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心、现代性、欧洲困局、中式管控——2019巴黎书展不可错过的十本社科新著

十本新书分属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诸领域,但均以当代世界为主题。如今的世界陷入“现时主义”(présentisme)中,我们困守于当下,过去似已遥远,也无路通向前方。我们何去何从?该如何思考这样的世界?
2019年3月14日,法国总理Edouard Philippe(左二),文化部长Franck Riester(左三)和作家 Douglas Kennedy(左四)出席2019年巴黎书展。
读书时间 法国 出版

3月18日,第39届巴黎书展落下帷幕。今年的“主宾国”是整个欧洲,这也是书展自创办以来,首次以一个大陆为受邀方。在英国脱欧前路未卜、欧洲议会选举不断逼近、民族-民粹主义狼烟四起、欧洲政局四分五裂的今天,书展意欲展示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和其内在的关联性。许多欧洲作家受邀前来与法国作家对谈,包括西班牙的塞尔加斯(Javier Cercas)、意大利的德·卢卡(Erri De Luca)、以及土耳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Orhan Pamuk)等。书展同时也组织了250余场讨论活动,议题涉及文学、青少年、历史、社会等诸多领域。

相比德国的法兰克福书展,巴黎书展开放性较小,基本以法国国内出版社为主,辅以少数比利时、瑞士、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法语地区的出版社,再加上迪拜等中东国家,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语言的书籍相当罕见。

巴黎书展本就偏向中产阶层的一般读者,而近几年也愈发重视青少年群体。尤其2018年是法国出版业的寒冬,书籍销售量剧烈下滑,到2019年年初也未见好转。本届书展亦是流行读物当道:青少年读物、漫画等比重越来越大,占了近半空间;文学类书籍也是重点,社科类书籍则不占多数。此外,Gallimard、Acte Sud等大出版社占据重要位置,而左翼的社科类出版大社如La Découverte、La Fabrique等都未出现,独立书店兼做出版的学术性小出版社(比如索邦大学门前著名的哲学书店Vrin)则更加难觅踪影。

我们从此次书展上撷取近半年间出版、或即将出版的十本社科类新书,它们分属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诸领域,但均以当代世界为主题。如今的世界陷入“现时主义”(présentisme)中,我们困守于当下,过去似已遥远,也无路通向前方。我们何去何从?该如何思考这样的世界?或许读者能从这十本书中一窥法国思想界对现时世界的最新思考。

关于中国

《中国教给我们的事》(Ce que la Chine nous apprend)

作者: 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ch)

出版社:Gallimard

出版日期:2019/03

1、汪德迈:《中国教给我们的事》(Ce que la Chine nous apprend)

年逾九十的汪德迈是法国汉学界的泰斗,毕生致力于甲骨文、儒家思想等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研究,著有《中国智慧》(Sagesses chinoises)、《中国思想的两种理性:占卜与表意》(Les deux raisons de la pensée chinoise, Divination et idéographie)等等。

本书中,汪德迈依旧在回答那个永恒的问题:对西方而言,中国代表的是一种“别处”,还是一种“共通”?他的论述分成三部分:首先是语言层面。在《中国思想的两种理性》中,汪德迈已经比较了中西两门语言的不同:中国书写语言来自占卜技术,且其发展独立于口头语言,这与西方语言的诞生大相径庭。其次是社会组织层面。与西方不同的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和生产模式基于既定的理念之上。最后,与西方的宗教不同,在中国,神的超越性始终缺场,取而代之的是与世界与宇宙的关系。

《被管控的中国,天安门1989-2019》(La Chine sous contrôle, Tiananmen 1989-2019)

作者:卜光(François Bougon)

出版社:Seuil

出版日期:2019/03

2、卜光:《被管控的中国,天安门1989-2019》(La Chine sous contrôle, Tiananmen 1989-2019)

世界报记者卜光(François Bougon)曾驻华多年,著有《习近平所思所想》(Dans la tête de Xi Jinping)。30年来,天安门事件一直是内地的禁忌话题。近年来,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思想风潮在内地愈演愈烈,大众对天安门事件的态度也逐渐转变,有些人觉得它已是与当今世界无关的幽灵般的往事,而有些人则用如今国力的强盛来合理化政府当年的恶行:没有当年政府的镇压,又何来如今富强的中国?

