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出版业近年衰退十分明显,无论是从出版人陈颖青以统一发票的试算,或者从重庆南路书店街往旅馆街的转型,都可见一斑。于此状况下,电子书再次被提上台面,被视为让出版业“数位调适”的出路。电子书到底能如何改变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哪里?而对照美日出版市场,台湾的电子书发展何以迟滞?
台湾电子书发展的迟滞
台湾的电子书产业,大约是在2008年随著“十大重点服务业”发展纲领中的“数位内容”政策起步。在经济部的政策补助与推动下,许多电子书店陆续成立,但可惜未能获得读者青睐。杂志业者从月租型服务,如 PUBU 饱读、Hami月租包等,还能获得较高收入;但书籍零售数字则十分惨烈,直到现在电子书仅占约各出版社销售的1至3%,收入远远不如预期。
到底电子书能不能帮到出版业?我不敢保证。但放眼美日两国,电子书对出版业,都已有相对可观的贡献。在美国,Apple 推出 iPhone 的同时,Amazon 推出了 Kindle,而整体服务依存著手机与平板的推出一齐成长,现在大约占整体出版销售的30%。在日本,政府与出版业在 2010 年制定国家政策,在国际标准格式 EPUB 3.0 完成后,于2012年开始推动,现在大约占整体出版销售的10%。
其实外国出版产业对于内容转成数位格式的抵抗,不亚于2000年前后的音乐产业。早在1997年起的 PDA 时代,美国就有许多新创公司想在上头提供电子书,但最终都挫败收场。John Siracusa的《电子书的过去与未来》对那段历史有详细疏理。到了2007年 Amazon 推出 Kindle 时,仍是得用尽手段取得出版社授权,但仍遭遇出版社的消极以对。当时 Amazon 透过扫描、文字辨识等方式制作电子书档,等到销售额逐渐成长,出版社才愿意试著提供数位档案。
而日本则是在智慧型装置前,业已经历了 Sony、Panasonic 等家电公司在硬体上的实验与挫败,直到 NTT 等电信公司在携带电话上透过小额贩卖漫画与小说,为出版社带来一定收益,才开始愿意提供内容,但也仅是针对大众市场较为边缘的内容。日本传统携带电话上的数位出版产值,在2010年达到高峰 572 亿日圆,统一格式重新出发,2015年产值超过 1400 亿日圆。
无论如何,他们都已经经历过第一次的数位化尝试。
反观台湾,这尝试却到2008年才开始。加上中文没办法像英文一般处理,要与出版社取得正确的文字重新制作并不简单。在销售额未能显著成长之下,我们的电子书只剩下 PDF 格式,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消费者觉得品质不够好,平台端没有足够的投资改善,出版业觉得不是门生意。总之,整个系统缺少足够的转动推力。
排版品质与格式的标准化
电子书的发展关键在于“排版品质”。Amazon 推出 Kindle 前,Jeff Bezos 曾与开发者反复调整电子书的呈现与排版。日本出版社要求必须支援直排,字体与排版必须近似于印刷书,不然拒绝将印刷书转换为电子书。
但对于阅读线上内容的读者而言,怎么样的排版品质才够“好”?在随身装置还未普及的时代,人们已经会下载 txt 格式的文字档在电脑上阅读,或是在 BBS 上阅读(一样是纯文字)。许多读者也经常在捷运上、商场里,透过手机或平板阅读线上内容。其实读者对于排版品质的要求并不高。
问题是,既然这些内容都能免费取得,就很难要求读者付出纸本定价的七折购买电子书,同时满足于与免费线上阅读相同、甚至等而次之的排版品质。至于使用印刷版面生成的 PDF档案,也许因为平板电脑而延了几年的寿命,但最终在平板销售停滞、大尺寸手机销售上扬的状况下,终显得不合时宜。
在数百年间,书这种媒介因为印刷技术的变革而逐渐精练。人们阅读印刷书时,不仅看内容,也重视排版。但当书转换到数位时,这种对于内容与呈现形式并重的传承,却戛然而止。
不过这绝对不是技术上做不到──日本早在2010年前,就有:Voyager 的 dotBook 与 Sharp 的 XMDF 这两种私有的电子书格式,这两种格式都能高度重现日文书排版,以满足日本出版社对排版近乎执著的要求。
2012年日本电子书市场正式展开时,却采用新的国际标准 EPUB 3.0 格式。相较于旧的格式,在排版品质上只能说是“可接受”。但此举的好处是:当贩卖端、出版端与制作端有共识时,就能够将一次制作出的档案送到各家电子书店,同时达到“可接受”的品质。这才真正给予市场足够的推动力量——制作上不需重复工作、不需修改多种版本,所有的销售端都能获得相同的书,于是可以停止虚耗时间争夺独家内容,专注思考如何把电子书推广到让读者接受、购买。
这显示出“格式标准化”的重要性。印刷书的世界里,书就是货品,送到书店就能贩卖;但在数位世界,标准化使得供需顺畅,市场才能正常发展。然而,在繁体中文世界这问题迄今依然存在。
电子书能帮出版业什么忙?
