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他们依旧在现场
2016年,世界依舊動盪混亂,天災人禍在各地發生。無國界醫生救援團隊依舊都在現場,提供必需的醫療護理。多名攝影...
端传媒记者 陈国诚 发自香港
2016年,世界依舊動盪混亂,天災人禍在各地發生。無國界醫生救援團隊依舊都在現場,提供必需的醫療護理。多名攝影師用鏡頭紀錄了過去一年無國界醫生於前線工作的一刻,有時是難過的、憤怒的、叫人扼腕嘆息的,但也有振奮的、歡欣的、叫人會心微笑的時刻。
歐洲難民潮持續,大量難民為了逃避戰火或迫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尋找新生。在橫渡大海期間,難民除了可能因船隻翻沉而遇溺外,更承受著被船上燃料燒傷、吸入燃料廢氣、打鬥受傷、營養不良的風險。無國界醫生於4月重啟地中海搜救行動,出動超過100次,拯救逾1.7萬人,但仍有超過3700人命喪海上。無國界醫生移民救援行動經理阿爾真齊亞諾(Stefano Argenziano)說:「2016年相信會成為地中海中部有紀錄以來最多人命損失的一年。歐盟領袖還需要見證多少這樣的悲劇,才願意改變他們的政策,將錯放在「遏止移民」的工作重點,改為提供其他安全途徑以取代這條海上路徑?」
大量難民出現,我們不禁問起:他們來自何方?敘利亞是其中一個有大量人民被迫離開的地方。當地戰事踏入第六年,轟炸、襲擊不斷,人民急需醫療護理。唯本應受國際法保護的醫療設施也受戰火波及,這年敘利亞境內由無國界醫生運作或支持的醫療設施中,截至2016年10月7日,有24間遭受攻擊。襲擊醫療設施不但漠視平民接受醫療護理的基本需要,更違反國際人道法及《日內瓦公約》的核心,失去戰爭中最後的一點人性。無國界醫生總幹事施托康說:「未受限制的戰爭,會導致戰場無醫生。我們絕不會袖手旁觀,讓這樣的情況發生。」
Ayashi Ibrahim,一個八個月大的嬰孩正躺在也門醫院的病床上,這次是他第二次因營養不良而入院。中東國家也門自上年3月起因武裝派系的衝突已造成逾百萬人流離失所,大部分醫院關閉或被炸毀,過萬人傷亡。另一邊廂,南蘇丹過去數年內戰頻繁,醫療及基礎設施被破壞;蘇丹北達爾富爾爆發新一輪衝突,大量平民逃離家園;剛果民主共和國瘧疾肆虐、尼日尼亞東北部的武裝衝突,造成大量小童營養不良;海地受颶風吹襲,急需醫療支援,尤其預防霍亂疫症;哥倫比亞因武裝衝突,令受害者出理心理創傷......無國界醫生一一都在現場,為受苦困的人及遭排拒於醫療體系以外的人群提供生理及心理的醫療援助、疾病預防及社區健康教育。
2016年將過,就讓我們透過相片,除了可以瞭解到無國界醫生的工作實況及感謝他們每一位的無私付出和努力外,也可以從中體會每個個體在天災人禍前的無奈與掙扎,教同樣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同一個天空下的我們思考如何與他們同行。
這次圖輯有一張相片是這樣的:在南苏丹的黄昏下,一名無國界醫生的員工手抱著一名男孩,慢慢地走過沼澤,帶男孩回到家人的身邊。周遭沒有炮火烽煙,天空沒有戰機或無人機來襲,一切都很寧靜,靜得只有他們倆的澗水聲。
若想瀏覽更多無國界醫生2016年圖片回顧,可參閱:msf.exposure.co/a-year-in-pictures-2016
(相片由無國界醫生提供)
世界的樣子。
真的伟大,了不起,向无国界医护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