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大学”并“小大学”,是少子化危机的万灵丹?

每所学校不论大小规模,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价值”,看数字绩效、计算得失的大学整并,只能用“粗暴”二字来形容。
国立清华大学校景。
台湾

2016年4月24日,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礼堂外,几十位学生一字排开,其中有人拿着写有“先沟通再投票”、“暂缓并校程序”的海报或白布条。不少学生以口罩遮住了自己的大半脸孔。

“今天的清华大学是一所穷得只剩下钱的学校!刚才校友的发言、长官的发言你们都有听到:合并能有多少钱!校友捐了多少钱!只要有钱,你就是这个学校的主宰者。”

扩音器里传出领头抗议的学生激昂的声音,他身旁站着一位女学生,双手举着前校长梅贻琦的黑白照片。梅贻琦在北京和新竹两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被誉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

在近代历史上,清华大学学生发起或参与抗议行动从来就不是新鲜事,但这次学生选择了创立105年,同时也是台湾建校60周年的当天发起抗议,而且批判的对象是自己的学校、自己的校长。

2023至少50所大学关门或整并

引发抗议的原因是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在4月12日通过了和“ 新竹教育大学”的合并案,而抗议的隔天,也就是4月25日,是竹教大校务会议预订表决同一项合并案的时间。

清大合并竹教大只是台湾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大学整并”中一件。受到少子化影响与虎年效应(注:传统台湾人不喜欢在虎年生育,因此虎年新生人数通常显著偏低),台湾高等教育生源在这一两年间快速萎缩。根据教育部统计,新学年大专院校新生人数比上个学年大幅减少1.5万人,而这股跌势将一路延续到2022年。教育部更预估,2023年将有至少50所大学关门或整并。

面对可能“招不到学生”的压力,公立大学院校在2016年前后吹起了一阵阵的合并风:台南艺术大学和成功大学合并;以医学见长的阳明大学计划和交通大学合并。以及新竹教育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合并。

这样的合并案有一项共同特色:大型的综合大学合并规模较小的专业大学。例如在南艺大并成大的案子里,据报导教育部就是认定了南艺大规模小,学生只有1500人,同时学校的评鉴、财务都不好,预估2021年就会招不到学生,因而推动这项合并案。

但也有出于学术研究和产业实务的考量,例如阳明大学校长梁赓义受访时认为,阳明和交大合并可以让电子产业和医学结合,这是下一代医学发展的趋势。

被喻为爱情长跑十年、“喜事”就要近了的竹教大和清大,两校校长又是怎么衡量这桩合并案呢?

“清大与竹教大的整并案在我眼中,就像是女儿长大了交男朋友,当双方有意结婚成家,身为父亲我一方面心如刀割、一方面又不得不替她如愿找到好归宿感到高兴。”

新竹教育大学校长陈惠邦

“如果我现在的身份只是教授或校友,内心绝对没有任何一丁点意愿并校;但我现在的身份是校长,为了学校未来长远发展,我必须这么做。”

极有可能成为新竹教育大学末代校长的陈惠邦,曾经因为反对并校,愤而辞去教育学院院长职务。如今他站在校长位阶,态度却180度大转弯,积极促成与清华大学整并案,让外界有如雾里看花。

对于这样纠结万分的心情,他比喻:“清大与竹教大的整并案在我眼中,就像是女儿长大了交男朋友,当双方有意结婚成家,身为父亲我一方面心如刀割、一方面又不得不替她如愿找到好归宿感到高兴。但在理性与感性拉扯过程中,我最后还是只能选择忍痛祝福她。”

陈惠邦说,纯粹从行政角度来看,11年前学校从新竹师范大学转型升格成新竹教育大学,不管是当时升格的但书、教育部后来的补助,都是以与邻近学校整并作为前提,光凭这点,绝非不是任何一位校长意志可以阻止。

坐在校长室里,看着阳光透过玻璃窗,从校园外洒进室内,陈惠邦缓慢、坚决地说:“我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不去正视政策与法令。”背负着全校师生甚至是立校多年来校友们的期待,陈惠邦肩头的压力略显沉重。

2014年清大校长贺陈弘刚上任,就急着前往竹教大拜访陈惠邦,希望赶在2016年政府换届前,促成这段已经谈论多年的“亲事”。

过去陈惠邦坚决反对并校的立场,让贺陈弘一度担心,这场谈判将会是场硬仗,不料作足万全准备后才发现,陈惠邦的心胸远比他所想像的宽大,贺陈弘也顺势展现出清大的诚意,双方一拍即合,分别于4月12日与4月25日校务会议上,表决通过两校整并案。

台湾大学校园草坪。
台湾大学校园草坪。

整并案中的利害关系

为什么要并校?陈惠邦说,清大目前以理工领域见长,缺乏艺术与教育两块,竹教大虽然目前财务健全、招生没有困难,但毕竟是规模相对小的学校。在教育部给师培体系院校发展经费逐年递减情况下,教育大学势必得设法寻求出路。