如果台湾电子书的发展已经迟了,营收上无法补上印刷书衰退的业绩,那么出版业为什么要投入电子书市场呢?将相对成熟的美国及日本市场经验反过来看:“电子书是出版转型的重要过程,而不是结果”。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点说明:
一、出版制作流程的现代化
出版的历史上,出版印刷的流程变动极小,直到这20年引入电脑排版工具(Desktop Publishing Tool)才有所变革。然而使用电脑工作,不等于数位化。书本不像音乐般从 CD 开始,从录音、混音到光碟,生产过程到终端产品完全数位化。一本书的原稿现在多半在电脑上写成(大多数人用Word),然后编辑处理稿件,请设计在 InDesign 上排版,最终送到印刷厂印刷。
这样的流程在印刷书时代完全没有问题,但在出版电子书时,供印刷用的稿件(
PDF及InDesign)无法直接转换成数位格式(网页用的XHTML,可制作成EPUB格式),必须第三次重建内容。在电子书市场份额少时,国外的出版社大多采外包制作,付出额外成本解决问题。但长期来看,无论改版、再利用,或者配合随需印刷(Print on Demand)小量增刷,都还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因此,电子书最终会迫使出版社面对旧流程的效率问题。举个例子:编辑在 Word 档案标好大小标与注解等文字,交到美编手里会转成 TXT 纯文字,然后再逐页逐行标注一次。后面在 InDesign 上修改的部分不会回到 Word 原稿上,最终只能将校对完成的稿件输出纯文字,再重复工序来制作电子书。
真正要跨入电子书时代,就得导入 Digital Asset Management(数位资产管理,就是把原稿与图片等素材归档管理好)、Content Manage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等机制,让产制流程现代化,才能有效解决。
二、导入数位行销的契机
流程以外,印刷书与杂志的流通体系,在历史上也几乎没有大幅度的改变。印刷完成后从仓库送到经销商处,然后递送到书店。所以如最近日剧《重版出来》中业务或者编辑争取书店好架位与曝光,的确是业界常态。而各种书评、访问、媒体曝光、通路优惠与专案等等的行销方式,乃至出版、经销、通路间的关系,也多数十年如一日。
不过这些传统作法对于销售数据的影响难以验证,以致传统印刷书籍行销,只能靠经验与直觉。相较于网路行销一切诉诸数字,两者有著极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书本来就是品项众多的小众产品,如何找到对的读者是件难事。Amazon 透过精练的推荐系统增加书的曝光与被发现的机会,但 Amazon 不会告诉出版商这些讯息。电子书作为数位内容产品,以天计算的即时销售回报,与网路、社群行销相结合,就让出版商必须面对网路时代以数据为本的行销趋势。
除此之外,传统出版从生产到行销的流程,就像软体开发的瀑布流一般,直到书编辑完成、印刷上市的前一刻才会开始行销推广;相反,数位内容产品若要在网路上做到最有效的曝光,在上市前,从“书籍专属页面”(Landing Page)的建置到前导讯息等,行销都需要同时进行。
其实不管推不推电子书,出版业透过社群与网路行销,是不得不为的趋势。而这不仅涉及情与理的文化差异,也需要改变出版业的工作方式,阻力不小。相对而言,电子书从行销到购买的场域都在网上,销售成绩与网路行销的手法与力道更有绝对的关系。因此,推出电子书就是出版业导入数位行销的契机。
三、调整营销体质的新产品
最后举个日本漫画业界透过推出电子书以调整体质的案例。
日本的漫画杂志页数多、开本大,从印刷到发行都要付出相当的成本,根据曾将日本龙头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带上最高发行量653万册的编辑堀江信彦所述:“无论哪一家出版社,光靠漫画杂志一定是赤字,要靠单行本才能获利。”但杂志却又不能不发行,必须提供作者与连载作品的发布管道,累积读者与粉丝,才能够透过漫画单行本回收成本。
一开始漫画出版社对于数位发行相当抗拒,但当电子书销售占出版销售的10%——其中绝大多数是漫画时,状况开始改变。现在多数的漫画杂志都在电子书店同步发行,甚至免费。毕竟杂志本身就是导购产品最有利的宣传,而减少实体书籍的印量与库存就能削减赤字。
不过这些转型变革都是后见之明,在电子书于市场站得住脚之后才逐渐发生。
台湾电子书的第二次机会
美国由 Amazon 一家带头,引领电子书销售起飞;日本在政府主导统一业界意见的状况下急起直追。繁体书的市场目前尚缺共识,距离单一格式、多通路共用、品质做到“足够好”还有一段距离,这都是现在中文电子书出版需要克服的课题。当然,出版业的转型与变化不必定需要通过电子书,但是这些状况在国外自然地随著电子书销售上升而发生,台湾出版业也可以走相同的路径循序转型。
2016年,可能是台湾电子书面临的第二次机会:一方面技术较为成熟的外商,如乐天Kobo、KADOKAWA 的 BookWalker 在台湾开始电子书服务;另一方面,博客来也将推出电子书贩售。随后 Apple 的 iBooks store 在书量充足与品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也可能在台湾开店。
成熟的电子书市场,必然会带起个人出版的崛起。独立作者靠著电子书获得收益与读者,进而出道的案例并不少见──像是《羊毛记》的休·豪伊、《格雷的五十道阴影》的E· L·詹姆斯,以及日本的藤井太洋。这些现象,不同早年出版社对“作者会跨过出版社造成损失”的预期,反而是个人创作出版的丰沛能量,为传统出版带出了新的模式与动能。这更是台湾出版长期发展与转型,所必须的推动力量。
(董福兴,Wanderer 电子书制作顾问公司创办人,同时担任大块文化出版与台湾漫读 BookWalker 顾问)
端傳媒什麼時候出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