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很难明白,为何人总是重复犯错。有顾问公司向城规会建议取消港岛中区一节电车路段,以改善交通挤塞问题。此话一出,全城再次哗然。此建议跟大众的生活经验格格不入──网民及电车公司均指出,当区违例泊车才是交通问题的主因,舆论也再次掀起捍卫香港特色文化,以及保留廉价公共交通工具的浪潮。
市民大众正因港岛古树被斩而抱不平之际,又闻有建议把电车从路面赶走,自然勾起一阵本土情意结。姑勿论取消电车行走的“科学”理据如何,对当下香港有生活经验的人都应明白,这个社会已不再盲从奉效率和成本效益为先的“中环价值”。从十几年前起,保卫“喜帖街”、天星和皇后码头、反高鐡等社会运动,实实在在地告诉人们,这个社会已产生了一种在地的归属感。市民虽然大都仍重视效率,但亦越来越对生活有文化感觉。在港岛的街上行走,除了望手表看时间之外,也会留意小店、老树、“叮叮”等伴随多年,成了香港标记的一事一物。
效率之外的生活经验文化感觉
重视生活经验及文化标记,不一定是所谓的“怀恋港英”又或单纯的个人主观感觉。一个社会要让不同背景的人产生向心力,所靠的未必是高效率的办事方式和服务,反倒可能是一种对生活点滴产生的好感,从而感到这个城市是一个“家”。无可否认,大商场和连锁店的服务和品质控制都有保证,惟近年人们渐渐觉得这种高效率的服务了无新意,并对小店、街市等未必符合“效益”和“效率”之地有所惊喜。电车迷、巴士迷等组群,亦早已告诉大家,公共交通除了是让大家节省时间的工具外,亦是不少市民所珍重的生活经验。
检讨公共交通工具的道路使用政策,本为平常事。惟以解决塞车问题等效率角度出发(且被网民指出其中不足之处),却忽略市民大众的生活经验(电车是便宜之选)和文化感觉(对“叮叮”的情怀),则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败笔。难道一次又一次的社会运动,以至近期的斩树争议,还不足以让从事公共政策的人避免重复犯错?
(陈智杰,恒生管理学院新闻及传播学系助理教授)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