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几岁﹑“母胎单身”:没有恋爱为甚么就是问题?

单身久了,她开始觉得自己身上有点问题:不懂跟异性相处﹑外貌不出众﹑个性太倔强﹑不平易近人,难以亲近,等等等等。
被雪覆盖的玫瑰花。
爱欲录

柠茶

柠茶三十七岁,单身时长三十七年。

根据从日剧《如果30岁还是处男,似乎就能成为魔法师》播出起在网上流传的“魔法师”分级,柠茶已经属于大魔法师,喜爱御宅文化的她也常这样自嘲。现在流行说的“母胎solo”或“母胎单身”,说的就是像她这种人:年纪不小了,但仍没有恋爱经验,也未有过性经验。柠茶还喜欢穿一身的黑,养了一只猫,好像更合符那些对单身女子的刻板印象。

在Google搜寻“母胎单身”,第一页就找到这样的标题:“单身愈久,愈难走出母胎单身的恶性循环”﹑“解析‘母胎单身’原因:害怕失败、不够主动、眼光太高”﹑“好想脱单?母胎单身必学7大脱单技巧,不再当恋爱绝缘体”。“母胎单身”似乎不止是个描述恋爱状态的标签,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柠茶来说,恋爱和结婚似乎更像社会为所有人一早写好的剧本。柠茶也是从小学开始,就从电视与书本上习得甚么是人“应有的一生”:“小学的时候比较会想拍拖。因为小时候会觉得,人应要拍拖﹑结婚。”拍拖﹑结婚但不包括“生仔”,她从小就没有想过要小孩。

到了中学,其他少男少女情窦初开,开始经历情歌里那些暧昧吵架分手的老套情节;但这时柠茶已经觉得连结婚也不必要。如果有萌发过类似恋爱的感情,那么柠茶将这份初涌的情感投射到了一队当时红遍亚洲的日本乐队身上。她追星很疯狂,会特地到日本连听几场演唱会;偶像去香港的话会在机场等几小时接机,又会到偶像出没的地方“埋伏”他们。如果曾想要结婚,也只是为了在婚礼播放心仪乐队的歌曲。

但很多人还是会跟随“拍拖﹑结婚﹑(生仔)”的既定剧本。二十几岁开始,柠茶身边的朋友一个接一个交了男友。虽然朋友们都不是交了男友就放弃友谊的那种人,但柠茶少不免会觉得自己被撇下。“会有一种寂寞感,想有人陪。”她又加了一句:“但不一定要是男朋友。”

但恋爱中的人就是个小圈子,而且是很难闯入的小圈子。某年她与认识不久的朋友相约到日本看演唱会,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追星,柠茶很兴奋--怎料那个女生在日本有男友,她成了“电灯胆”,最后演唱会的位子更让给了对方男友,好让他们能坐在一起,而她则独坐在另一端。“那次真的很不开心。”

无论是要符合“人生剧本”的压力也好,是天生的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也好,柠茶也有过审视自己的时刻:当身边的人都找到伴侣,自己为何会“母胎单身”?她日常挂在嘴边的答案是自己长得不漂亮,而且不是“典型的女生”。“譬如我喜欢高达,比较不吸引男人吧。当然这种女孩也很多交得到男朋友,但不会是我。而且我也无法长期跟别人相处,就算拍拖了应该也很快分手。”

“而且讲到尾我又丑。”她补上。

好像单身久了,尤其在三十岁后,柠茶开始觉得自己身上有点问题。不懂跟异性相处﹑外貌不出众﹑个性太倔强﹑不平易近人,难以亲近,等等等等。她喜欢自嘲“丑女”,好像抢先在别人这么说之前自己先讲了,那么别人就羞辱不了她。她甚至发展出了一套丑女的哲学,偶尔还会半开玩笑地劝其他也不太符合主流审美的女孩安守“丑女”的本份。“丑”仿佛一个紧锁着柠茶的恶咒,却也像她的保护罩。

这些年来,柠茶也不是没有对别人心动过。但柠茶总是没法跟人更进一步,如她所说,长这么大,生命中还没有过半点暧昧的气氛。不过最少有一半是柠茶自愿的:“对方这么好,也不会喜欢我这种丑女。”说罢又模仿网络金句总结道:“这些机会不是属于我的。”