相较于竹教大的无奈,清大校方态度则显得明快而积极。上任校长陈力俊任内,便针对整并案提出“尊重意愿、概括接受”8字原则,希望能给予竹教大师生最有利的条件。整并后,教育部同意增拨26亿元台币(约6.3亿港币/8223万美元/5.4亿人民币)经费,兴建新的校舍,让4000名竹教大学生慢慢搬到清大。

清大教务长戴念华表示,清大基于带给学生更为宽广的学习环境,连续几任校长都戮力促成与邻近的竹教大合并,让清大不再只是以理工见长的学府。他坦言,过程中确实引发部分师生忧心,但对于这些疑虑,校方愿意坐下来与师生面对面沟通。

“校方的并校意向书的文词非常光明华丽,典型的官方文书,这种文书是文书作业用的,不是解决问题用的。”

清华大学资深中文系教授杨儒宾在一封公开信里严词批判了推动合并的清大校方。信中除了强调清大是研究型大学,竹教大创立宗旨在培养师资,两校定位南辕北辙之外,更直接点出了未来资源分配问题:

“以我们中文系来说,成系已三十余年,长短期规划与行政运作皆已相当成熟。忽然有天会进入12位新成员,我们系也才17人而已。这些成员也许学术、教学都极优秀,但没有经由常规管道进入本系,总是怪异。如依正常管道,又显得对竹教大朋友不公平。”

竹教大这几年校务基金累积好几亿,校内还有约2到3成的师资员额,都是清大所觊觎的。通常这种“大吃小”的整并案,对小校绝对没有太多好处,支持整并的系所,很多都是因为有利可图,台面下早就谈妥并校后如何分赃,让弱势系所被迫牺牲。

一名不愿具名的竹教大教授

从杨儒宾反对的理由中,也可以约略发觉为什么清大反对并校的教授多数集中在文学院的中文系、外文系,以及统计系等。因为这些是竹教大和清大都有的科系(编按:竹教大有数理系),原本的升迁、评等规则各自不同,一旦两套人马被强行合并,其间的纷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化解。

但相对地,在清大有,竹教大没有的科系之间,对于并校就没有太多反对声浪,甚至认为并校能多带进资源,有何不可?

在竹教大,同样有反对的声音。一名不愿具名的竹教大教授受访时批评,教育部端出26亿经费补助当“嫁妆”,诱使清大迎娶竹教大,帐面上大学数字少了一所,距离5年内台湾大学从160所变成100所目标又靠进一步,但他怀疑,教育部还能拿出多少个26亿?促使多少所大学愿意买单?

该名教授无奈指出,竹教大这几年校务基金累积好几亿,校内还有约2到3成的师资员额,都是清大所觊觎的。通常这种“大吃小”的整并案,对小校绝对没有太多好处,支持整并的系所,很多都是因为有利可图,台面下早就谈妥并校后如何分赃,让弱势系所被迫牺牲。

曾在竹教大英语教学系专任助理教授何一梵则主张,如果台湾大学真的太多,那就该回归市场淘汰机制,竹教大财务健全报到率高达98%,怎么样也轮不到要被消灭。他观察,台面上的大学整并案,谈的都是利害关系,却忽略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每所学校不论大小规模,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价值”,看数字绩效、计算得失的大学整并,对他而言只能用“粗暴”二字来形容。

但看在戴念华眼里,上述教授和学生的反弹都只是“过渡时期的阵痛”。“台湾的大学校数真的太多,”戴念华引述校务会议上一名支持合并的科管所教授说,他毕业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他的母校在2004年与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合并,合并前曼大的 QS(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学排名是85名,合并后的两年是阵痛期,曼大的世界排名一度掉到106名,如今曼大共有3000多名老师、3万多学生,在全球排名第33名,是全英规模最大的大学。

反观目前清大规模只有台大的三分之一、只有成大的二分之一。戴念华认为,整并后的两校,教师人数将直逼千人,学生人数也可达到1万6000人,在这样的能量底下,戴念华同样认为,学校可以提供更多元的学习研究环境,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刺激与训练,进而提升清华大学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能见度。

真正问题是教学品质参差

尽管清大并竹教大的提案于4月中、下旬接连在两校校务会议上通过,但却被立法院挡了下来,连同稍早的成大并南艺等案子,一并留待新政府决定。议题没有解决,只是暂缓,蔡英文政府依然要面对“大学倒闭”的严酷事实。

8月1日,新科教育部长潘文忠在国立大学校长联合交接典礼上宣布,清大与竹教大合并案已进入行政程序,教育部将替两校争取26亿元嫁妆,待行政院拍板确认后,最快可于106学年正式“完婚”。

