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你看到的是黑白吗?

今年Art Basel展示的艺术品,用黑白色做题材的,好像比往年多,而游人买家黑白配的衣着风格亦是潮流的长青指...
Art Basel 2016

今年Art Basel展示的艺术品,用黑白色做题材的,好像比往年多,而游人买家黑白配的衣着风格亦是潮流的长青指标。艺术品的潮流跟人的品味如此丝丝入扣,把艺术活化起来,似乎颠覆了我对艺术就是「反潮流」、「求脱俗」的认识。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Art Basel 2016 摄 : Kin Cheung/AP
Art Basel 2016

其实细心看我这辑图片,很容易就找出有颜色的地方,包括肤色、地面颜色、在不同色温的灯光下,物件总有偏色,但一般人习惯以光速阅读图片,骤眼看见黑白色便判定为黑白照,根本没多人能留意其中彩色的部分。或许有眼利的,却认为在Photoshop 按一个mono tone键是常识吧!何需浪费几天时间去捕风捉影?

摄影师Robert Frank也曾表示: “黑白就是摄影的色彩,对我而言,它们象征了支配人类的希望与绝望”

原来大部分哺乳类动物,包括狗,牛,马,羊,都是色盲,看东西只有黑白灰色,专家相信人类视觉为了避开危险的事情而进化,能分辨红色能吃的果实和青色未熟的果子。于是,在彩色世界中,人类眼球认知的橙是橙色的,灰色的橙会令你联想到橙以外的思考,只留下点、线、面,不真实的型态和构图。只拍黑白照的摄影师说,人和物的灵魂就住在这被拍下的黑白世界里,摄影师Robert Frank也曾表示: “黑白就是摄影的色彩,对我而言,它们象征了支配人类的希望与绝望”。色彩是一种干扰,令人误解了内容,黑白人像能突出身体语言及脸容,一般读者就是不能在花花世界内找出重点,而摄影师的眼睛因长久训练,故可抽丝剥茧地拣选,说一个漂亮明理的故事。不过事实可能是有些人以为摄影师想表达的那些无边际的联想和模糊不清的语句,往往令读者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摄记的能力有限,我看到的,就是我一个人遇到的而已,生活本质是矛盾复杂,为方便而单线思考,未免太自我封闭。

一般新闻通讯社规定不许把本身彩色的照片𨍭为黑白照发布全球,也不接受利用相机的黑白功能拍摄,黑白菲林除外。为何奉行这原则?是退步还是进步?可是有些人还是会想尽办法,把一些经典黑白新闻相还原当年真实颜色。在多层次的彩色世界里,如记者只选材于黑与白去纪录,会太主观吗?想隐藏什么?达到什么目的?一个摄记的能力有限,我看到的,就是我一个人遇到的而已,生活本质是矛盾复杂,为方便而单线思考,未免太自我封闭。

记忆中,我早期学习摄影时认识的大师作品都是黑白照,今天科技进步令黑白照变得更经典,更遥不可及。在廿一世纪拍黑白照片,即用一个不真实的手法说故事,戏剧化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在没有戏剧化的灯光下,拍一张黄色的纸,就知道黑白照是如此无能为力。假使我也刻意把照片弄成全黑白,构图时避开所有肤色和偏差的色温之类,没留一点可寻线索,这会否更能玩弄阁下的视觉思维,甚或讽刺坊间的快食文化?然我最后选择给相片和读者留下一点友善的空间,因为这辑相并不是要批评场内的艺术品和爱好者看艺术的态度,而是,我看到它们和他们的偶遇来得那么恰配自然。拍摄展品的方法很多,有人喜欢原味表达,有人喜欢寻找内涵,我这图辑就是抽取彩色世界中的黑与白,给大家「耐人寻味」一番。

编辑推荐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