红色的海报展示一群没有面孔的男人和女人。
红色的海报展示一群没有面孔的男人和女人。

红鞋儿

红鞋儿一直都很在意“三十大限”。在华人社会,“女人很快过期”﹑“女人青春有限”﹑“女人三十烂茶渣”之类的说法,就算捂著耳朵也总会听得到。于是在快到三十岁的时候,红鞋儿就开始了神农氏的过程:为了寻找另一半,她试尽了交友程式﹑speed dating(快速约会)﹑还有收费不菲的配对公司。在“母胎单身”三十二年后,红鞋儿在几个月前终于交到了第一个男友,比很多人迟了十几年才赶上初恋的成人礼。

跟柠茶不同的是,对于社会给自己的,恋爱结婚之类的人生剧本,她照单全收。差不多三十的时候,红鞋儿身边的朋友开始结婚。“那时很焦虑。”三十岁那年转行,工作也不稳定,红鞋儿觉得好像特别需要有个“男朋友”:“觉得起码感情生活稳定,人生比较有方向。”

红鞋儿也曾跟一些似乎条件符合的男生约会﹑暖昧过,但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问她觉得为甚么那些线索都没有变成真的恋爱经历,她想了一想:“可能其实双方都不是真的很喜欢大家,有时也会高估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所以常常觉得发展不符合预期。”而每当对方有别的对象出现,她也总是不被选择。

“恋爱经验”这回事很吊诡,尤其对于女性。“太多”了会惹来乱搞甚至“滥交”的指摘,即便是比较温和的批评者,也可能会轻轻评价一句“不够稳重”--但到了某个年纪,太少了好像又是个问题。虽然从来没有人真的指著她的鼻子笑她母胎单身,但在这个认为“三十岁应该要有恋爱经验”的主流环境下,一再的求而不得还是令红鞋儿不禁自我怀疑:“一直都没有正式恋爱过,低潮的时候会觉得很失落。看到朋友结婚,自己也很想有,因为朋友也无法陪你了。”

“尤其一有比较,人人都有,就我没有,不禁会想为甚么会这样,是不是我不够好?”

红鞋儿自言自己比较敏感自卑,别人小小举动就能让她想一整天,状态不好的时候也会认为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爱。“但我觉得我是好女生,不是特别差,只是有点情绪化。但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化的时候吧。”

回顾那些总是没有成为男朋友的男生,红鞋儿有自己的说法:“回想起来,那些男生其实我也不是真的喜欢。我想很多时是我以为与这个人很合得来,但相处下来才发现不是。”

“我可能也不符合对方的期望吧,因为我不是那种温柔、‘girlfriend-able’(适合当女友)的女仔。”在多次跟不同男性尝试发展不果后,红鞋儿得出了一个结论:大部分男性都喜欢温婉、会撒娇的女孩。“有时也会觉得男人很蠢,容易被‘绿茶婊’骗倒。”她有点不忿。

“但我也清楚知道,如果拍拖不开心,单身可能更幸福。”听多了身边朋友的恋爱挫折,她不是没有过“其实单身好像没那么坏”的想法。但那些想法一闪即逝,她似乎还没法放弃那个“恋爱结婚”的人生蓝图。

一只猫躲进咖啡店的洞。
一只猫躲进咖啡店的洞。

去死去死团,和恋爱的真相

柠茶童年时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二人最终在柠茶成年后离婚。听来好像是典型的,单亲家庭孩子对恋爱失去幻想的套路,但她说父母离异对自己的恋爱观影响不大。三十七年来,她仍然找不到让她主动追逐爱情的理由:“太充实了,有喜欢的猫、喜欢做的事情、喜欢的乐队……”说罢幽幽补充一句:“虽然还是没朋友。”

“其实我不是想恋爱,是想大家都不要恋爱。”

跟很多以单身男性为主的“非自愿单身”(INCEL)次文化群体不同,柠茶从来没有觉得拥有亲密关系是她应有的权利。跟很多女性一样,她更惯于将问题归因自己,正如她常挂在嘴边的:“毕竟我是丑女。”但她对情侣抱有不少敌意。柠茶强调自己是“去死去死团”,一个仇视情侣的戏谑团体,除了因为看到情侣会勾起她被朋友抛下的失落感,在柠茶眼中,情侣都患有“主角症候群”,将自己视为人生主角,而其他人都是成全他们的配角与工具人,为了自己与伴侣的利益,不惜(也不自觉地)为他人带来不幸。“情侣都很烦,也很蠢。每当情人节看到那些男人捧著花走在街上,就觉得很白痴。有时看到那些痴男怨女为了小问题要生要死,觉得很无聊。”

