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莫哲暐:香港网络烽火连天,减少不必要磨擦可能吗?

近年香港网络论争频繁,小国林立,壁垒分明,分裂比合作常见。以往我颇沉醉于网络论争,但这年来开始有些反省。

社交网络、智能手机普及,改变了人类的行为和思维。2014年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不少人归功于“网军”;特朗普(川普)当选美国总统,Twitter 也功不可没。在香港,所谓的 KOL(key opinion leaders)越来越多,政团使用网络传播也已成常态。但事无完美,欧美社会近年开始思考网络是否助长了传播谎言和假新闻,令政治宣传得以掩盖事实。在香港,近年网络论争频繁,“小国”林立,壁垒分明,分裂比合作更常见。以往我颇沉醉于网络论争,但这年来开始有些反省。

只见自己,不见天地

网络令人较容易制造舆论、得到关注和支持,以至动员群众。我们以为此影响力无远弗届,但凡事总有界限。

去年9月的立法会选举,“热普城”联盟(热血公民、普罗政治学苑、城邦派)五人出选只有一人当选,可算一例。此选举结果肯定有各种因素导致,但过分倚重及相信网络应是其一。“热普城”三派自成立以来,虽在选举期间有摆街站,但主要仍是以网络宣传,包括 fb 和网台。这几个群体虽在网上颇受欢迎,却是封闭的,只有忠诚者可以留下,稍有异心就要被“逐出师门”。

这固然与当中领军人物的性格有关,但也关乎 fb 的运作模式。在 fb 上宣传政治,模式是“你来找我”,而不是“我来找你”。假设你开设一个专页,开始时固然会邀请朋友赞好,但过了一段时间,专页出名了,追随者便会自己“走上门”。对专页有兴趣的人会赞好,无兴趣的自然会无视甚至无机会看到,造成“物以类聚”的现象。社会学家鲍曼(Zygmunt Bauman)也指出,fb 建立的是网络(network),而不是社群(community)。个人属于社群,在社群中需要(被迫)互相磨合;但网络属于个人,个人有绝对控制权,可以随意 unfriend “朋友”。

网络制造出“我拥有影响力”的感觉,但很多时实际影响力却远逊预期。又谈回立法会选举:当时有 KOL 主力狙击罗冠聪和刘小丽,结果两人均以高票当选。狙击手和其支持者看到香港众志多次“甩辘”、看到刘小丽前言不对后语,但看不到罗冠聪及黄之锋的年轻形象仍然讨好,甚至能得到中产和家长支持,也看不到刘小丽早已在地区扎根。当你 fb 直播有数千观众,又不断有支持者留言,便容易造成错觉,以为自己主导了舆论,但事实上控制主流舆论的仍然是 TVB 和各大报章。以为有很多人支持自己,其实反对自己的也不少。各派均有此病,以上只是例子。

网络把我们的视野框住了,令我们忘记网络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纵有重叠,仍有颇大分野。Fb 建议你赞好的专页,是你已赞好专页之同类;你能够看到的 status 和文章,都是出自那些平日与你多交流者。你身处的那个小世界因而越趋同质,人慢慢以为跟自己思想相近的人占大多数。如此模式,只利凝聚,不利结盟,遑论转化。

早前爆发的立法会宣誓风波,人大主动“释法”,我的 fb 版上可谓哀鸿遍野:不是痛斥北京和特区政府,就是慨叹无力,并无任何一人支持“释法”。然而根据岭南大学的调查,支持和反对的人其实旗鼓相当。假若我只从 fb 去了解民意,会以为香港人都深信法治可贵,但其实认为爱国、民族大义比法治重要者,大有人在。这种错觉,令我们忘记了要说服意见不同者。

骂战升级不断,难休止

网络争论,总会演变成骂战,不断升级。

网络言论多是冷嘲热讽和抽水。嘲讽本身没什么问题,甚至能突显世道如何不堪。凡事太认真,未免强人所难,但当要认真议论时,也句句耻笑嘲弄,自然会令对方火上心头。

而且,网络讲求快,但快会令人急躁──自己发表了言论,每隔分秒便收到通知,知道有人留言骂自己,根本难以冷静下来。人面对面辩论时,虽然也会激烈,但因为感受到一个真人在面前,总会多一点考虑和顾忌,记得有些礼节要守,知道话说出来,就要负责任。但当隔着荧幕,便感受不到对家是个“人”,而只是个要击倒的目标;同时也会觉得言论责任减轻了,会毫无余地把自己最凉薄、怨毒的一面表露出来。网上的回应、反驳,很多时来自第一反应,甚至是冲动。未经深思熟虑的发言,不但不利个人深刻反省,也不利互相说服。而且手快打了一两句后,便覆水难收,因为人家已经 cap 图(截图)了,永远留存,将来可以翻旧帐。

网络令 everyone can make a noise,可说非常民主。但同时,因为参与争论的人可以成千上万,容易一发不可收拾,可能连 KOL 本身也无法控制事态发展。

以最近本土派派系之争为例。自立法会选举过后,“热普城”的支持者和青年新政、本土民主前线的支持者反目成仇,有人甚至列出一张名单,说要“清算”名单上的人和团体;上述的宣誓风波更令纷争加剧。这固然涉及利益及理念之争,但网络却火上加油。一方发言斥责,另一方随即 cap 图痛骂,然后先斥责者又再 cap 图反击,没完没了。由 KOL 本身到各支持者,每天都在互相讥讽、谴责、诅咒。而争论中,虽确实有人提出理据针砭,但更多是发泄怨念,或纯粹要触怒对手。

