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称击落入侵领空的俄无人机,要求启动《北约》第四条紧急磋商
波兰军方称,当地9月9日晚间至10日凌晨,侦测到多架俄罗斯无人机闯入波领空。波兰空军和以北约盟友身份驻当地的荷兰空军,分别出动 F-16 和 F-35 战机拦截。行动中,部分无人机被击落,是俄乌战争以来首次有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方无人机。
波兰总理图斯克(Donald Tusk)表示,当晚共有19架无人机闯入波兰领空,当中3至4架因构成安全威胁而被击落。图斯克表明,事件是俄方的大规模挑衅。他要求启动《北约》第四条应对,即当有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成员国的提议下,所有成员国均要参与展开紧急磋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谴责俄方侵犯波兰领空,重申欧盟需要建立“无人机城墙”,以抵御俄方的无人机威胁。
《今日美国》提到,俄乌战争以来,俄无人机曾多次闯入波兰领空,但今次北约认定俄无人机是蓄意入侵。今次是北约首次击落俄无人机,也是北约首次在成员国领空内以战斗机应对威胁。
俄罗斯国防部未有确认或否认其无人机曾进入波兰领空,仅强调“无意攻击波兰境内的任何目标”。
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新一轮空袭,欧盟主席倡对以实施部份贸易禁令
以色列军方于9月10日对也门发动新一轮空袭,也门首都萨那多处成为目标,包括军方总部、油库等。也门胡塞武装组织表示,本轮空袭造成至少35人死亡、逾130人受伤。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新一轮空袭成功破坏胡塞武装的“恐怖主义设施”。以军近期加强空袭也门胡塞武装组织,8月28日击杀胡塞的行政机构负责人拉哈维(Ahmed al-Rahawi)。
胡塞武装也发动报复袭击,日前以无人机击中以色列一个机场。胡塞武装支持的也门总统马沙塔(Mahdi al-Mashat)10日强调,会坚持对以色列发动攻势,对以提出警告。
另一方面,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建议,针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战争,对以色列作出部份贸易禁令和制裁。美联社提到,此举势将加剧以色列本已属前所未见的全球孤立状态。
拥枪的美国保守派政治活动家柯克遭枪击身亡
9月10日,美国保守派政治活动家、总统特朗普的盟友柯克(Charlie Kirk)在犹他州出席活动期间遭枪击身亡。
柯克当日到犹他谷大学出席活动,与现场观众对答期间传出枪声。柯克颈部中枪倒地,现场约3000名观众则四散逃窜。网上有片段显示,案发现场附近一栋建筑物天台上疑似有一名狙击手,他在枪响后立即逃离。
警方事后指,涉案枪手身穿深色上衣,在距离柯克约180米的一栋建筑物天台上开火,行凶后离开,目前仍然在逃。联邦调查局(FBI)一度扣留两人调查,随后释放他们。
犹他州州长考克斯(Spencer J. Cox)形容,柯克遇刺身亡是“政治谋杀事件”,威胁美国宪法根基,凸显美国正在分裂。
柯克的政治盟友,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赞扬柯克,并指责左派将他妖魔化,造成了这场恐怖主义事件。他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
终年31岁的柯克,生前是保守派、极右翼政治评论员,经常到处演讲和辩论。柯克于2012年创立保守派青年团体“美国转折点”(TPUSA),致力在校园推广美国保守主义主张,团体于去年总统选举就推动年轻选民投票予特朗普发挥重大作用。
柯克秉持保守派立场,一贯拥枪。2023年,柯克曾对美国的枪击事件发表评论,称尽管很不幸,但一些枪击致死是为维护第二修正案(被保守派诠释为持枪权)值得付出的代价。
博尔索纳罗被控政变案,白宫回应用语似威胁武装干预
巴西前总统博尔索纳罗被控发动政变一案,该国最高法院五位法官本周起陆续就该案作出裁决投票,已有两名法官投有罪票,一名则支持无罪。就该案回应记者提问时,白宫发言人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指,美国无惧使用经济和军事手段捍卫全球言论自由。这一发言被解读为威胁性地暗示美国可能武装干预该案。
投下反对票的法官 Luiz Fux 由亲近卢拉的前总统罗塞夫(Dilma Rousseff)任命。他裁定博尔索纳罗无罪的主要理由,是证据不足。他指,若不存在政府被推翻,理论上就不存在政变,并认定博尔索纳罗的行为符合“政治活动”的定义(而非蓄意政变)。他驳回了检方的大部份指控,认为未有充份证明博尔索纳罗干犯政变罪行。
路透社提到,最高法院在本案中的定罪门槛,是五位法官中有至少三位投下有罪票。目前尚未投票的两位法官,均由2022年大选中击败博尔索纳罗的左翼现任总统卢拉任命,因此外界预期博尔索纳罗被定罪的机会仍然相当高。
