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徐子轩:习近平 “照耀” 达沃斯,遮蔽了什麽?

中国领导人大谈自由贸易,并暗示全球化的自由贸易潮流莫之能御,不禁让人想问:这样的发言反映什么背景?

一年一度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刚刚于瑞士闭幕,本次的主题在汉语被定义为“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莅临。他在主题演讲中,大力批评了贸易保护主义,并强调“贸易战中没有人会是赢家”,显是针对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言论而来。此举获得论坛主席施瓦布(Klaus Martin Schwab)推崇,比喻为“照耀在达沃斯论坛的阳光”。

习近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姿,在资本主义的大本营获得掌声,不可不谓是世界政治奇迹;借此,中国更展现对全球领导力的强烈企图。但中国领导人大谈自由贸易,并暗示全球化的自由贸易潮流莫之能御,就显得有些突兀,不禁让人想问:这样的发言反映什么背景?中国经济又是否真的自由?

全球贸易保护的暗战

首先,综观特朗普就任之前的世界贸易情势,IMF 2016年的 World Economic Outlook 指出,从1985到2007年间,全球贸易平均成长率为 GDP 成长率的两倍,分别是均值 5% 对 2.5%;再依照 WTO 2016年的资料观之,近五年来全球贸易以约莫平均2.6%的比例小幅成长,同一时期,全球 GDP 平均成长约为2.3%。

乍看似乎没什么不对,但若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一个趋势:相对于持稳的全球 GDP 成长率,跨国贸易的长期成长趋势却下滑近半,其对经济成长的贡献也下降。理论上,全球贸易往来和经济成长互为因果——贸易越热络、经济越昌盛;经济更昌盛、贸易也更热络。可是近五年全球的经济发展,似乎不再完全符合这种观点;申言之,就近年来的趋势来看,贸易,包括货物与服务,至2008年达到世界GDP的最高峰,约占31%,金融海啸之后旋即下滑,大约到2014年才回到30%,但世界GDP的成长已经不再那样倚仗贸易,其也暗示著,全球贸易的经济相互依赖或许正在下降。

目前欧美与日本经济欲振乏力、中国迈入新常态,都是导致全球总需求不足的部分原因。当经济成长乏力,先进国家人民信心不足导致消费减弱,将改变传统以内需消费与举债促进经济成长的方式。换言之,通货紧缩的幽魂正在笼罩全球。

受此影响,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刚好”也面临再平衡的需求,习政权全力把中国经济转向内需消费导向,许多中国制造的商品被国内市场吸纳,减缓了出口疲弱带来的影响。

此外,许多数据都显示,贸易保护已是各国政府心照不宣的暗战,特别是先进国家。如WTO的G20贸易措施报告指出,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G20在贸易往来上非但没有更加平顺,反倒增加更多障碍。2010年各国约有324项贸易限制措施,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1196;相对的贸易促进措施只从57件上升到387件,明显不成比例。

这当中设限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根据欧盟执委会2016年关于贸易限制的分析,自2008到2015年,总共设限最多的是阿根廷,超过160项;高举贸易自由大旗的中国超过80项,而美国只有超过20项。

中国经济自由吗?

林林总总证据都显示,中国经济尚未达到高度自由。对于领导全球经济而言,即使美国缺位,中国也难取而代之。

2016 的经济自由度指数(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的国家/经济体排名上,美国排行第11名,被列为“大部分自由”国家;中国排名第144,被列为“大部分不自由”国家。

不过,此种指数包含了十种面向,像是免于贪腐、劳工自由、智慧财产这些中国本就稀缺的概念,比较起来可能不尽公平。我们把焦点聚集,只比较几个与开放市场有关的关键面向——如贸易自由、财政自由和投资自由:

在贸易自由方面,中国的表现较佳,被列为“大部分自由”国家;而美国则是属于完全自由国家。然而需注意的是,现在除了有 WTO,全球还充斥着各种区域、双边贸易协定,基本上贸易自由可以说是稀松平常,中国在这方面也并未显得突出。另外从平均关税来观察,中国是3.6%,台湾是1.8%、美国是1.5%、新加坡是0%。中国贸易障蔽相对不低。

在财政自由与投资自由方面,中国的表现就差距更远。中国政府以财政补助大量僵尸国企,扭曲了自由市场的淘汰机制。这也造成部分国企大量过剩产能,如钢材只能向世界倾销——而这亦是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抨击中国的理由之一。

中国的投资环境更是让外资爱恨交织,既想进占中国的消费市场,却又难以适应中国的商业规则。例如最近中国严格管制资本,原意是为了防止中国国内资本外逃,但实际上也干扰了外商的资金往来。又如根据 OECD 资料,中国对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属于美国强项的服务业,都有高于平均值的限制。中国政府借此保护正在茁壮中的服务业;而根据汇丰银行预测,中国服务业出口到2030年将跃升为全球第三。

林林总总证据都显示,中国经济尚未达到高度自由。对于领导全球经济而言,即使美国缺位,中国也难取而代之。

中美角色互换,却都回避真实问题

全球化贸易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刻——例如以公平透明的途径,将大型贸易协定的利弊摊开来讨论,化解群众对于此类协定受商业利益把持的疑虑。

但达沃斯的状况显示了双重讽刺。

一方面,习近平以“人类共同体”为名,获得这些着眼于全球商业版图、相对不拘泥于特定国家认同的达沃斯人(Davos Man)的热烈赞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全球化的获利者,似乎要在习主席的号召下结成同盟,力抗保护主义的民粹分子。这对过去领导自由世界的美国,是何等讽刺?

另一边,被学者戏喻为以“推特宣传、阶级斗争、蔑视官僚”等特色,传袭毛主义正统的特朗普,即将肩负着普罗大众与某些中产阶级的期待,以夺回工作、重返荣耀为名,向全球化发动逆袭。这又对于中国是何等讽刺?

但巧的是,两人都对财富重分配的问题避重就轻,仅以持续推动脱贫当作借口,却刻意忽略收入不均的不公平本质,才是全球化下真正麻烦的所在。

一些精英,例如甫卸任的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用“科技与自动化取代劳工”,作为先进国家(如美国)中下阶级劳工失业、或薪水停滞的理由。这种刀切豆腐的说法,固然符合部份现状;但更多民众看到的是:透过全球化的贸易,身旁涌入著来自于中国、墨西哥等地的廉价商品,也让那些让开发中国家人民越来越有富有。简单说,工作与财富被海外劳工抢走了。

直到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或反抗“超全球化”(hyperglobalization)的思潮越来越明显,精英们开始主张“为所有人贸易”(Trade for All,欧盟为泛大西洋贸易与投资 TTIP 关系协定的口号),提倡“贸易包容性”(inclusive trade,WTO 2016年公共论坛的口号),企图唤回普罗大众对贸易协定的热情,恐怕已无济于事。

现实的困境,多数的达沃斯人应该心里明白,却讳莫如深。全球化贸易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刻——例如以公平透明的途径,将大型贸易协定的利弊摊开来讨论,化解群众对于此类协定受商业利益把持的疑虑。尽管这种方式旷日废时,可能是阻止群众走向极端的最适解。

更重要的是,想抵御特朗普民粹主义式的煽动,必须有更强大的论理说服力,而那绝不是中国民主集中式的治理风格。

(徐子轩,LUCIO策略顾问总监,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博士)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可以協助透明下海角9億的瑞士金流圖嗎? 瑞士似乎還是不透明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