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记者被驱逐后,外媒如何报导中国?

已知的黑洞填不上,还有更多黑洞也会沦为未知。
2021年6月25日,记者们采访北京新建成的中国共产党博物馆,期间经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照片。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驻华外媒,常常是外界解剖中国举国体制、认识复杂社会的透视镜,能同时在政策界、公众中,创造焦点,掀起争论。但这一角色,随着2020年3月中国驱逐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停发或限制员工签证,变得如履薄冰、阻碍重重。

遭遇驱逐风波后的外国媒体,在如何报导中国?重点在哪些话题着墨,采取什么视角?笔者重点观察七家外国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BBC、《经济学人》、《外交政策》)在2021年的中国报导,尤其是对台海关系、中美关系的阐述,发现外媒的关注点和文风与疫情前类似,但因为空间收窄,其笔下的中国的“威权”形象已然固化,视角也多聚焦于高层和宏观层面,缺乏日常视角。相较而言,经济和外交报导的丰富度远超高层政治。未来的中国报导,处境更为严峻。

中国形象:威权大国,国进民退

整体上来看,虽然遭遇严控,外媒仍然在及时追踪、探讨中国议题,延续了以往的报导重点,包括高层政治(国内政策及外交动作,聚焦疫情的影响)、社会气氛(如民族主义和女权讨论)、人权和地区问题(如香港、台湾和新疆的政治气候)、经济走势和科技风向,突发热点,不乏资料详实、观察细致的报导。不同的是,由于信源的缺乏、操作空间的受限,报导更加依赖于官方声音和网络动向,也愈加重视经济、市场和外交的切口。

在外媒观察下,疫情后的中国,是权力更为集中、管制更为严格的威权国家,民族情绪日渐高涨,官方口径渗透各个议题,社会本身的活力减弱。中国的复杂性,往往通过外媒笔下政权体系、社会事件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展示。网络热议的话题,996工作制、MeToo和女性权益,以及娱乐界震荡,因为热度高、相对方便观察,成为感知社会气氛的窗口。例如,BBC中文网仍保留了平民视角的访问,包括关注年轻人回归乡村生活北京市民如何看待三胎政策制药救子的年轻父亲,等等,勾勒出大国面目下的多样生活和复杂心态。

然而,如《纽时》一文所述,如今的外媒无法顺利进入现场,在河南洪水等突发事件中,记者被普通民众阻拦、骚扰、抨击,其报导真实性、出发点也常被质疑。耸动的标题、片面的细节,往往成为外媒被斥责的焦点。例如,2021年3月,《纽约时报》曾报导最新的中国疫苗使用仓鼠卵巢做成,而这一本来通行的做法,被当做是中国的特例,引来外界批评,成为外媒将中国“他者化”的例证之一。

2022年1月13日,一名妇女在北京的一个私人检测点接受卫生工作者的 Covid-19 核酸检测。
2022年1月13日,一名妇女在北京的一个私人检测点接受卫生工作者的 Covid-19 核酸检测。

具体而言,疫情依旧是外媒关注的重点。中国草木皆兵、“零容忍”的高压管控,体现在“1人被确诊,全城被封锁”,“柯基被扑杀”等新闻中,被视为是缺乏人性,且代价过于高昂,不可持续。其拒绝世界卫生组织的第二阶段疫情溯源的态度,饱受争议。同时,中国国产的疫苗功效,常被爆出不尽人意。在观察者看来,疫情正是党国在经济疲软、外交受困之时,展示执政合法性、重塑国内外威信的证明。

高层政治的报导中,最高领导习近平本人,和其所代表的集权、高压的领导方式,依然牢牢占据外媒中国报导的头条。外媒普遍认为习是几十年来权力最大的中国领导人,通过对于七一、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最新的历史决议的解读,预测习近平将延续第三个任期,打破之前的两任限制,其已经将自己视为划时代的领袖,可比肩毛泽东、邓小平。

在高压下,外媒对于高层政治的报导面和丰富度,严重收缩,操作愈加审慎,反映出管控对于信源、视角、追踪速度和深度的全面影响。以往《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有关中共高层派系、太子党、权贵家族的报导,以深挖关系网、调查取证详实闻名。但在去年来看,高层丑闻的报导,已经鲜少能深入挖掘。例如,11月2日晚彭帅爆料文一出,外媒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BBC在11月3日简述此事,随后也继续跟进,从#MeToo、网络审查、国际反应切入报导。而关于涉事的退休高官张高丽,《纽约时报》仅有一篇梳理其政坛生涯的报导,称彭帅一事戳穿了高层有意营造的低调、清廉且正直的官员形象。《华尔街日报》则是透过匿名政府人士,表示官方因为性侵而展开调查的机率很低。