天安门事件后,法国总统密特朗说:“向青年人开枪的政权是没有未来的”,然而,如今的中国政府依旧屹立不摇。卜光带我们回顾了1989年的往事,随后分析了后天安门时代政府背后的新权威主义:它从民主化之前的必要过渡阶段,逐步变成了如今习近平的极端强人政治。

大师之作

《我们的思想与政治史:1968-2018》(Notre histoire intellectuelle et politique 1968-2018)

作者:皮埃尔·罗桑瓦龙(Pierre Rosanvallon)

出版社:Seuil

出版日期:2018/09

3、皮埃尔·罗桑瓦龙: 《我们的思想与政治史:1968-2018》(Notre histoire intellectuelle et politique 1968-2018)

法兰西公学院(Collège de France)现当代政治史教授罗桑瓦龙(Pierre Rosanvallon),是中文世界相对熟悉的一位当代法国学者。早年他曾是工会中的积极分子,随后进入学院,主要研究资本主义观念史、法国19世纪以来的政治模式演变、民主思想史等,已经被译为中文的著作有《乌托邦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Le Capitalisme utopique. Histoire de l’idée de marché)、《法兰西政治模式:1789年至今公民社会与雅各宾主义的对立》(Le Modèle politique français. La société civile contre le jacobinisme de 1789 à nos jours)《公民的加冕礼:法国普选史》(Le Sacre du citoyen. Histoire du suffrage universel en France)等。近年来,他将目光逐渐转向当代法国政治。

本书中,罗桑瓦龙将1968年之后视作现代性的第三阶段,接续自法美革命的第一阶段、和工业资本主义扩张时的马克思社会民主主义视角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与鼓求创新的资本主义和相应的“独特性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e de singularité)理念紧密相连,即相信人可以自行创造生活,或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都是自我存在的艺术家”。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1960-1970年代的民主实验,主要取自他自身的从政经历;第二部分考察1980-1990年代的挫折时期,包括知识分子场域的萎缩、秉持“现实主义”的左翼的失利、技术官僚的诱惑等等;第三部分分析新千年之后的当下,国族-民粹主义与共和-主权主义如何造成左翼新的困境。尾声部分则是对未来研究计划的展望。

如他在法兰西公学院就职演说中所称,历史应被视作“为我们的当下运作的实验室”。与哈贝马斯一样,罗桑瓦龙相信,现代性是远未完成的计划。五月风暴之时乌托邦式的民主纲领只是“过早出现”,它们仍可以为如今左翼的新道路提供思考。

《捍卫现代性》(Défense de la modernité)

作者:阿兰·图赖讷(Alain Touraine)

出版社:Seuil

出版日期:2018/09

4、阿兰·图赖讷:《捍卫现代性》(Défense de la modernité)

和洛桑瓦龙一样,年逾九十的著名社会学家阿兰·图赖讷(Alain Touraine)也致力于为现代性辩护。

图赖讷是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荣休教授,也是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他提出的行动社会学与新社会运动理论已是当代法国社会学无法绕开的经典。《守护现代性》并未脱离图赖讷业已建立的理论系统。在1990年代写就的《对现代性的批评》(Critique de la modernité)当中,图赖讷认为,启蒙时代发展而出的以“理性化”与“主观化”为特点的现代性,已经遭遇到严重的困难,现代性观念必须重建。重建现代性,便是重建社会行动,而社会行动又以“历史主体”(sujet historique)为基础。这里的主体,指的是对秩序逻辑的反抗,和对自我构建的需求。因此,现代性便与“如自由和创造一般的人类主体”的诞生紧紧相连。

在他的新书中,图赖讷延续着他的思考:在替代旧的工业社会的“超现代性”社会中,谁将是这个新社会最重要的行动主体?他的答案是“妇女”和“移民”:他把妇女解放与移民所造成的多元文化问题定为如今的两大主题。虽然这个社会充满陷阱和新的宰制形式,但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他仍相信主体会创造新的行动。行动者如何在这四分五裂的社会中归来,是他一生关注的重大主题。

当下难题

《制造激进》(La fabrique de la radicalité)

作者: 博内利(Laurent Bonelli)、加里埃(Fabien Carrié)

出版社:Seuil

出版日期:2018/09

5、博内利&加里埃:《制造激进》(La fabrique de la radicalité)

