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微光城市( City of Ember)中,人类为躲避浩劫而躲藏到地下城市,现实中, 美国政府其实数十年来也在秘密执行“末日计划”((The Doomsday Plan),目标是确保即使外敌入侵或本土灾难来临,政府亦能如常运作。尽管美国政府对此事高度保密,不过这个持续数十年的末日防御工程依然不可避免地在不同地方留下痕迹,包括已被废弃的地下堡垒,以及位于白宫地下依然在运行的紧急应变中心。 近日,欧新社摄影师Jim Lo Scalzo游走美国不同地方,探寻、纪录这些神秘的建造物。
“末日计划”可追溯到 上世纪40年代,美国特勤局在珍珠港事件后聘请建筑师在白宫地下建造了第一个地堡。当时条件有限,所建地堡只是两个有加厚混凝土墙的房间,不过,它已经最多可承受500磅炸弹的压力,容纳100人,并配备基本食水和医疗用品。 到了冷战时期,美苏战争一触即发,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借此重建了这个秘密地堡,让其达到可抵御原子弹爆炸的程度。杜鲁门还设立了民防管理局负责“末日计划”,该局制定了一套防核辐射和防核弹冲击波为重点的政府首脑疏散计划。美国政府其后又在西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开建秘密地堡,供联邦政府雇员们使用,并在华盛顿附近区域覆盖了核能通讯塔,以便紧急时刻可以无障碍地联络到政府高级官员。
在冷战结束前的80年代,“末日计划”已经日臻完善——美国全国地下碉堡指挥所多达50个,这些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建造的碉堡之间通过卫星、地下电缆、高频电波来建立联系。
冷战结束后,“末日计划”一度被忽视,直至“911”事件爆发。2001年,美国副总统切尼在五角大楼遭到飞机撞击后躲进白宫地下碉堡,并请求正返回华盛顿的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暂时不要返回,先飞往附近一个地下堡垒藏身。乔治布什随即启动了 “影子政府” (Shadowgov),将上百名高级官员运送到美国东部两个防守森严的地下碉堡,以确保万一联邦政府瘫痪,这批官员可以保证国家运作。
除了一系列建筑,美国军方亦努力研发防御末日的先进武器,包括能够进行“核报复”,确保能承受对方的核攻击后仍能完全摧毁对方的武器,还有被喻为“末日之翼”的神秘军机波音E-4B。这一波音机专为核战而设计,将在末日撤离中临时担任空中指挥所。
直至今天,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末日计划”看来仍然具有十足的前瞻性。194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设计了一面虚构时钟,杂志社会因应世界局势调整时钟,以此象征世界受核武威胁的程度——时钟走到零时的那刻,代表核战爆发。时钟最近一次调整,是2018年1月25日,被拨快半分钟,离核战爆发只剩两分钟。两分钟到底意味著什么?美国政府所打造的末日设备会否有一天真的能派上用场?一切让是未知之数。
(端传媒实习记者林霭怡对此文亦有贡献。)
許多美國人也在沙漠裡買核防洞改裝成的房子,以防萬一。
台灣南韓這種戰爭邊緣的國家也該搞一個XD衡山指揮所太遜了啦
真的是见怪不怪了?我想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我的意思是这个世界真的是分层的,灾难来了,或者说末日来了,那些上层的人是可以、有办法来躲避灾难的,甚至是反击,又想到《奇爱博士》(奇爱博士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世界毁灭原来是一场喜剧?上帝是个戏迷,喜欢看人类在那里自己玩。
一切「讓」是未知之數。
尚是?
疑似錯字:
1)美國空軍UH-1直黭、直昇機 -- 是否應爲 「UH-1直升機」?
2)災難發生時不行遇難 -- 是否應爲「不幸」?(雖然不行勉強也說得通,是說官員們因爲各種因素不夠皮實嗎?)
謝謝提點,已更改
看过微光城市这部电影,对比现实,我觉得美国的现实末日计划更加令人惊叹……
租期99年的合約售價達2萬5千美元。
好便宜啊。想租。
租约是一年的吗?如果是99年,对于政府来说不贵啊
今天的錯字多了些。
哈哈,像電影般
租约99年的私人避难所,售价2万5千美元看起来不太贵,难道是一年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