她自嘲自己在情侣的世界连配角也不是,只是路人甲。

那些分手后在社交媒体高呼“单身万岁”,但不久后又陷入热恋的朋友,也令柠茶感到厌烦:“她们根本没有体会过单身的压力与不快,就轻易说出‘单身最好’﹑‘单身万岁’。好像有钱人偶尔体验贫穷生活,还觉得‘穷’这回事很特别。”

“很虚伪。”她悻悻然道。

单身对现在的柠茶来说,比起焦虑与压力,更多的是自在。也许是快过适育年龄,已经被身边有可能会逼她“找个人”的亲人朋友放弃了。她并不觉得身边有太多压力逼使她结婚生子,与母亲也很少参加家庭聚会,无须直面亲戚们咄咄逼人的问题。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一些单身羞辱,像是不熟的同事的酸言酸语,还有以好意包装的对她外表的批评,柠茶也学会了以自嘲来保护自己。虽然讨厌,但伤害性不大。一次她因为喝不下母亲准备的汤水,信奉基督教的母亲一怒之下骂了她一句“老处女”,柠茶呆了一下,一时搞不懂两者有甚么关系。而老处女的含义就是:你全身都是问题,所以才没有男人想跟你上床。

柠茶不觉得老处女有甚么问题,她自认比较保守,约炮对她来说更有问题,但柠茶也不免觉得,交到男女朋友的人某程度上比较优越,因为他们是被选择的。“如果有人喜欢自己,会比较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虽然有朋友的喜欢,但没有人只选择我一个,所以我感受不到自己是特别的。”

但三十二岁初恋的红鞋儿,却也没感受到自己有多特别。得来不易,红鞋儿却发现原来现实的爱情与她的想像很大落差:“我知道会和我想的有差异,也知道实际在一起后,大家可能没一开始那么合得来,但没想过分歧可以这么大。”

“男人可以很懂得怎么哄你,但讲的和做的会有距离。”红鞋儿发现男友在一起前许下的很多承诺,到头来只是说好听的,根本没有打算实现。

一心追随“剧本”的红鞋儿,在爱情路上一直想寻找一个“Soulmate”(灵魂伴侣)。“我会想大家有共同的兴趣与价值观,还有宗教信仰,这可以归类在价值观里。”访问之时她正因一些价值观上的问题与男友吵架,我问她,你认为现在的男友是灵魂伴侣吗?她有点犹豫,怯怯反问:“我可以将灵魂伴侣分成不同范畴吗?兴趣相投的灵魂伴侣、相处得很好、价值观相合的灵魂伴侣…..”

三个月蜜月期过去,她感慨谈恋爱真的有很多烦恼,不知多少次,“单身更轻松”的想法跃进脑海。从前以为爱应该是无私的,恋爱后却发现人原来还是爱自己多一点。“我觉得现在认识多了恋爱的本质,就是好多时候我们都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你以为是为了对方好,其实只是自己的私心,又是不是他真的想要的呢?”

我不禁好奇,如果这段关系失败了,她还会相信灵魂伴侣吗?

“相信的,我只是还没遇上成熟的灵魂伴侣而已。如果这段关系真的不顺利,我想下次我会更小心更谨慎才开始,会找一个成熟点的对象……不过成熟的男友又可能给不了你某些快乐。”红鞋儿不止是虔诚的基督徒,对“灵魂伴侣”的信仰也坚定不移。

我问她,在经历了这一切,终于进入恋爱关系后,有没有想改变自己的地方。她思索了一下,给出了有点意外但又不完全意外的回答:“虽然我现在做不到,但我想疼惜自己多点。”

车窗上的雨滴和人的身影。
车窗上的雨滴和人的身影。

大力芝士

大力芝士是个完全不符合“母胎单身”刻板印象的人。三十一岁,单身了三十一年,她却没有感觉过一丝寂寞孤单。柠茶表示每当家里要搬重物、换灯胆的时候,也会想“有个男人在家”,但大力芝士却表示这些事情她也能做。“我比男人力气更大,所以叫大力芝士。”她有时看妹妹的男友做事不俐落,更觉自己不需要男人。

“我没有特别想恋爱,现在自己一个的状态很舒服,如果有个人让我觉得跟他相处很舒服,那我也不会抗拒。但一直以来追求我的都让我不舒服。”

