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香港高中学制下的通识教育科(通识科)的一大特色,是学生可以在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引领下,探究不同的当代议题。而其中一种主要的“当代议题”,就是一些在当代社会中具有争议、各持份者间未有重要共识的议题。例如土地用途或全民退休保障等,在学术讨论上与各种社会争议别无二致。香港面对严重的房屋问题,有人认为应该要发展部分郊野公园为住宅用地,也有人认为以其他方法(例如发展棕地、开征空置物业税等)处理此问题是更佳做法。同样,在香港未来的宪制安排方面,有论者认为应该由中国政府直接管治香港,也有人提出维持一国两制,更有人提到香港独立的可能性。固然教师在讨论时,应清楚向学生解释《基本法》及相关法例的框架及守法的重要性,但基于教育目的及原则,在课堂内持平、理性地讨论不同争议,是有其必要的。
以争议性议题为科目的其中一个核心,是通识科备受部分社会人士关注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个特色正正是此科在香港中学教育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地方。过去也有不少论者解释过此点,我们会在本文略加阐述,并讨论前线教育工作者在处理争议性议题的一些情况。
为先让读者更了解通识科可能触及的争议性议题,我们参考过去的公开试题及样本试题、部分同工的教学经验、坊间的教材等等,在下表列出一些议题举隅:
培育青少年的良好公民特质
在介绍探究当代争议性议题的重要性前,我们必须提出一个前设:教育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要培养青少年成为未来的良好公民。而良好公民的其中一个重要特质,是对重要的社会议题有认知及理解,并能在审视不同的证据、充分考虑不同的意见后,作出有识见并合乎逻辑的决定。今天,资讯科技已比过去几十年更为普及,香港市民的社会政治参与渠道及诱因也更多,即使香港没有一个完整的民主政制,市民意见以至整体社会舆论,对公共事务的影响也比以往更大。因此,培育青少年的良好公民特质就更为重要。
正因为通识科会探究具争议性的当代社会议题,此科对培育上述特质有重要作用。在认知及理解议题的层面上,处理上表议题 A(资讯通讯科技的发展对香港青少年的个人成长是否有利?)时,学生可更意识到自己其实正受不同的科技产物影响(例如智能手机、WhatsApp、Pokémon GO),并多加了解这些科技产物的特性、对青少年的不同影响(例如对生理健康、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又例如,在处理议题 C(香港政府应以何种方式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问题?)时,学生也了解到现时香港在都市固体废物方面可能面对的危机(例如堆填区饱和的问题)、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例如就都市固体废物征费)、社会上对不同方案的各种意见等等。
而探究议题并不止于促进学生对社会事务的认知及理解,同时学生亦会学习运用不同的思考框架及技巧。以上段的例子继续说明的话,当学生了解议题 A 的基本资料后,便会在教师带领下,思考资讯通讯科技的发展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是否有利;在过程中,他们会尝试应用衡量利弊的不同准则,例如负面影响的可逆性、各种影响的时效性、相对重要性等等。又以议题 C 为例,学生了解过应对都市固体废物的方案及不同持份者的意见后,可审视何种方案(例如不同方式的征费计划)为最佳;而学生并不是虚无飘渺地“吹水”(胡诌),而是运用不同的比较标准来衡量何者为最佳,例如方案的公平性、可行性、执法成本、长远有效性等等。这些学习过程能让学生开始建立有系统的思考习惯、审慎梳理不同持份者的意见。当然,再进一步的话,教师会期望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思考技巧,审视其他具争议的议题。
因此,要培养青少年成为良好公民,教育不应自绝于社会争议;而通识科正正是现有中学学制下与当代公共议题的最佳接合点,在此科的学与教上,绝不应回避争议性议题。事实上,在互联网及其他资讯科技发展下,学生亦难以与社会争议隔绝,也容易对这些争议建立自己的想法。通识科正好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在专业的教师带领下,更合理地梳理对争议的看法,也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接触到一些他们可能未有察觉到的观点,帮助他们建立更全面的思考。
教师处理争议议题的原则
当然,通识科要达致上述成果,还要有多方面的因素配合。前线教师作为执行课程的重要一员,自然有其需要注意的地方。过往已有不少资深的通识科教师及相关教育部门的人员提及过通识科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教材需要尊重事实及持平地涵盖各主要持份者的意见、教学过程中需要保持开放态度以探讨不同观点(包括学生及教师自身的观点)的优劣等等。
