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四日是“世界动物日”,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均有相关宣传教育活动,香港关注动物处境的朋友定必留意到。其实每年五、六月期间,在美加各个城镇也有一个名为“全国动物权益日”(National Animal Rights Day, 英文简称NARD)的活动,目的是加强公众认识人类社会如何大规模欺压、残害、屠杀动物来满足人类需求,及显示替动物拿回基本权利的信念及决心。活动由当地动保组织 Our Planet. Theirs Too. 在2011年发起,其中较震撼的是在集会上,参与人士包括男女老幼都穿上 NARD 的T恤、站立着、每人亲手抱着一具动物的尸体──猪、猫、鸟、羊、狗、兔、鸡、鼠…林林总总。
这些尸体生前都受尽人类凌辱、残害、虐待、被最残暴的方式屠杀,一切都在大部分人掩着耳下、每分每秒地在世界不同角落发生,他们都是曾经惨死在各种以剥削动物为财路的企业手上的生命,凶手包括各行各业──肉食工厂、农场及畜牧业、服装业、清洁护理用品、宠物业、烟草业、药厂、大小学校、消闲狩猎、科研机构、娱乐事业等,数之不尽。据估计,在2014年,地球上每30分钟便有600万个动物在屠房里被杀;而单在美国,每年就有100亿陆上动物和200亿海洋动物被杀戳食用,并有1000万死在实验室、300万被取皮而杀、2亿被狩猎者捕杀。总数是每天超过8千万动物被杀。
参与活动人士默哀、痛哭,原本素未谋面的生命,他们的遗骸在参加者的怀里发出最巨大的呼唤、带来最深切的反思、孕育出最恳切的承诺,为所有动物展开一场平反战。
消费力来自全世界,但所附带的消费者监察相比下却少之又少,在这个全球化造成的怪现象下,商人往往为所欲为。
此外,参与人士都会在会上宣读一篇“动物权益宣言”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并把一卷长达数十米、印有宣言全文的巨型签名册,像奥运火炬般巡回全美各地收集签名,以见证这个庞大运动的进程。2011年在美国纽约市首次发起的 NARD,到2015年已是第五届,活动在八个城市都有举行,包括洛杉矶、三藩市、科罗拉多泉、西雅图、纽约市、诺咸顿、多伦多及渥太华。类似 NARD 的活动亦在其国家如西班牙、奥地利、澳洲、以色列、意大利等地曾经举办。
过去二十年,香港市民对保护动物意识明显提高了,每见媒体报导动物被虐待,人们均齐声斥责,虽然人们对动保议题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但保护动物免受伤害大体上都似乎被香港人认为是一件应做的事。在互联网带来的资讯流通下,香港人近年更对动保知识开始寻求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类似 NARD 的活动所带出的广泛动物权益议题,现在都渐渐得到更多港人关注。
然而,现今香港并非工业城市,市民日常生活消费品大部分从世界各地进口,人们都感觉生产过程的好坏是别国的事,仿佛距离他们很远,潜在着一种无从发挥影响力的被动消费意识,因而对商品生产过程了解甚少。但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下,人们的购买力对任何一件大小商品,不论生产地离我们有多遥远,都起着前所未有的直接影响力,这种既远且近的现像,正好造就了商人的最佳敛财土壤──消费力来自全世界,但所附带的消费者监察相比下却少之又少,在这个全球化造成的怪现象下,商人往往为所欲为。
除了北美外,世界各地都有提倡动物权益、为动物平反的人士在努力,在巨大的既得利益权贵高墙下,迎难而上,从公众教育、地方政策、基层推动等各方面,把动保运动从论述带到实践和抗争。他们的足迹在互联网可一一找到,身处资讯仍然开放的香港,如要主动了解外地动保发展并不困难。可是,香港人“日理万机”,通常都较被动地接受主流媒体的选材,资讯领域都集中在本地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倾向置身事外,对阅读非华文资讯更有普遍的惰性甚至抗拒,同一件事在华文媒体和外文媒体报导,所引起的关注可以是天壤之别。
今天的全球资讯网络,不单为我们提供更多消闲享乐或高科技玩意,更是为我们打开眼睛,看看我们可以为世上其他生命干些什么,我恳请大家珍惜这个科技带给我们的契机。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