潘文忠同时指出,因应未来十年少子化浪潮,教育部将每年编列50亿元台币(约12亿港币1.5亿美元/ 10亿人民币)预算,辅导大学转型或退场。

对于“大学太多,必须淘汰”的论述,高教工会办公室主任陈书涵持反对看法。她直指,大学整并根本是假议题,是教育部为了美化数字,让大学整并仿佛成为治百病良药。

“台湾大学真的太多吗?”陈书涵指出,若以邻近国日本来看,日本人口约为台湾5倍,短大(相当于台湾二年制专科学校)以上大学数量高达2000多所。马来西亚人口约为台湾的1.3倍,学院以上学校也有600多家,相较之下台湾160多所大学并没有比邻国多出太多。

陈书涵表示,每间大学的学院都可独立成校,而数个学校也能合并为单一学校,因此单看大学校数根本毫无意义。台湾高等教育根本问题在于总体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教学品质参差,就算教育部大刀一砍剩下60所,如果伴随的是公共补贴大幅减少,对于高教环境品质又有什么帮助?

陈书涵表示,在公私立学生教育资源品质已经呈现显著差异情况下,假如教育部政策目标是希望消灭公私立差异,就不该拿资源创造出更菁英的大学。她建议,如果大学真要整并,教育部应采取“公私并”取代“公公并”,藉体质健全的公立大学拉抬私立学校,才能真正促使高教公共化发展。

尽管同意并校,但陈惠邦仍严厉批评,大学整并根本是“替过去错误的高教盲目扩张政策在收拾残局”,教育部该检讨的是过去为什么让高教盲目扩张?这才导致今日大学过多结果。他认为,过去包含花莲、屏东、嘉义等并校案都不算成功,竹教大与清大的整并案希望能在前人的不断累积错误经验下,找到一个正确方向。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台灣教育界亂象頻仍,特別是新生代幾乎都是大學生,導致許多高學低就現象,諸如門市店員、外送員充斥大學畢業生,反而導致中基層技術人才短缺,尤為令人詬病不己.
    香港700多萬人7所大學,新加坡500多萬人5所大學,台灣2300萬人卻有近160所大學,其理安在?難道人人戴上方帽子,就更具有競爭力嗎?
    試想:教育部早年廣設大學,可有提升整體經濟實力?亞洲四小龍何以台灣未能與之成長?
    因為資源無法集中,所以經濟停滯不前,個人認為應採行作法,區分大學路線並予整併:例如
    a.台清交成政:學術研究型,
    b.其他一般大學:理論+實務型
    c.台科北科雲科屏科:實務+研究型
    d.其他科大:實務+應用型,入學率過低或財務結構不健全,應引導退場.
    e.專業大學:如醫學/教育/藝術類型,應和a或b類整併
    國際間評價學校排名,多以發表論文數量/教師學術聲望/師資&設備/學生就業去向/經費資源充裕/學生申請數量等作為指標,如學校規模過小,資源過於分散,導致國際排名無法上升,能見度下降,不利長期發展.
    部分中後段公私立大學及大部分私立科技大學,應考慮降轉為專科學校,建議大專以上學生占高中職畢業生比率:
    a類:6-10%
    b類:10-15%
    c類:5-7%
    d類:15-20%
    e類:整併至a或b類,同時有相近系所應予裁撤或整合,招生不佳或就業不易(畢業生轉行過半)者則予縮編招生人數.
    若以20歲人口計算,一般類大學生(含a.b類)在20%左右,技職體系大學生在25%,其餘為專科或以下學歷,強調在實作技術能力,類似德國工匠精神.如以一般大學(a,b類)-20-25所,科技大學以近3-5年評鑑為準,排名前25%保留科大名稱,26-50%轉為技術學院,排名51-100%降級為專科),使得學子適才適所,各安本分,才是國家之幸,百姓之福矣~

  2. 中港台,大學店併小學店,皆是黃埔或中央黨校的原型

  3. 從"反對的都是兩校兼有的科系"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4. 根本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說話,台灣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大學,特別是私立科大,台灣的教育經費並不少,因為大學太多,稀釋了資源,以致於頂尖大學的排名一直往下掉,特別是師生比,80年時是16:1,現在教育部要降到27:1,大學都哇哇叫,有必要人人唸大學嗎,如果連7-11的店員都是大學畢業,這大學讀的有意思嗎,只是讓學生多揹負幾十萬學貸,讓市場自然去淘汰,好的大學才能生存,教育經費才能集中,提高師生比,另外,又2800名退休公立大學或公務員到私立大學教,應該立即停止月退俸,增加年輕博士的就業機會,台灣面臨少子化,的確需要優秀的年輕人來填補人口老化,但是一些大學及華語中心,根本是讓一些東南亞國家來台打工,應該像英國學習,擇優給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