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九三阅兵:一场从陆权国家到海上强权的扩张预演

九三阅兵展示多款新型武器,透露中国从陆权转向海上强权的战略走向。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九三阅兵期间,「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亮相。摄:Sheng Jiapeng/VCG via Getty Images

中国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上,举行了大阅兵,本次阅兵为中共建政以来第19次阅兵,也是习近平2012年上任以来第三次在天安门广场阅兵,阅兵中展示多款尖端武器,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而新型军事装备的发展,往往反应的是背后的战略观,此次的大阅兵,透露出中国对未来的战略思考,远远超越台海问题。

美国前太平洋司令布莱尔上将(Admiral Dennis Blair),之前来台湾参加兵推活动时,就曾经表示中国的军事发展,并非完全针对台湾,否则会呈现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此次展出的武器,不只突显中国想从陆权国家走向海上强权的转变,还描绘出发展的路线图。近程的目标是确保周边各个海域的安全,中程的目标是要突破第一岛链,与美国在太平洋上分庭抗礼,最后一步则是成为世界强权,完成习近平口中的中华复兴。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有很大的不安全感,毕竟第一岛链上的所有国家,都是美国的军事盟友。美国每年都与日、韩两国,在日本海、黄海、东海等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联合演习,距离中国的京津政治中枢,只有咫尺之遥。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又受制于台湾,至今仍无法彻底控制台湾海峡。

而南海的周边国家中,菲律宾与泰国也是美国盟邦,每年固定举行联合演习,越南与中国曾爆发战争,虽然近年来双方的经贸关系活络,但两国的南海主权争议仍未解决。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则是五国联防组织(FPDA)的成员,今年还要与英国的威尔斯亲王号航空母舰(HMS Prince of Wales)一起进行联合演习。这些南海周边国家平日虽然与中国关系不错,但仍是潜在的威胁。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九三阅兵期间,(左起)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北韩领导人金正恩走在一起。摄:Alexander Kazakov/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从内陆反舰到远洋打击:解放军的制海企图

在这样的思维下,海军或制海相关的武器,就成为了此次大阅兵的重点。首先是型号繁多的大批反舰飞弹,主要分为陆基与海基发射两种。以陆基的长程反舰飞弹为例,中国过去利用地对地弹道飞弹为载具,发展出一系列的高超音速反舰弹道飞弹,希望以陆制海,确保周边海域的安全。早在2020年时,中国就从内陆发射四枚反舰弹道飞弹,包括短程的东风-21D与中程的东风-26B,落入南海一带海域,以反制美军当时在南海周边的军事活动。而此次大阅兵,出现的是之前已曝光的东风-17与第一次亮相的东风-26D,合理推测,应该是改良过后的新型反舰弹道飞弹,性能比过去的东风-21D与东风-26B更优秀。

高超音速反舰弹道飞弹最重要的关键,是高超音速弹头的速度与精准度,速度越快越不容易被拦截,精准度越高,面对高速移动中的敌方船舰,就越有命中的机会。东风-17与东风-26D很可能改良了高超音速弹头的弹道末端速度与寻标能力,让这两款武器变的更致命。

即使未来中国与美国爆发冲突,解放军无法取得中国周边海域的制海权,这些陆基的反舰弹道飞弹,也能让美军的水面舰艇,不敢轻易踏入第一岛链内,因为从内陆发射的东风-17与东风-26D,足以摧毁任何靠近中国周边海域的敌方目标。甚至能进一步反向封锁巴士海峡、宫古海峡、南海一带的海域,确保解放军的海、空军可以在中国周边海域内自由活动,这将形成极重要的作战优势。

确保航路的安全,是解放军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因为中国极端仰赖海运,除了输入原油与各式原物料,更是出口商品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要管道。而确保从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到南海的航路安全,除了可以调动北部、东部与南部战区的海军互相驰援外,更能维持战时的生命线。

中国虽然常常扬言要全面封锁台湾,但更害怕自己遭到美国与其盟邦的封锁。特朗普(台译川普)再度上台后,国际媒体曾报导,美国尝试游说麻六甲海峡周边的国家,组成一支联合舰队,在必要时对中国进行禁运。虽然这个计划因为其他国家态度消极而没有下文,但对中国而言是不得不防的威胁。所以中国积极向南海与各个海域扩张,也是为了要保护自己的海上生命线。

要向海上扩张,水面舰艇与反舰飞弹就是最重要的武器,中国大规模造舰已不是新闻,在此次大阅兵中,中国也展出了大批的新型鹰击系列反舰飞弹,包括鹰击-15、鹰击-17、鹰击-19、鹰击-20与鹰击-21,展现了强大的企图心。其中鹰击-21外界已经比较了解,是一款由东风-21D反舰弹道飞弹发展而来的衍生型武器,目前确定拥有舰射型与空射型,之前分别由055型驱逐舰与轰-6试射成功,一样配备了高超音速弹头,射程高达1000至1500公里。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九三阅兵期间,鹰击21反舰导弹装载在军车上。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与东风-17与东风-26D最大的不同,在于舰射版的鹰击-21是由水面舰艇发射,射程再加上水面舰艇的航程,攻击的范围更远,而由轰-6发射的空射版的鹰击-21,机动性更高,再加上运油-20空中加油机已服役,也让攻击范围大幅向外延伸。