近几年法国备受恐怖主义袭击,而凶手又多为在法国本土长大的穆斯林移民后裔,这引发了民众的担忧。巴黎十大的两位社会学家博内利(Laurent Bonelli)和加里埃(Fabien Carrié)为此调查了133份未成年人的档案,他们都因恐袭案件被起诉,或是留有“激进化”的记录。

他们将这些未成年人的激进化方式分为四类。首先是“安抚式激进”(radicalité apaisante),占研究对象的5%,且多为女性,她们信仰极端伊斯兰主义,是出于动荡的家庭因素(暴力等等),寻求一个可以提供庇护的内在世界;其次是“对抗式激进”(radicalité agonistique),占比32%,以男性居多,产生于青少年针对家长和师长的冲突;第三类是“反叛式激进”(radicalité rebelle),占比8%,出于对惯例和制度的反叛。这三类都可被归为“反抗型”,且一般不会变成严重的事件(例如离家投靠伊斯兰国,意图恐怖袭击等)。

而最可怕的是第四类——“乌托邦式激进”,则是青少年在意识形态驱动下激进化,这一般会造成严重后果。与一般人想像的不同,这些人都曾在学校有过不错的成绩,然而,一旦在学业竞争中失败,他们便会找不到方向,从而走向歧路。这部分占了全部人数的56%。

《透过历史看黄背心运动》(Les Gilets jaunes à la lumière de l’histoire)

作者:诺瓦耶勒(Gérard Noiriel)

出版社:L’Aube

出版日期:2018/09

6、诺瓦耶勒:《透过历史看黄背心运动》(Les Gilets jaunes à la lumière de l’histoire)

自去年11月底“黄背心”运动出人意料地延烧以来,它一直是全法国关注的焦点。从税收制度到社会平等,从公民抗议到参与式民主,从示威者的暴力事件到警察暴力,从民粹主义到反犹主义,“黄背心”运动提供了无数议题,也引发了媒体和知识分子界雪崩般的评论。如哲学家Etienne Balibar所言,面对这深刻揭示法国社会现实的事件,我们有“理解它的义务”。

诺瓦耶勒(Gérard Noiriel)是高等社科研究院的社会学教授,以其移民研究最为出名。去年9月,他曾出版《法国大众史》(Histoire populaire de la France),黄背心运动爆发以来,他也一直是运动积极的支持者。在一篇写给世界报的文章里,他强调盲目将黄马甲运动与历史上的其他叛乱或社会运动做比较的危险性。新书中,他与《世界报》思想版块的主编Nicolas Truong对话,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

反思欧洲

《当欧洲左支右绌:十年间的政治危机》(Quand l’Europe improvise: dix ans de crises politiques)

作者:吕克·范米德拉尔(Luuk van Middelaar)

出版社:Gallimard

出版日期:2018/10

7、吕克·范米德拉尔:《当欧洲左支右绌:十年间的政治危机》(Quand l’Europe improvise: dix ans de crises politiques)

吕克·范米德拉尔(Luuk van Middelaar),荷兰作家、哲学家,曾出任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的团队成员,现在莱顿大学执教。著有描写欧盟成立经过的《通往欧洲之路》(Le Passage à l’Europe)。

他的新书分析了近十年欧盟的风风雨雨,从金融危机到难民危机,以及英国脱欧、乌克兰危机等等。他认为,经过这场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遭遇的十年危机后,欧盟已经从由欧盟委员会执掌的“规范欧洲”,一步步走向了由各个成员国组成的联盟所主导的“事件欧洲”。

在范米德拉尔看来,欧盟内部的权力关系可被分成三种模式:欧盟委员会的“功能主义进路”,它通过法律和专家制度为每个问题“去政治化”;通过欧洲议会将问题重新政治化的“联邦进路”;以及由各个国家领导主导的“同盟进路”。范米德拉尔对布鲁塞尔的专家们抱有恶感,他庆幸他们影响力的下降,和国家领导人们话语权的上升。

《欧洲是基督教的吗?》 (L’Europe est-elle chrétienne?)

作者:奥利维尔·罗伊(Olivier Roy)

出版社:Seuil

出版日期:2019/01

8、奥利维尔·罗伊:《欧洲是基督教的吗?》 (L’Europe est-elle chrétienne?)

或许有读者还记得去年那份在欧洲无人问津、却在中文世界取得一定反响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宣言”。他们急于为欧洲寻找一个失落的基督教根基。那么。欧洲是基督教的吗?