经济方面,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在2021全年有GDP8.1%的增长,比预期要好。但在外界看来,仍面临疫情和其高压政策的负面影响,第三、四季度有明显下滑。制造业依然强势,但整体消费疲软、就业市场低迷,仍然需要财政和货币强有力的支持。如《纽约时报》所述,面对整体趋缓的经济,对于领导人来说,既需要处理长期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均、市场缺乏监管等,也需要警惕短期的经济波动,尤其是对二十大的舆情影响。而《金融时报》的分析表明,自疫情以来,中国经济和新兴市场乃至全球的共振减弱,更重视拉动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但其走势,尤其是科技、地产和金融,仍无可避免地波及海外。而对未来走势的解读,由于数据严控,中国在外界看来越来越像个“黑匣子”,数据来源和可靠度都需要考究。

2021年4月25日,福州举行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峰会期间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当中有阿里巴巴及蚂蚁集团的摊位。
2021年4月25日,福州举行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峰会期间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当中有阿里巴巴及蚂蚁集团的摊位。

同时,外媒在持续关注商业巨头和市场的走向,其报导的持续性、丰富度远超高层政治的报导。表现之一,就是被外媒比喻为中国“雷曼时刻”的、以房地产开发发迹的恒大集团所面临的危机。对于恒大危机,中国官方媒体鲜有报导,但诸多外媒给予了持续关注。此次危机,不光是打击房产购买者和投资者信心,而是很可能会造成金融体系崩溃,难以转嫁风险,甚至会重蹈日本经济1989年泡沫破裂、持续低走的(又称“失落的二十年”)覆辙。这正是近些年中国“去杠杆”的必需所在,也是20年房地产经济高开低走的缩影。透过公司数据、其合作方和地方政府的举动,《华尔街日报》的报导显示,中国各级政府正在慢慢帮助消化恒大的“烂摊子”,废弃项目或是退回款项,而并非以注资的方式使其免于破产。令外界担忧的是,中国无法公开其整治和重组计划,使得更为扑朔迷离。

中国治理市场的方式,外媒也是疑虑重重。对于科技巨头的反垄断监管,还是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打击,被视为既是在矫正不受控的市场,也是在彰显党国的权威。严管是场豪赌,若成功,有可能理顺发展和公平的关联,若失败,则可能打击从业者和市场信心,限制其国际扩张。如《金融时报》所述,这些大公司初期仰赖的是海外投资者,而此番打击,会严重影响投资界对于中国市场的预期,而这些公司未来或许要支付更高的风险溢酬,平衡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日新月异、不断扩张的信息监管,互动式和娱乐化的宣传方式,都成为外媒的关注焦点。《华盛顿邮报》揭露了华为产品的监视作用,《华尔街日报》报导了政府掌控滴滴海量用户信息的影响,《纽约时报》的系列调查,剖析了中国官方如何通过承包商扰动舆论,利用外国网红实施外宣。“中国”,俨然成为国际语境中无孔不入、令人畏惧的威权大国。

中美关系:依然沿用“民主vs威权”的冷战框架

在外交中,中国继续标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以“战狼”外交姿态介入国际事务,似乎是在建立专属的外交阵营,和美国为首的势力对抗。外界普遍批评中方的外交风格变得更为僵化,表面上自信、强势,实则在展示更强的对抗心和防御心,对于批评和妥协的包容度减弱,与邓小平时代后务实、灵活的方针,形成鲜明反差。

中美外交,被美国现任总统拜登称为是“21世纪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是当仁不让的全球焦点。外媒普遍认为两者关系紧张依旧,拜登延续了对华强硬的立场,虽然也释出沟通信号,以后或许在气候变化和疫苗上开展合作,但目前成效有限。有评论认为,是因为中方的心口不一,才导致双方关系无法稳定。但同时,也有评论指出,是因为美方自己疲于应付疫情、衰退和种族抗议活动,而给了中方施展拳脚、针锋相对的机会。因而,美国应该提升本国和国际的能力,修补威信。

双方在台海问题上对峙依旧,中国的经济增势胜于美国,而美国在科技上仍掌握主动权,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行业正奋力追赶。如《经济学人》所述,美方对于关键科技和零部件的限制,迫使中国更需要自强自立,提升研发水平。

2021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的白宫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网上会议。
2021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的白宫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网上会议。