其中一个是几年前她在日本工作假期时认识的日本渔夫,对方很进取,时常找她出去玩,更有意无意的与她有身体接触,甚至想吻她。面对如此冒犯的追求者,大力芝士仍宽容的表示如果只是做朋友的话,对方很有趣,只是不可能一起。最后渔夫与大力芝士的朋友结婚了,大力芝士叹一口气道:“他们早应该在一起,不要搞我。”

大力芝士在单亲家庭长大,自小见证了婚姻的不可靠。长大后有些朋友很早结婚又离婚,恋爱中的朋友又很多感情问题,令她烦厌不已。“恋爱搞得那么烦,不如分手!”那些总是在抱怨男友的朋友却不会主动分手,大力芝士说自己母胎单身,从来不觉得自己有甚么问题,“其他人也不觉得我有问题。反而是那些谈恋爱的人,三观和精神才容易不正常吧。”

也许是因为大力芝士的自信气场,她几乎没有感受到来自他人与社会对单身女性构成的压力。唯一让大力芝士无法摆平的就是她的母亲。近日母亲提议她生个小孩,就算不结婚、没有老公也不要紧,起码有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大力芝士不是没有担心过未来。去年父亲患病时,一直与他同住的“阿姨”离弃了他,父亲独自在家里痛哭,大力芝士惊觉应为自己的将来好好打算。“但不是想要找个人结婚,而是觉得要多存点钱。结婚了可以离婚,子女也不一定会照顾你。我不抗拒恋爱结婚,但是不可以想着依靠别人,也不能期待别人给我甚么。”柠茶同样认为将来的生活不怕没有伴,最怕没有钱。钱比伴侣好像更能让她们有安全感。

但柠茶尚会因为朋友恋爱而感到寂寞,大力芝士却十分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她不觉得朋友要时常联络、天天聊天,间中交换一下近况便可以。我说她冷淡理性,她的朋友也说她清心寡欲,而且对异性特别严格。人人说她要求高,但是她却认为恋爱应该是愉快舒服的,是人生的调味料,如果人生够味就不需要多加调味,勉强的话只会弄巧反拙。讲到有些女孩觉得自己长时间单身是因为不符合主流的男性择偶条件,她认为她们太没自信,她自身就没有兴趣研究男人的想法。“可以是男人没问题,女人也没问题。人出世的时候也是孤身一人的,所以单身是很自然、中性的事。”

心灵上没有不满足,那么肉体呢?“我有洁癖,觉得约炮太脏了。而且我始终是A0(母胎单身),不觉得很有性方面的需要。”她怕约炮会染病,更怕意外怀孕,打乱人生计划。问她,那如果你是男人呢?男人不怕怀孕了吧。大力芝士顿时雀跃了起来:“如果我是男人那就完全不同了!我一定会到处撩女仔,不结婚、不负责……不过我还是怕脏,应该不会有性伴侣。”

朋友替她看过手相,说她每隔12年才会遇上心动的对象。事实上她唯一一个心动的人已是刚出社会工作时的事,而所谓的“心动”,也只是觉得对方很腼腆有点可爱而已。理想对象该是怎么样的,她也说不上来,强调要实际相处才知道。不论是理想对象还是对恋爱的憧憬,她以一句很有个人风格的金句总结:

“‘想像’这回事很浪费时间。”

香港九龙区夜景。
香港九龙区夜景。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2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仿佛看见了30岁后的自己。两个人在一起要容忍对方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不得不为对方改变自己重大事情的选择,而一个人却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遨游四海。
    那个因患病被同住“阿姨”离弃的父亲好惨啊。然而一个人,在父母离世之后又有什么牵挂呢?实在不行就享受存在的每一天吧。

  2. “但那不是她的心底話啊。”
    这么说下去就有点诉诸动机了,别人的字面意思不是“心底话”,读者解读的意思才是……而且所谓“应得但未得”也是有程度差别的。
    当然incel一词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只是被用于一个正常的网络讨论组,但是这个词现在已经被“劫持”了。
    “The first website to use the term “incel” was founded during the 1990s, although media is conflicted on whether this occurred during 1993 or 1997. The website was founded by a Canadian university student known only by her first name, Alana. She created the website to discuss her sexual inactivity with others. Titled “Alana’s Involuntary Celibacy Project”, the website was used by people of all genders to share their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During 1997, she started a mailing list on the topic that used the abbreviation INVCEL, later shortened to “incel”, for “anybody of any gender who was lonely, had never had sex or who hadn’t had a relationship in a long time”. During her college years and after, Alana realized she was bisexual and became more comfortable with her identity. She stopped participating in her online project around 2000 and gave the site to a stranger. In 2018, Alana said of her project: “It definitely wasn’t a bunch of guys blaming women for their problems. That’s a pretty sad version of this phenomenon that’s happening today. Things have changed in the last 20 years”. When she read about the 2014 Isla Vista killings, and that parts of the incel subculture glorified the perpetrator, she wrote: “Like a scientist who invented something that ended up being a weapon of war, I can’t uninvent this word, nor restrict it to the nicer people who need it”. She expressed regret at the change in usage from her original intent of creating an “inclusive community” for people of all genders who were sexually deprived due to social awkwardness, marginalization, or mental illness.”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Incel

