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现场:致年轻世代的高雄新闻刊物

每当被人浇熄创办杂志的梦想时,许哲宁就会在脑海中召唤出《The Newsroom》中的经典台词:“人们会想看到好新闻⋯⋯也许只有5%,就是这5%的人让国家进步,所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许哲宁。
台湾

“台湾年轻人不是不看新闻,而是没有他们喜欢看的新闻”,曾经在短短一年内,密集创办了《蓝鲸》、《秋刀鱼》、《蓝宝石》三本杂志的许哲宁,一语道破如今台湾新闻媒体与年轻世代的遥远距离。或许是因为初生之犊不畏虎,1991年出生的他,决定身体力行,创办报纸开本的主题式杂志《蓝宝石》,企图反转这种刻板印象;更选在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前夕,推出“块逃!是鬼岛”创刊主题,用年轻人的观点,报导年轻人关注的新闻议题。

《蓝宝石》发声基地在高雄,再结合台湾其他各乡镇议题,编撰成一本“关注地方比中央多”的新闻杂志。许哲宁说,“年轻人对新闻还是有所期待,只是必须贴近自己生活。”因此相异于主流媒体的用字遣词,《蓝宝石》以贴近年轻世代语汇讨论议题,更以世代观点分享新闻,采用大量分析图表,例如〈鬼岛逃生排行榜〉单元中以2014年台湾各县市迁入、迁出人口比例,分析岛内青年面对生存困境无所遁逃,只好选择在岛内移居到自己舒服的地方,成了“后宝岛世代的生存之道”。

或者如〈台湾制造〉单元特别标示全台牧场直接出产的牛乳,以对抗食安风暴带来的不确定;〈鬼岛世代特辑〉则分析在食衣住行育乐等各层面,当代年轻人所面对的困境,里头的短评如“吃了30年的黑心食品”、“欢迎光临,租屋时代”、“没有误点就不是台铁”等,用字遣词既犀利又有趣。

 《秋刀鱼》、《蓝鲸》及《蓝宝石》杂志。摄:张国耀/端传媒
《秋刀鱼》、《蓝鲸》及《蓝宝石》杂志。

知悉许哲宁的人,大抵上是透过《秋刀鱼》这本专门介绍日本文化的杂志认识他。2014年他打着创办“台湾第一本介绍日本文化的中文杂志”旗帜,透过群众募资网站FlyingV筹措到原定募资金额的两倍资金,造成轰动,大部份的人以为他骨子里就是个“哈日族”,经常往返台日两地,甚至只迷恋日本文化。

因此,当他在2015年创办《蓝宝石》杂志时,读者无不睁大眼睛,更讶异于他的巨大转变。

事实上,许哲宁一直很在意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事。之所以创办《秋刀鱼》杂志,是因为他发现许多高雄的地名、建筑文化、日常用语都源自日治时期,让他起了追本溯源的念头。再者,当时许哲宁手上还进行着另一本半年刊《蓝鲸》,为了养活这本深入城镇偏乡的台湾在地文化杂志,他才动了以日本题材制作一本“畅销”刊物的念头。

从《蓝鲸》到《秋刀鱼》,一步步下来所累积的能量与想法,正是《蓝宝石》诞生的最大动机与助力。

创办两本杂志后,他慢慢结识了其他地方志的朋友,耳濡目染之下,也逐渐改变观看社会的视角,外来媒体的刺激,更燃起他的斗志,“在香港,30岁以下的人可以看《100毛》。美国年轻世代也有《VICE News》可读,那么,台湾的年轻人呢?”有了这样的使命感,许哲宁积极催生《蓝宝石》,希望来得及影响或改变些什么。

 许哲宁和他的手帐。摄:张国耀/端传媒
许哲宁和他的手帐。

《蓝宝石》一刊的命名,来自高雄的1970年代到1980年代红极一时的娱乐消遣“秀场文化”,“蓝宝石大歌厅”则是当时的见证者之一,被许哲宁借来作为刊名,也象征着这本新闻杂志舍弃台北视角,选择根基高雄,以此放眼全台湾的独特之处。

高雄,对于许哲宁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情感,除了是创办杂志的起点,也是许哲宁“真正学到台湾历史的起点”。当年还在大学就读的他,正在采集毕业制作的计划主题,在网路上发现打狗文史工作室发起保护哈玛星的运动,自此也开启了他长达半年往返南北的田野调查采访,透过采集爷奶辈的故事,他发现台湾第一个海埔新生地、高雄第一条铁路,全都来自哈玛星,从此与这座城市解下不解之缘。

爱之深,也责之切。当许哲宁有了创办新闻刊物的想法,他第一个念头便是回到这座最爱的城市,“高雄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是把年轻人留住的特质”,杂志因之偏心多所着墨高雄,就是希望拉近这座城市与年轻人的距离。浸淫当地愈久,许哲宁发现许多地方的重要新闻即便登上如港都电台、港都新闻等地方媒体,却也因为角度偏颇,从来未能成为全民关注的重大议题,因此他也希望《蓝宝石》能扮演起监督当地弊端的角色。

他细数高雄这半年来发生的荒谬情事,包括高雄驳二艺术特区新公共艺术作品,在被举报抄袭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才关闭;废弃物处理公司打算在内门马头山的水库上游,兴建另一个掩埋场,完全不管是否会污染水源;高雄市消防局消防员协会理事上街争取工作权,最后却被免职等等,“在这里,每天都在发生很扯的事情,尺度简直无下限。”

许哲宁的想法很简单,他以哈玛星日式聚落被迫拆迁为例,抗争持续进行,政府仍执意拆除、并在此处兴建高楼,“假设最后仍免不了拆除的命运,至少留下一个自己曾经为他奋战的纪录,而不是眼睁睁看着他消失。”他也忧心其他文化地景的快速消失,“除了做杂志,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怎么样把这些文化保留下来。”

 许哲宁参与座谈会。摄:张国耀/端传媒
许哲宁参与座谈会。

不遵循规则、有了想法就去做,是8年级生留给人的印象,也是许哲宁身上最为鲜明的人格特质,每当被人浇熄创办杂志的梦想时,他也会在脑海中召唤出美国知名影集《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中经典台词:“人们会想看到好新闻⋯⋯也许只有5%,就是这5%的人让国家进步,所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让他自许:“就算很少人在看他编的杂志,他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不甘寂寞的他,也在脸书成立杂志平台“杂志上瘾具乐部”,挂名部长,号召喜爱杂志的同好建立社群,希望推广他真心喜爱的杂志,并举办“翻杂志”实体活动,邀请读者及编辑两端分享交流,即使每场活动几乎都是赔钱在做,他还是乐此不疲,只因他坚信:“愈多人喜欢杂志、愈多人谈论杂志,杂志产业才能够长久地存活下去。”

聊到2016年的新计划,他兴致高昂地畅谈下一期将会在杂志揭示高雄称霸全台的素食文化、小琉球是高雄人心目中的夏威夷等内容。对于迎向未来的自信满满,让人也不禁引颈期盼,若再多几个像他这样想法的年轻人,“去除媒体乱象”、“保留旧有文化”或许都不再只是个天真的想法,而是终能获得实现的理想。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