至于鹰击-15、鹰击-17、鹰击-19、鹰击-20这4款飞弹,外界所知有限。若单从外型判断,可能包括使用冲压引擎(Ramjet)的超音速反舰飞弹;或使用超音速冲压引擎(Scramjet),将弹体加速到五倍音速以上的高超音速反舰飞弹;或以弹道飞弹为载具,酬载高超音速滑翔体(HGV)为弹头的另一款高超音速反舰弹道飞弹;或从巡弋飞弹改良而来,在弹道末端利用火箭引擎加速的长程反舰巡弋飞弹。这些都是新一代反舰飞弹中常见的发展方向,多数国家因国防资源有限,只会选择一种或两种进行研发,但中国一口气推出四种飞弹,再加上鹰击-21,这背后的原因非常耐人寻味。

若照中国官方的说法,是因为空射型、潜射型与垂直飞弹发射器分别有不同的需求,所以选用不同的设计,但这其实很符合解放军“两条腿走路”与“小步快跑”的发展哲学。“两条腿走路”是指同时采用不同的设计,避免其中一个失败而影响整体发展,这在中国的军事发展上,屡见不鲜。比如发展垂直飞弹发射器时,就引进了俄罗斯的系统,同时也仿制美式的设计,并不断小规模量产服役,持续进行改良,最后由美式的设计胜出,却又同时融合了一些俄罗斯系统的优点,自成一格。所以这么多款反舰飞弹,最后可能不会全部服役,中国会选择最成熟,最有效的设计,再大量生产。

2025年9月3日,北京,九三阅兵期间,YY-20A空中加油机和歼-20战斗机在空中飞行。图:VCG via Getty Images

造舰计划、防空升级与远洋行动:中国海军的扩张蓝图

除了攻击性武器外,这次大阅兵还展出了许多新型的舰上防御武器,包括非常吸睛的LY-1舰载防空雷射系统,虽然性能诸元仍然不明,但可参考国外的类似发展。这种舰载防空雷射系统对付无人机最为有效,特别是反制大量的蜂群式攻击,远比近迫式防御系统还适合,因为雷射系统的射速与反应非常快,可以有效解决饱合式攻击的威胁。

除此之外,中国海军最广泛装备的海红旗-9长程防空飞弹,这是中国仿自俄罗斯的S-300,再开发出来的舰射版防空系统,也在此次推出了改良型的海红旗-9C。另一款仿自俄罗斯9K37的海红旗-16中程防空飞弹,则展出了改良型的海红旗-16C,说明中国仍在持续不断地改良水面舰艇的长、中、短程防空系统。

综合这些在大阅兵中展出的海军武器系统来看,中国如此积极发展新型的反舰飞弹、舰载防空系统与射控系统,暗示大量造舰的情况,在短期内应该还不会结束,未来新下水的舰艇,将会配备这些新型武器。虽然这有一部份是要淘汏之前“小步快跑”策略下,还未成熟就先服役的一些舰艇。但整体来说,中国建立的海军舰队已远远超过防御所需,也不是单纯是为武力犯台做准备,而是要进一步向外扩张,否则不需要这么庞大的海上军力。在中国海军的未来建军蓝图里,可能拥有最少四艘航空母舰,包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组成四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配属三大战区海军,其中最早服役的辽宁号,应该会担任训练舰与机动补位的工作。

中国海军向北方的扩张,包括与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一起进行战斗巡弋,并觊觎未来北极航道开通后,可从对马海峡,经日本海与鄂霍次克海、再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最后直抵北大西洋,不再受制于麻六甲海峡与埃及的苏黎士运河。而向东方的扩张最为明显,之前辽宁号与山东号两艘航空母舰,一起进入菲律宾海演训,还突破第二岛链,直接挑战美国在太平洋的霸权。至于往南方的扩张,无疑会从南海的北端,一路向南发展,抵达南海的最南端,甚至会到麻六甲海峡。这一点南海周边的国家不必怀疑,因为中国政府所主张的南海九段线,就涵盖了整个南海,今天中国与菲律宾的冲突只是序曲,接下来也会发生在所有的南海周边国家上,中国在柬埔寨取得云壤军港的使用权,就是踏出南下的第一步。

