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徐贲:批评并非敌对势力,打破沉默需要众人合作

对批评者是不是敌对势力的讨论是一件好事,无论结果如何,它至少给了人们一个讨论沉默,而不是对沉默保持沉默的机会。
中国北京。

《环球时报》2016年年会有关于“敌对势力在多大范围内存在”的议题讨论,参加讨论的学者、专家们发表了不同意见。但是,从报道来看,他们讨论的“敌对势力”究竟是谁却并不清楚,是出于疏忽?还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据报道说,有参会者认为,“现在穿军装拿刀的敌人已经不敢来了,但穿西装的敌人有不少”,间谍、策反、收买情报和培养代理人等仍然是敌对势力常用的手段。这种敌对势力显然与某种“秘密”和“阴谋”有关。还有的参会者认为,”不能因为一个人批评两句政府就说他是敌对势力,也不能说报道中国负面新闻的人就是敌对势力”,这是反对笼统地将批评负面现象定性为敌对势力。

按常理来说,一个公开的讨论会,不会是讨论间谍、策反、特务一类秘密情报的地方,所以我想,后一种理解——把批评者当成“敌对势力”——要更靠谱一些。不过,第一种理解也很值得重视,因为它是在明白地暗示,谁批评负面现象,谁就是与间谍、特务、渗透分子一路的敌对势力。

这种敌情观念虽然没有根据,但却也是人之常情。这是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被人批评都是一件不爽的事情。他们会觉得被人揭了短,把不想让世人看见的东西故意暴露出来。他们如果觉得被人打了脸,丢了脸面,自然会归咎于批评的“不良动机”,将之视为“恶意攻击”或“敌意”。

其实,批评的动机和意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批评是否合理和真实。只要是揭露真相的批评就是好的批评,再令人不爽也是值得考虑和欢迎的。然而,现实情况是,人们对于那些试图让他们看到真相的人或意见最常见的反应是,要么忽视,要么敌视。忽视是不拿批评当一回事,再怎么说也是白说。敌视是太拿批评当一回事,一点点都容不得往眼里揉沙子。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姑且用一句老套话),大多数人就算见到不良现象,也是不批评的。他们对不良现象保持沉默,洁身自好,不愿意被推入“敌对势力”。正因为众人总是在自觉地把不好听的话咽到肚子里去,所以那些打破沉默,偏偏要把话说出来的人才特别让人不爽,特别遭人白眼。他们遭痛恨,不仅是因为他们说了一些众人心里都明白,但却又都不敢说出来的话,而且更因为他们的公共行为本身就是在提醒别人的自私、胆怯和懦弱。人们憎恨批评者,是因为批评者也挑战了他们认为理所应当的沉默。

美国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Eviatar Zerubavel)在《房间里的大象》一书里指出,人们保持沉默,成为沉默的同谋,“保护的不只是个人的颜面,也保护整个集体的颜面,因此打破沉默的人通常被认为不仅仅是不得体,事实上,他们经常被伙伴们公开指认为叛徒。”在那些高度警惕敌对势力的人士眼里,“敌人”是内外有别的。

“敌对势力”不仅是指来自外部的批评,而且也是指内部提出的批评,内部的批评者会被视为配合外部敌人的“内奸”。外部敌人干的是污蔑、唱衰和抹黑;而内部敌人干的则是家丑外扬和泄密。

日本有一张传统的“三不猴”图:三个猴子一个捂着眼睛,一个捂着耳朵,一个捂着嘴巴——它们不看、不听、不说。虽然不说是沉默的直接起因,但最后一定要有不看和不听的积极配合。因此,沉默的合谋不仅是不说者的串通,而且也是不看、不听者共同加入的集体合作。

任何一个沉默的合谋都可能被某个潜在的发声者打破,在美国,有人画了一种描绘尼克松水门事件的讽刺画,给这三只猴子添加了一个猴子。这第四个猴子手拿电话,正在和美国头牌新闻调查记者、专栏作家杰克·安德森(Jack Northman Anderson)通话。泽鲁巴维尔说,“这张漫画恰切地描摹出这样一股会暗中破坏沉默合谋的社会力量,告诫我们,尽管拒绝面对某些事物的需要非常强烈,但会被同样强烈的揭露真相的愿望所抵消”。

和沉默一样,打破沉默也需要众人的合作。要结束沉默的合谋,不需要等到沉默合作者一个不剩统统消失,只要不沉默的人足够多就可以了。对批评者是不是敌对势力的讨论是一件好事,无论结果如何,它至少给了人们一个讨论沉默,而不是对沉默保持沉默的机会。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