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温克坚:中国经济的债务压力,即将迎来“明斯基时刻”?

随着利率成本的提升,资金成本水涨船高,在金融格局中位于不利地位的市场化企业,将更容易受到冲击,在经济萧条过程中最先出局。

我在多篇短文里,都预警过中国“明斯基时刻”的到来。所谓明斯基时刻,来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 (Hyman Minsky)的描述,是指经济体债务杠杆到达一定程度后,资产端的收益不足以覆盖债务端的利息支出,从而债务危机爆发,资产价值崩溃。明斯基时刻,是经济从繁荣到衰退的转折点。

从明斯基时刻的理论意涵来看,它和债务比例,利率和资产回报率等因素高度相关,从这些指标上推演中国经济体走向明斯基时刻的演变轨迹,能获得一些独特的洞见。

2009年以后,中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导致中国债务杠杆率不断攀升,所谓“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就是政府债务不断飙升的过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杨领衔编制的一份研究报告,提供了一副全面图景:2014年末,中国经济整体(含金融机构)的债务总额为150.03万亿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其实已经承受巨额债务压力。该报告显示,中国整体资产负债率为49%——而国际上通常把安全线设在60%。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170%上升到235.7%。6年间上升了65.7个百分点。这个比例已经显著高于其他主要发展中经济体。而到了2016年5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发布报告,称中国整体债务已增至大约GDP的280%。中国经济整体债务已经接近200万亿人民币,负债端积蓄了很大压力。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