了七百万人口的生活。对新界做一点点开发,你们这些中产就这么大牢骚。真是没见过比你们这些中产还无耻的了。
有钱…有钱…
這座城的“發展”沖垮了我自幼為自己準備下的老去和緩慢,被抽打著去追趕物價房價,用不幸防備不幸,去撕咬,去殘殺,醉生夢死,大盤指數多少點,存准多少點,個稅多少點,每天醒來都更無依無靠一些。
摘自《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