中美对抗,也持续在边疆问题,即新疆、香港和台湾问题上延烧。新疆问题,既有“再教育营”压迫人权的报导,同时也有围绕着新疆劳工、棉花及相关产品和产业链而展开的持续评述,将其作为切入威权政治、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经济的入口。在外媒镜头下,国安法之后的香港,则是哀鸿遍野,其公民社会、新闻传媒走向衰败,政治版图被建制派收割,诱发美国、英国、加拿大对于中国的制裁,因而此地也是地缘矛盾、意识形态斗争的棋子。

透过这些报导,我们可以瞥见中国公共形象的转变。在国际社会中,一方面,中国在社会治理上自成体系,在价值理念上与“民主阵营”脱钩。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不得不面对并与之互动的国家,其经贸和科技的网络庞大,文化和政治关联甚广,外交野心也通过一带一路、基建援助等项目。和十几年前,对于中国的评价两极分化,即要么奉行中国“威胁论”,认为“北京模式”必然取代“华盛顿模式”,要么坚信中国“崩溃论”,中共必然倒台,要走向民主化变革。而如今的中国体系,具有外界无法完全理解的坚固和韧性。如何分析其脉络,十分考验观察敏锐度和积累程度,因而不同外媒的评论,常常观点不一,互相掣肘。

而民主与专制对抗的“冷战”式的解读框架,自贸易战至今,随着中美官方的针锋相对,也依旧稳固,甚至愈加显著。

台海报导:中美阴影下的地缘争斗

如前所述,台海问题,被外媒视为中美紧张关系的注脚,同时也成为其他国家对抗大国沙文主义、抬升地缘影响力的发声管道。中美关系,依然是诠释台湾国际地位的主要框架。对中国而言,台湾是宣扬中国国威、民族自豪感的理想工具,也成为其与美国竞争国际影响力的筹码。经济学人的5月刊就以“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为题,指出中美对于台湾长期维持的“战略性模糊”已经不复存在,双方剑拔弩张,台海局势取决于两国本身的政治目标。

2021年9月28日,桃园有台湾双十国庆庆典表演彩排,一架载有台湾国旗的直升机飞越军营。
2021年9月28日,桃园有台湾双十国庆庆典表演彩排,一架载有台湾国旗的直升机飞越军营。

相较于中国政治报导的“隔靴搔痒”,台海报导则角度多元,也有诸多历史回溯。经济、疫情、地缘政治交织的复杂性,在报导、评论、分析文章中都被细致阐释。对于美方立场,如华盛顿邮报的高级政治记者Aaron black所言,拜登个人和白宫官方之间似乎存在矛盾,拜登想打破“模糊”,在公开场合多次肯定《台湾关系法》的重要性,美国需要在台湾遭遇军事威胁时给予帮助。但官方仍措辞谨慎,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中方则延续了一贯的口径,以“战狼”式的口吻对待美国的表里不一,也通过外交和经贸孤立台湾,在宣传话语中狠批独派的“目光短浅”。

日本、欧洲、香港,也成为反映台海关系的参照视角。日本、欧洲和台湾在这一年更为交好,欧洲因为中共的威权姿态,尤其是非人道的疫情管控、对香港、台湾的打压,以及台湾在半导体供应链中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增加对台湾的声援。日本更多则因为处于防卫,为地区安全而与美国一道支持台湾。但两者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庞大,也无意卷入中美军事对抗,因而也无法完全彻底联台反中。

香港成为台湾“同命相连”的政治血亲,既处于舆论焦点,也是受制于大国决策。两地作为国际关系、民主斗争的角力场被不断提及,但其作为地区中心,有关社会和文化自主性和本土性的讨论热度,较街头运动高涨时期,有所减弱。但值得肯定的是,外媒将一方面勾勒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一方面也将香港和台湾本土的政治气氛,其与大国的纠葛,借由长评论或特写,透过个体抗争者、观察者的视角展现而出。《纽约时报》曾以一位台湾女生的视角,用长篇特写,描述了她如何接待遭遇政府搜查的香港示威者,如何观察和参与民主运动,透视出“中华”身份的复杂性,年轻一代对于当下的政治死局,既有抗争的热情,也透着“时不我与”的无奈。

2021年6月18日将军澳苹果大厦,《苹果日报》的厂房。
2021年6月18日将军澳苹果大厦,《苹果日报》的厂房。

“中国报导”的未来?