不过,Luiz Fux 法官的裁断,可能会强化博尔索纳罗一方有关是次审讯程序公义的抗辩。博尔索纳罗一方主张,本案应用最高法院全数11位法官共同裁决,当中包括两位由博尔索纳罗本人任命的法官。此外,最高法院五位法官的裁决分歧,也可能进一步加剧巴西社会上的两极分化局势。
据报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印产品加征100%关税
CNBC 于9月9日引述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的进口产品加征100%关税,以惩罚中印持续采购俄石油。
《金融时报》日前率先引述消息,指美欧官员在华盛顿会谈期间,特朗普通过电话加入,并且提出上述要求。报道还提到,美国已经准备好,假如欧盟对中印实行100%关税措施,美方将会跟随。
不过,同样据 CNBC 于9月10日报道,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均对美印达成贸易协议表示乐观。莫迪称,印美协议将解锁潜力无穷的两国关系,他将于未来数周跟特朗普会晤。
特朗普则形容莫迪为“好朋友”,同样提到未来数周将举行会谈,而他认为两个“伟大国家”之间达成共识没有难度。
香港立法会否决《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条例草案》
香港同性婚权案“岑子杰案”早前获终审法院裁定部份胜诉,港府相应向立法会提交《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条例草案》,以容许在海外确立婚姻或伴侣等关系的同性伴侣在港进行登记。立法会9月10日就草案进行二读辩论和表决,终以71票反对、14票赞成及1票弃权,否决草案。
今次是2021年中国全国人大释法后,港府“完善选举制度”以来,首次有政府法案在立法会遭到否决。
中国港澳办同日发表文章,指同性伴侣权利保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草案是经立法会充份辩论之下被大比数否决,而草案提出、审议和表决过程“反映特区治理体制运行有序有效,再次彰显香港始终坚守的法治精神,展现香港多元包容和品质,昭示香港社会维护和谐稳定的意志”。
案件的原告,曾因民主派初选案被囚的岑子杰则表示,感谢政府提出草案,但对遭到否决感到失望。他指,终审法院的裁决未落实,是“未愈合的伤口”,但相信香港会坚守法治精神,将同法律团队研究下一步行动。
埃及斡旋下,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恢复核查达成框架协议
在埃及斡旋下,伊朗外长阿拉格齐(Abbas Araqchi)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Rafael Grossi)9月10日在开罗达成框架协议,伊朗同意安排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境内核设施的监督核查岗位,包括今年6月被美国和以色列军方炸毁的核设施。
不过,路透社引述外交分析人士警告,“魔鬼”可能存在于协议细节之中,因为在联合记者会上,阿拉格齐和格罗西完全没有就协议条款作出解释,包括外界最关注的一点,即 IAEA 将以何种模式恢复对伊核监督。
阿拉格齐还警告,一旦英法德等国重启对伊核制裁,跟 IAEA 达成的协议将立即失效。
中国在南海存在主权争议的地方设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国务院9月10日批准在黄岩岛(通称:斯卡伯勒礁,Scarborough Shoal;菲称:班拿独浅滩,Buhanginan ng Panatag;台称:民主礁)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责令有关部门和地方严格执行《中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规,包括加强对保护区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
中国国家林草局同日晚上公布,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为3523.67公顷,分为核心区和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
《明报》提到,《中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列明除了进行科研等活动,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外国人进入保护区要先提交计划并获得批准。报道引述分析指,在黄岩岛建立自然保护区,旨在将该区纳入国家行政法规管辖范围,透过行政法规加强主权管理,遏止菲律宾等主权声请国在黄岩岛的活动。
路透社报导,菲律宾已对中国的行动提出“强烈抗议”。11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则指,“不接受菲律宾的所谓‘抗议’”。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