政治学者、伊斯兰教专家奥利维尔·罗伊(Olivier Roy)对此做了深入考察:一方面,基督教深刻地影响欧洲,为它提供了诸多关键的概念和机制;另一方面,它的影响力也在不断衰落,特别是,17世纪宗教战争后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得政治权力跃于宗教之上。不过,基督教价值观一直发挥着功用,即便法国在1905年通过政教分离法律,欧洲的世俗性也不过是“去宗教化”的基督教,社会道德与宗教道德依旧高度重叠。

这一切在五月风暴发生改变。崇尚个人化、自由与欲望的1960年代加速了宗教的退场,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而如今,罗伊提醒我们,以身份认同的方式为宗教招魂毫无意义,只是一场反移民、反穆斯林的民粹游戏。在采访中,他谈到:“最大的误会,是民粹主义者追求的是身份,而不是宗教。他们把‘基督教欧洲’当一种暗号来说,为的是显示欧洲不属於穆斯林,但却无法给这个词赋予香肠红酒野餐外的更多含义。因此,基督教身份是对基督教的一种歪曲”。

史海传奇

《法国知识分子的传奇:1944-1989》(La Saga des intellectuels français 1944-1989)

作者:弗朗索瓦·多斯(François Dosse)

出版社:Gallimard

出版日期:2018/09

9、弗朗索瓦·多斯:《法国知识分子的传奇:1944-1989》(La Saga des intellectuels français 1944-1989)

弗朗索瓦·多斯(François Dosse),巴黎政治学院与巴黎十二大教授,著有颇受争议的两卷本《结构主义史》(Histoire du structuralisme),以及利科(Paul Ricœur)德塞都(Michel de Certeau)、德勒兹(Gilles Deleuze)等学者的传记等,是法国二战后知识分子史的专家。

他的新作共1300余页,分为两卷,描绘1944-1989年间的思想变迁。从二战结束到苏联的垮台前夕,法国经历了理论批评的繁盛与衰落,其中有着双重的兴起与覆灭,首先是韦伯(Max Webber)所谓的“先知知识分子”(intellectuel prophète)最后的辉煌,从以萨特(Jean-Paul Sartre)为代表的“全能知识分子”(intellectuel universel),到以福柯(Michel Foucault)为代表的专攻单一领域的“特殊知识分子”(intellectuel spécifique),再到知识分子群体在1980年代从公共领域的退出,走向199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坟墓”;其次,“对人类社会的整全理解体系”的梦想在结构主义中达到高潮,随即却破裂成碎片的后现代状态。当然,也不能忘了这几十年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对知识分子场域带来的影响。

本书颇具野心,不过也同样引发了一些争议。除一些事实错误外,有评论者指出多斯没有质疑“知识分子”的传统定义,因此局限在对人文科学领域学者的讨论,而对同样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科学家们视而不见。

《妇女解放运动-精神分析与政治运动,1968-2018:妇女解放50年》 (MLF, psychanalyse et politique 1968-2018 : 50 ans de libération des femmes)

作者:集体(Antoinette Fouque, Michèle Idels, Sylvina Boissonnas, Elisabeth Nicoli等)

出版社:Editions des Femmes

出版日期:2018/03(第一卷),2019/02(第二卷)

10、 《妇女解放运动-精神分析与政治运动,1968-2018:妇女解放50年》 (MLF, psychanalyse et politique 1968-2018 : 50 ans de libération des femmes)

妇女出版社的由来值得一提。1970年是法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元年:5月,新建立的Vincennes大学举办了第一次女性主义集会;8月,Monique Wittig等人为凯旋门的二战无名烈士墓献花圈,以纪念“战士们的妻子”,“比士兵更无名的,是他的妻子”,伴随着这句口号,女性主义进入公众视野,许多女性主义组织汇聚在一起成了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精神分析专家Antoinette Fouque成立的“精神分析与政治”运动,是这些组织里颇具代表性的一支,而妇女出版社正是由她创立。

数十年来,该出版社出版了许多代表性的女性作家(法国有Hélène Cixous等人,外国有Lispector等人)的作品,也发布过许多学术研究成果,比如1977年的二战后第一本《女性主义史》(Histoire du féminisme)。因此,如今的这两卷本妇女解放运动史不容错过。

(李怡萱,旅法读书人)

读者评论 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好介绍,谢谢🙏

  2. 可以不懂法语,不知有没有英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