外媒记者被赶出中国,只是近些年中国报导困境的一个缩影,日常的审查、跟踪、监控、审批和审核,早已撒下天罗地网,让报导者和真正的现实之间,永远隔着不信任、不理解和不配合。正如外交政策一文所提到的,外媒笔下的中国越来越片面,日常视角日渐消失。越是夸大、神秘化和妖魔化中国,反而会让中国贬低西方的话语更有市场。“外媒”在公共语境中腹背受敌,官方压制,民众排斥,这正是近年来,中国国内强化东西方分野、煽动民族主义的恶果。如此一来,在这个体量庞大、变革迅速的国度,已知的黑洞填不上,还有更多黑洞也会沦为未知。

同时,随着香港的中文自由媒体,也接连被封杀,清算,未来香港议题的调查,是否只能依赖外媒、台湾媒体及海外华文媒体了呢?面对记者的迁移、流失和变动,外媒又将如何保证报导的持续性?留守的团队,如何在维系安全的前提下,重新审视惯用的报导和编辑逻辑,使成品更贴合具体的社会语境?换言之,除却日益逼仄的报导空间,不少外媒还面临着如下问题:例如,缺乏对于本土语境的具体而微的判断,以价值判断为主导,视角受制于“威权”和“民主”的正反两极,很难有动力去剥离庞大系统内部的衰败与活力,等等。如何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提升对于复杂故事的解释力,维持报导的稳定度,似乎是更需要正视的长期困境。

(闻予,国际新闻与政治传播研究者)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17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正如外交政策一文所提到的,外媒笔下的中国越来越片面,日常视角日渐消失。越是夸大、神秘化和妖魔化中国,反而会让中国贬低西方的话语更有市场。」很独到的见解,严格的新闻管制影响非常深远。

  2. 前幾天中央公佈了河南水災的研究報告,揭露了河南各地政府瞞報傷亡人數。但諸如胡錫進沈逸等人要么裝模作樣地說兩句:「瞞報是頑疾。」要麼就是裝死。完全沒把他們和他們的擁護者為政府做擔保,把各種境外媒體,持異議自媒體打成「行走的50萬」當回事。

  3. 和谍报那样报道,依靠暗线和策反/自发反来报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愿意合作的大陆居民很多。相比经常被阻拦的记者采访,这并非特别困难。

  4. 自卑的國家,只會孕育出自卑的國民

  5. 小粉紅群體日漸壯大,甚至已無需官方引導就已條件反射反西方,網路尤其甚囂塵上。甚至連未提及中國,僅僅評論歐美的話題都被指為不愛國。昨天在豆瓣上有人發圖說日本京都的雪景美,熱評論之一居然是京都還不如中國的二三線城市,不如中國小城鎮,日本沒資格被冠以東方古國的名號。諸如此類自大的井蛙言論令人咋舌。

  6. 标题让我以为采访了驻华记者,然而只是评论

  7. 👍👍👍直中痛點,都是很難迴轉,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8. 🇨🇳人基本看不到西方媒體的原文報道,而且思維方式與正常地方的人差別很大。所謂粉紅與民族主義不過是中共國家機器嚴厲監控下的假像。看看那些官媒忘記關評論下的留言吧。

  9. 給大家一些額外的討論點:中國網站及網民評論常有一句「BBC風格」去形容一些「外媒黑中國」的拍攝手法。這讓我感覺非常奇怪,他們對西方媒體的預設立場就是「黑中國」

  10. 梳理得真好

  11. 反对用“威权”形容一个极权政体

  12. 冷戰不是已經快是一種共識了嗎。上一次冷戰,蘇聯vs美國,有全面政治經濟爭執,這次資本主義不是問題中心,政治站在中心,有些複雜了。

  13. 紐約時報曾經發過個關於007電影專欄評論,就像作者最後說得那樣美國人經常透過玻璃了解他的對手,有時這都做不到;但這應該不是美國人獨有問題吧。

  14. 原来还真有人觉得中国人现在对官方文章开始信任了。

  15. 想要讓外國人聽見更多中國的聲音,終究還是應該讓外國媒體更加容易去報導中國。讓更多角度的新聞報導去消弭彼此的刻板印象,而不是浪費公帑,在外文報章上刊登幾篇文宣報導。中國人民接收到的資訊也不全面,曾幾何時,中國媒體與外文媒體同仇敵愾,共同推進原本的禁區報導。我們對官方文宣也曾經是那麼的不信任,但現在外媒對中國的負面報導,卻可以用「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一棍子打死,完全不留討論空間。
    放棄思考,真的很容易。

  16. 好事,不用對流氓國家再有同情心

  17. 習近平無膽量接受外國記者訪問,還自比毛擇東,太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