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好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从传承千年的农家智慧,到如今远离土地的都市食安危机,从吃食物,到吃食品,我们是否能重回生活根本,认真看待这块土地教导我们的智慧,这系列文章引你认识,从台湾岛屿美好土地上生长的食材。
一反深秋初冬里透着的凋零,油茶树上,花果正共荣。茶树从9月开花至12月,花谢后缓慢结实,直至隔年9、10月方才熟。采籽之时又逢新的花开,真是兴旺!
华人食用苦茶油的历史超过两千年,《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对茶油的记载族繁不及备载;“茶油有明目亮发、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之功效。”在台湾本产的食用油脂当中,最高级的植物油莫过于苦茶油,内服外用两相宜。
台湾栽植油茶,历史悠久,主要栽培种类为大果油茶与短柱山茶(俗称小果油茶)。大果油茶种源自中国大陆,一粒果实内,含六至十来颗茶籽,适合种植于台湾中南部,常见于草岭、阿里山、花莲、台东等山区。小果油茶则是台湾原生种,果粒小,每果仅有一颗种子,又名“珍珠籽”,性喜北部较冷凉的气候,分布于苗栗新竹的中低海拔山区,其中又以苗栗为台湾最大的原生产地。
小果油茶籽的含油量略高于大果油茶籽;即便如此,以成熟度较好的小果茶籽计算,十公斤的新鲜果实仅能榨出一公斤的茶油,茶油的珍贵可见一斑。除了油茶树,产茶叶的茶树结的籽其实也可以榨油,但榨油的得率仅小果油茶籽的一半不到,连带影响了茶树籽的收购价格。
过去小果油茶因为遍见于山区,少有人特意种植,但自四、五年前开始,陆续有农友引进外来品种,结成的籽个大量丰,榨出的油却清清如水,质地淡薄,与原生小果茶籽榨的滑顺油质截然不同。长年耕耘台湾茶油的金椿茶油工坊对此感到相当忧心,每年采购茶籽时都再三劝说农友种植本土的品种,更提高本土原生小果茶籽的收购价格,无非就是希望可以守护土生土长的油茶品种与茶油品质。
油茶果实的采收完全仰赖人工,过早采收,油质不足,过晚采收则因为果实过熟裂开,掉籽,影响产量。为确保油籽恰熟就采,最好的方式就是每日鲜采日曝,确保品质。鲜采的果实水分高,需日光曝晒约一周的时间,期间要时常翻晒,使干燥均匀。晒干的茶籽,经过低温干燥、脱壳拣选之后,便可以焙炒榨油了。
目前市面上的苦茶油主要以“油压榨油法”及“螺旋榨油法”两种物理压榨法获得,只取第一道压榨的天然油脂,没有经过有机溶剂的萃取与化学精制(脱酸、脱色、脱胶、脱臭)过程。尽管物理压榨的得率很低,却可以完全保存茶籽的营养与风味,而不是仅仅精制成无色无味的油脂。
由于时代变迁,社会结构由农转工,台湾油茶树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目前坊间苦茶油的原料已大半进口自中国,油茶不种了,流失的不只是油茶籽、油茶树,是我们原生的山林。台湾山林地的超限利用问题严重,过去许多人将茶树砍了,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槟榔,然而槟榔树根浅,抓地力不足,台湾又是个台风岛,骤雨一来,整片山坡化为土石流,真是浩劫。近年农政单位也正视此问题,祭出转作补助,鼓励农民废槟榔种油茶,尽管新植的油茶树需时数年方能结实,但此后年年可收,常青七十年;一则守住水土,一则提高农民收益,再则照顾国人的食油安全,立意良善,但能否成功推成仍须有心人士多多努力。
在花莲卓溪乡的最北边的缓坡平台上,有个布农族为主的仑山部落,是花莲人口数最少的部落之一,部落中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便是苦茶树。每年十月开始,族人便开始忙碌收成茶籽、剥壳、日曝、榨油。
油品的幕后推手,是长年在部落辅导有机农事的台湾原味创办人吴美貌老师,当时她发现部落的族人多把茶籽以很低的价格卖给盘商,只留下少量茶籽自用,鲜籽的收入不足以支应部落的产业,但若部落能自己生产油品,在地经济就有可能提升,于是商请金椿茶油工坊协助指导部落族人,控制干燥程度,震动筛去不饱和的果实,并以脱皮机脱去内壳跟含有苦味的内膜。
经过良好的焙炒与控管生成的苦茶油,有着迷人的金黄透亮色泽,温暖醇厚的坚果香气,承载着部落产业自给,更照护山林的心意。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