中国陆军、空军与火箭军的发展,也都是为了这个扩张目标而服务。陆军除了配备主动式防御系统(APS)的99B主力战车,与砲、弹合一的无人机反制系统外,并无亮点,已非主角。外界所关注的是歼-35匿踪战机,这将成为福建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并搭配电磁弹射系统,让中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远洋航空作战能力。歼-20则与歼-20A与歼-20S一起出现,歼-20A最大的特征是黑色的外表涂装,说明外部的匿踪涂料技术已有所突破。歼-20S是双座型,一般来说双座战机多半用于对地攻击或制海任务,多一名飞行员,可分摊较繁重的攻击任务。这代表歼-20机队已能编成全匿踪的打击组合,从单纯的空中防御,转变成对外打击利器,将会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周边海域。

至于此次出现的歼-16D,是歼-16战斗轰炸机的电战机构型,类似美国海军的咆哮者EA-18G电战机,除了在战时进行电战干扰,掩护作战部队外,平日也用于反制美军的侦察机与反潜机,已多次出现在台海与南海。事实上,在中国周边海域的情报战,早已如火如荼地上演。美军的侦察机或反潜机,几乎每天都从日本本土、琉球或关岛起飞,到东海、台海与南海侦巡。中国战机会不断闯入台湾的西南方空域,有一部份原因就是要拦截监控这些美国军机。解放军的大型无人机,如无侦-9或无侦-10,更早就部署到广东与海南岛的基地,不断飞入南海情搜。还有不少南海周边国家,包括最南边的印尼在内,都曾发现过疑似中国的无人潜艇,在领海周边活动。

搜集空域与水文的情报,当然是为以后的行动做准备。在此次大阅兵中除了展出多款无人机与无人艇,还曝光了更大型的AJX002无人潜艇,长度在18公尺以上,远远超过之前的无人潜艇。这代表AJX002的潜航距离可能更远,更适合在深海中操作,未来如果AJX002出现在印度洋或太平洋上,也不用意外。中国将周边海域内海化的目标,绝对不只台湾海峡,从中国的军力发展来看,未来将黄海、东海、南海都纳入中国的势力范围,才是整个战略目标的全貌。以中国的角度来看,如果可以达成这个目标,就足以靠威吓,将美国的势力逐出西太平洋,并让周边国家改变亲美的立场,重建整个地区的新秩序。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九三阅兵上,「LY-1」舰载防空雷射系统。摄:Zhao Wenyu/VCG via Getty Images

核三位一体:中国威吓手段的最后保险

而这种威吓手段的最后一道保险,当然是核武能力,此次中国也展现出建构核武三位一体的企图心。

首先,巨浪三型是新一代的潜射弹道飞弹,除射程更远,还能搭载多枚核弹头,将全面配备在新型的核动力弹道飞弹潜舰上。其次,在陆基的洲际弹道飞弹方面,则展出了仍在使用液态燃料的东风-5C洲际弹道飞弹,但应该改善了过去使用液态燃料的一些问题,让东风-5C的妥善率更高。同时改良型的东风-31BJ,很可能配备了新型的高超音速弹头,至于最新曝光的东风-61,则汇集了中国最先进的洲际弹道飞弹技术,推测最大射程超过两万公里,并采用更稳定也更有效率的固态燃料,能搭载多枚核弹头,拥有进入末端弹道时的闪避能力,使其更难以拦截。

最后,此次展出的惊雷-1空射型远程飞弹,仍是由歼-6N挂载。惊雷-1可配备核弹头,说明中国的空射型战术核武有了新发展,可能是为轰-20匿踪轰炸机所开发的新武器。然而传闻已久的轰-20并未在这次大阅兵中现身,相较于美国已经从第一代的B-2匿踪轰炸机,发展到第二代的B-21,中国的轰-20却迟迟没有公开,应该还有技术难题未解决,这是中国核武威吓能力中较弱的部份。

此外,解放军的战略支援部队,编成几年后就被拆分,在此次大阅兵中,以打散的军事航天、网路空间、信息支援部队现身。这些兵种的作战方式本就隐密,加上中国高度保密,外界实在很难从现有资讯,推估这方面的发展情况。但战略支援部队在短期内解散,说明确实遇到了一点问题。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九三阅兵期间,士兵列队前进。摄: 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整体来说,中国此次的大阅兵的确展现了解放军近年来的发展成果。知名作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曾将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形容成百年马拉松,习近平则说,他非常有耐心,中国也非常有耐心,不会在特朗普任内武力犯台,这样的说法其实很符合中国的战略观,其长远的战略目标远在台海问题之上。

中国正努力从一个陆权国家,转变成一个海上强权,只要能依序完成短、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台湾自然会签署城下之盟,周边各国都会臣服于中国定下的国际新秩序,这才是习近口中的中华复兴。中国借由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名,进行了一场扩张称霸的预演,是历史的最大讽刺。国际社会若是认为,中国的野心是天高皇帝远,那一定会重蹈80年前的覆辙。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