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哈马斯提改美和平方案;曼城犹太会堂遭袭2死;中约美驻港总领事画政治红线

加沙援助船队42船据报仍有1艘在驶;米莱指同美国讨论援助阿根廷方案;摩洛哥Z世代抗议
2025年10月2日,法国巴黎,前往加沙的救援船队遭以色列国防军在地中海拦截后,巴黎爆发示威声援,一名示威者试图躲避催泪弹。摄:Thibault Camus/AP/达志影像

端传媒 10 岁了!一路走来,我们始终相信,有些故事必须被说出,真相需要被守护。这十年的坚持,来自读者的信任与支持。未来的每一步,我们仍需要你同行。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一起订阅守护独立报导,让真相持续被看见。

读者你好!你现在读到的是端传媒每日新闻速读“日报”。每逢周一到周五的东亚时间晚间,我们会在整理和筛选之后,将近期值得一读的几条新闻以简短的方式呈现到你眼前。

端传媒图片编辑每天会为日报精选一张全球新闻摄影作品。今天的题图来自美联社摄影记者Thibault Camus:2025年10月2日,法国巴黎,前往加沙的救援船队遭以色列国防军在地中海拦截后,巴黎爆发示威声援,一名示威者试图躲避催泪弹。

今天是2025年10月3日,以下是我们为你筛选的6条新闻:

哈马斯将要求对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和平方案作关键修改

《卫报》10月2日报导,有消息指出,特朗普所提出的加沙战争和平方案,将获哈马斯接纳为未来谈判的基础,唯哈马斯将提出对方案作出关键修改。

报导指,由于计划细节不足,很难令哈马斯无条件予以接受,而一旦拒绝之,又可能成为以色列用以对付哈马斯的口实。

接近哈马斯的人士表示,要求哈马斯全面解除武装乙项是关键难点。该项很难获得哈马斯同意,特别是在欠缺政治进程,或在实现“两国方案”有实质进展的情况下。此外,哈马斯内部也对此有不同意见,尤其是在身处多哈的政治领导层和于加沙实地指挥的军事领袖之间。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2日报导,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正试图说服哈马斯接受特朗普的方案。土耳其阿纳多卢(Anadolu)通讯社同日报导,埃及外长称特朗普的方案有许多“漏洞”,但没有指明漏洞内容。埃及总理则表示,特朗普方案包括以色列不兼并加沙和西岸,巴勒斯坦人不流离失所,停火,交换人质和囚犯及重建加沙在内的原则,与埃及一贯立场一致。埃及方面警告,如哈马斯拒绝计划,将令区域局势“非常复杂”,可能引发紧张升级。

法国《世界报》(Le Monde)则报导,法国外长表示,哈马斯已输掉战争,必须接受在特朗普的方案下“投降”。法国方面还指,哈马斯对巴勒斯坦人经历的灾难负有很大责任。

英国曼彻斯特犹太会堂遭袭击,2人死亡,3人重伤

英国广播公司报导,英国,曼彻斯特的一所犹太会堂于10月2日早上遭到袭击,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

袭击发生时正值犹太教最神圣的“赎罪日”(Yom Kippur),在会堂内祈祷的人数众多。报导指,凶手先是开车冲向会堂外的人群,又用刀进行袭击。他随后被阻止,并未进入会堂内。

曼彻斯特警方指,施袭的相信是一名35岁的英国公民,为叙利亚后裔。英国内政大臣称,该人并不为反恐警察所知。警方已另外逮捕了3名涉嫌参与袭击的人士。

英国各党派均表态反对袭击。内政大臣对2日晚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仍举行表示失望,称其为“根本上非英国的”(fundamentally un-British)。当晚的示威中有40人被捕。该大臣还呼吁计划参与本周末支持巴勒斯坦示威的人士重新考虑,并称尽管保护示威自由的力量非常强大,她仍在警方无法应对时有适当权力回应。

中国要求美国驻港总领事“不见不该见的人”等,美指外交官全球促进美利益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10月2日指,该署特派员崔建春9月30日约见美国驻港总领事伊珠丽,就其到任后有关行为提出严正交涉。该署发文称,崔向美国总领事明确提出“四不”要求,即不见不该见的人,不同反中乱港分子串联勾结,不得煽动、协助、教唆、资助反中乱港活动,不得干预涉港国安案件审理。

《明报》2日报导,伊珠丽因在到任酒会上邀请前港府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和民主党立法会刘慧卿而遭到建制派连番批评。这两人均被中方视为反对派人士。

路透社2日报导,美国国务院作出简短声明回应事件,指“美国外交官代表国家,促进美国利益,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全世界均为惯常做法”。

路透社注意到,特朗普定于10月底同习近平会面,而中美两国正在进行关键的贸易谈判。

仍有1艘旨在打破以色列对加沙封锁的援助船在航

《卫报》10月2日报导,旨在打破以色列对加沙封锁的“全球坚毅号船队”(Global Sumud Flotilla)中,41艘船只已被以色列军方扣押,但仍有1艘在航。

报导指,尚未被拦截的船只名为 Marinette,似乎正处于埃及外海,距海岸线尚有距离。

这支船队由42艘民用船只组成,有约500名社运人士(包括议员、律师和人权倡导者)参与。船上运载著象征性的食物和药品,旨在引起全球对加沙地带人道灾难的关注。此前,以色列已经扣押了一些船上的社运人士,包括来自瑞典的气候活动家通贝里(Greta Thunberg)。

船队组织者称,以军在国际水域进行拦截,并使用了包括高压水炮等手段。他们谴责这是“战争罪”和“海盗行为”。

米莱指美国可能购买阿根廷债权及提供利润分享方案

路透社10月1日报导,阿根廷总统米莱表示,仍就获得美国援助同后者磋商。

米莱称,援助可能分三部分,包括美国政府在二级市场购入阿根廷的债权,以及内容不明的“利润分享协议”。此前,美国财长贝森特曾透露,正同阿根廷央行磋商一项额度达2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贝森特近期还曾表示,将在财政部权限范围内,采取一切所需措施支持阿根廷。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米莱时,也表示了对他的支持。

路透社引述分析指,美国的支持能增强米莱在阿根廷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政客(Politico)则报导,美国支持米莱的措施已经在共和党内部引发反弹,反对者认为不应运用美国资源拯救外国,农业团体对此尤有意见。

摩洛哥 Z 世代示威,引发警民冲突

《卫报》10月1日报导,摩洛哥 Z 世代举行的示威已进入第4日,示威中发生警民冲突。

是次示威的发起者是匿名的。参与者不少属于 Z 世代,活动起于 TikTok 和 Discord,其组织也在互联网上发生。

示威者指控当局将2030年世界杯的有关工程置于优先地位,而未将资源用于修复该国已力量不足的社会服务。

示威组织者在 Discord 论坛上发出声明,呼吁活动和平进行。尽管如此,示威者仍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在该国东部最大城市乌季达(Ojuda),有警方车辆冲入示威人群的消息,且获得该国官方媒体的报导。

摩洛哥内务部指,当局依法处理示威。该部称,示威中有409人被警方扣押,263名执法人员受伤,142架执法车辆受损。该部还指,示威中,有20架民间车辆受损,23名平民受伤。

摩洛哥人权团体指,被捕者中有未成年人,一些被捕者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便衣人员拘捕。

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呼吁当局回应青年人的合理诉求。

更多关于摩洛哥Z世代抗争的资讯,请见Whatsnew的报导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