至于教师是否需要对议题持中立态度,不同教师则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官方机构就此科发放的《课程及评估指引》,也未有对此问题有既定立场:“教师应否对学生的价值判断发挥具主导的影响,是极富争议的议题。有人认为在课堂讨论争议性议题时,教师应站于中立的位置,即应避免透露自己在该议题的立场,以免其‘权威性’观点影响了学生的判断。此外,也有人不同意教师采取完全中立的立场,认为在讨论过程的某一点,教师应清楚表明自己的立场,然后公开接受学生提出的挑战。”不过,即使教师对议题有其立场,并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只要保持开放及尊重不同意见的态度,也是一种“身教”的表现。《课程及评估指引》也提到此点:“教师能有尊重多元、包容差异的表现,可使学生学习尊重他人的行为,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
而通识科教师都受过由各大院校及教育当局提供的专业训练,相信都了解上述的教学原则。事实上,在官方的课程文件强调多角度思考、审视不同持份者的观点时,坊间的教科书、网上教材等都不会略去争议性议题的个别主要立场的意见;而过去多年的公开考试,更证明了考生在答案中能讨论不同观点的重要性。在专业训练及这样的教材配套、公开考试的要求下,加上学生本身也有其思考能力(他们是中学生了,我们不要把他们看成白纸一张吧),我们实在难以想像大部分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一面倒“唱好”某种观点。
特别要提及的一点是,教师与学生探究议题时,并不代表“鼓吹”学生参与违法行为。例如,在探究上表的议题 F(公民抗命行为是否合乎香港利益?)时,自然会讨论到部分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在探究的过程中,在不少历史事例及法律学者意见的支持下,可能有同学认为在个别极端的情况下,公民抗命有其重要性;但是,在“在教学过程中,应关心学生的安全”(摘自《香港教育专业守则》)这一原则下,就不应鼓励学生把这些想法付诸行动,甚至应提醒有关的法律风险,因为学生参与违法行为对其人身安全必然会有负面影响。不过,探究违法行为并不等于“鼓吹”,否则探究议题 A 时提及不同种类的网络罪行的话(例如很常见的“不诚实使用电脑”),就会变成了“鼓吹”学生参与网络罪行了。
通识教师的限制:教育资源、政治压力
不过,即使教师有多想做好通识科的教育,现实上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在此,我们想起一个常见的情景:当非通识科的教育同工以至其他非教育人士知道我们是通识科教师时,都会问及我们是否很辛苦、需要常常更新教材等等。在教育理想下,我们相信大部分通识科同工都会同意这些辛苦是值得的。不过,这个情景却点出了一个通识科教学的特性:相对于大部分其他学科,通识科的持续备课及更新教材工作更为重要。正如上面所述,在处理当代争议性议题时,通识科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议题及相关的不同观点──这是对本身已经工作繁重的教师,在资料搜集及整合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例如以上表的议题 D(部分立法会议员的拉布策略对香港社会是否有利?)为例,一位不是对香港政治生态及立法会议事规则十分熟悉的教师,就要花上不少时间去理解何谓拉布、拉布的手法、议员拉布的不同动机、拉布“拉倒”政府法案或财务建议的实际例子等等。在理解后,还要准备能让学生容易学懂(但又要资料准确)的教材、思考如何应用一些与此科相关的通用概念及思考框架等等。我们还未提到教学活动的策划。在教育人手及时间资源有限下(在此,又不得不重提教育局不肯延长提供通识科的特别津贴),通识科教师不单疲于奔命,更令教材及教学质素未瑧完善的情况更容易出现。
而通识科教师也可能会遇到另一限制:在处理一些敏感议题时所面对的政治压力。例如,在探究议题 H(香港应否落实同性婚姻合法化?)时,在部分有宗教背景学校的教师,会否受到校方(可能是办学团体或是学校管理层)的压力,教导学生只能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又例如,在探究议题 D时,教师会否受到立场亲建制的办学团体或学校管理层施压,教导学生拉布必然是错?(这种情况,在官立学校中会否更易出现?)通识科教师在面对这种近乎白色恐怖的校园环境时,在考虑到工作及生计下,未必能抵受到这些压力,而只能屈从。但是,这种做法明显与通识科的宗旨有所违背。事实上,如果个别势力强要教师就具争议的议题上只能认可单一的“标准”立场,除了是“灌输”学生外,更坏的情况是出现“反教育”的效果:即使学生没有被成功“灌输”某种观点,也会感到求学并不是为了建构知识及追求真理,而是要学会猜度评分标准、揣摩上意。
另外一种通识科教师遇到的政治压力,未必是受到指令要如何教授个别敏感议题,而是被要求完全不要谈及。先不要说不少敏感议题本身与通识科课程有莫大关系,教师没有理由因为非教育因素而刻意规避个别议题;假设教师在课堂设计上真的不谈这类议题,但当学生主动提起时,教师又能如何应对呢?如果是跟从上级指令避而不谈,似乎带来另一种令人感到更悲哀的“反教育”现象:教师向学生亲身示范,如何对社会上相当重要的争议避而不谈、在探求知识方面自我设限,甚至是亲自打击学术自由。
处理争议议题,需各方支持
我们深信,香港大部分的通识科同工都是以专业的态度,希望以最好的教育,引领香港的未来栋梁成为对社会争议有识见及理解各种观点的良好公民。不过,即使教师如何在这方面责无旁贷,也需要其他的配套支持。政府作为把持香港公共教育资源的机构,在提供充足资源予教师方面,自然有最大的角色;但同时前线教师也需要教育相关部门,以至各办学团体、学校管理层等,对他们的教学工作给予空间及支持(甚至保护),不让寒蝉效应在校园出现,让教师与学生能共同在通识科课堂上建构知识,为不同的社会争议寻求共识踏出第一步。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