近月来民主派争论在行政长官小圈子选举中应有何提名和投票策略,也有类似情形。例如当曾俊华宣布参选时,网上民情一面倒向支持他。个别人士或政团如社民连批评曾的往绩,立刻受到排山倒海的谴责、指骂。凡批评曾者,立刻被打成“林郑(梁振英)路线”。

如果论争发生在报章上,情况则不同。例如某人撰文批评另一人,被批评者可以撰文反驳,但最快也要隔一天刊登,且多数来回三数回合,笔战便会停止。一来报章有修辞限制,不能过分狠毒;二来有字数限制,不能够随便写两三句就当是文章。写了两三篇,就已经无什么需要补充了。批评与反驳之间,又起码有一天时间缓冲,参与者较能冷静下来。而且,直接参与笔战者,主要是主角两人,有时虽会有些旁人加入,但大部分读者都只是旁观自思。反驳之间的时差、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均使人较能冷静下来,减少失控。

另外,要化解冲突,很多时要靠认错和原谅。认错总是困难的,在血淋淋的网络世界,更是难过登天。要认错首先要自觉有错,但在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中,人会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即使你发现自己理亏,但因公开骂人时骂得太狠,便很难“认低威”(低头)。即使你诚心认错了,对家也可能死咬不放,因为抓住了把柄,随时可翻旧帐。无人认错,自然日日漫天烽火。

随着整体越来越倚重网络做政治传播,网络反过来把持实体政治。近年不少团体多了使用网络发表声明、立场书等,网络的狠辣修辞也跟着取代了庄严用字。从“匪贼”起,到“龟公”、“鸨母”,然后什么都是“暴政”,今天连一间学校的管理层也可以是“暴政”了。总之要用最毒的语言,触怒对家,方算是“做到嘢”。一些组织甚至以狠辣言论代替实质行动。修辞稍为庄严或温和,就不够强大,是懦弱、妥协、里通外敌。其实狠辣之辞用得太滥,反会削弱其力量,变得不知所云。

君子言,无所苟

以上的批评,似乎有点宣扬精英主义的味道,其实不然。网络确实令人人都能参与政治辩论。支持民主者,没理由见情况不如理想,便寻求限制言论,只容许“高水准”、“理性”的言论出现。但当今网络弊病,可以怎样解决?

不少论者已经提过,方法之一,就是刻意容许不同政见在自己的 fb 版上出现。例如我本身倾向“左胶”,但 fb 朋友也包括港大“学苑派”、青年新政支持者、热血公民支持者,也会订阅各政团、政客的专页,目的是防止自己只活在同温层。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跟身边非惯常网民交流一下,就足以发现自己理解的香港和现实有多大出入。围炉取暖能够治愈伤口、互相扶持,但取暖后要懂得站出来,望望自己不熟悉的世界,知己知彼。清楚各派分野,方有可能互相说服,或制订较为全面的倡议策略。

另外就是传统智慧:“敏于事而慎于言”。自特朗普参选起,很多人便说自由派长期建立了“政治正确”霸权,令人生厌;直话直说,不作任何修饰,甚至公然歧视、辱骂、欺侮,方才叫做真诚、是时代的需要云云。说“政治正确”掩盖了某些事实,令人不敢直视问题和实际处境,确实有理,但因此便认为时刻“我口讲我心”方是正道,却未见理据。发泄是人之常情,甚至是需要的,但我们是否应该懂得自制,防止发泄掩盖深刻而有意义的辩论呢?

子曰:“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有时“大”话说多了,骂得太狠,反而会切断自己所有退路。当政治现实重重压下,便找不到下台阶,进退维谷。我们应该有独立意志,懂得反思自己的行为。当发现自己被某事物把持并拖着走时,就应懂得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在做什么。不要因为大势如此,或似乎势在我方,便头也不回向前冲。

香港的政局天天都在倒退。正因为身处艰难时刻,更要谨慎冷静,防止被网络世界的骂战冲突冲昏头脑。话讲了出口,就像覆水,难以收回,甚至会留下烙印,影响实际政治。Benjamin Franklin 曾说:“A slip of the foot you may soon recover, but a slip of the tongue you may never get over”。近日本土民主前线的黄台仰谓,希望“减少不必要既磨擦,在大是大非前摒弃敌我对立的心态”,在网络中慎言,应该就是“减少不必要磨擦”之始。

(莫哲暐,自由撰稿人)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中肯之言。
    而評論區總有人自證本文論點,有趣至極。

  2. “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跟身边非惯常网民交流一下,就足以发现自己理解的香港和现实有多大出入。围炉取暖能够治愈伤口、互相扶持,但取暖后要懂得站出来,望望自己不熟悉的世界,知己知彼。清楚各派分野,方有可能互相说服,或制订较为全面的倡议策略。”
    挺支持这种观点的
    现在国内看看凤凰、网易、腾讯的新闻评论基本逢港台就是港独台独去死
    看看端的评论遇上不同意见就是小粉红五毛被墙被洗脑

  3. 回归公共圈 回归理性的市民 网络世界本来就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偏离 一方面是网络话语权与现实话语权之间的偏离 另一方面是网络发言中 极端意见人群的人均发言数量远超中间层 因为不是基于理性的讨论 所以永远达不成合意 只会不休止的怼下去 谁也不服谁

  4. 中肯之言,这也是为什么我还会看“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