  3. 通過戀愛可以認識自己更深,贊成早拍拖,早結婚,早離婚,再婚……
    不要將拍拖、戀愛和性行為過度理想法神聖化,當作行街購物食飯日常活動就最好了。

  4. 每次看到此类讨论都会有点感慨,asexual真的是在大众眼中完全隐形的一个群体。当整个社会把亲密关系看作是必要的、人通向fulfillment的必经之路,当我们从青少年时期就将相互交换亲密经验当作朋友之间敞开心扉的唯一方式,我常常感到非常孤独。

  5. 這篇寫得挺有趣。單身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話題,你不能期望短短一篇專欄文章就能科學、學術地去徹底分析和討論完,我會視此文為一些小故事、一些人物敍事和想法分析,這樣來看已經做得很好了。

  6. @Bd 但那不是她的心底話啊。對情侶抱有敵意,還有後面不禁覺得有拖拍是某程度的優越,正正是「應得而未得」的表現。檸茶的自我形容甚至符合一些對Femcel的定義(比男性傾向自我怪責,雖然我覺得這些標籤都在加劇單身羞辱,也沒有檢討檸茶的意思)。資本主義教人用資產換取性吸引力和權力,進步主義教人自我肯定就是愛(即所謂愛自己,人人都值得被愛),現實卻是有些人無論做什麼都「暫時」沒有人愛。過了30歲,這個「暫時」就彷彿永恆了。

  7. 其实写的不错,单身这件事就像滑冰,越滑越顺,至于是不是要双人,也不一定。

  8. “單身是因為自己醜、對情侶抱有敵意,這些都是INCEL的表現喔。”
    这些可能是表现或者说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incel的字面意思指的是“非自愿独身”,而且这里的“非自愿”还包含了一种强烈的“应得”意味。
    后文也提到:“跟很多以單身男性為主的「非自願單身」(INCEL)次文化群體不同,檸茶從來沒有覺得擁有親密關係是她應有的權利。”

  9. 我同意评论区大家说的,这篇选题可以很有趣,但是写的非常有问题。如果不是平铺直叙的描述几位被采访者的个人想法,而是穿插分析(可以是社会学理论的,也可以是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社会现状分析,摆数据等等),肯定会有深度的多。
    尤其这一选题本来就非常有争议,敏感且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不加任何解释说明直接把采访甩上来,相信几位采访者的想法大部分读者也都听说过,对读者来说并不能获得多少新信息,反而可能因文章中出现的对不恋爱群体的偏见观点,而看的不太愉快。
    就日本社会的情况来说,近年无论男女终身未婚率都是在上升的。且日本对影视剧中必不可少的恋爱情节有开始反思,是不是恋爱就一定是影视剧中必须描写的要素?推荐nhk拍摄的日剧”恋せぬ二人”,不恋爱的两人,就对这个话题有很有趣的探讨。
    期待端后续能写出更好的对这一话题的深度分析文章~

  10. 母胎单身这个名称就隐含了一个人应当在成长到某个年龄就要恋爱的观念,因为母胎是生命开始之前,这是一种过度强调法。从另一个角度说,母胎也指涉了生殖,即一个从母胎里诞生的人,却没有恋爱,这真是荒诞。所以母胎单身一词,本质上是生殖崇拜。

  11. 恕直言,没看懂想表达什么。

  12. 虽然没有母胎单身,但是现在也已经单身十年~真的是一直单身一直爽~

  13. 現在已經很多厭女變態當街殺人、打人,無數的房思琪的血淚在流,也有帶著幼女送外賣卻拿不到丈夫死亡撫恤金的21歲少女。母胎單身規避了上述各種風險,可以說是是倖存者。

  14. 我個人感覺檸茶這位不只是Incel,還是跟人類社交有些障礙。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從這位撰稿人描述他的文字中,感覺到很幼稚的成見,而且不太知道自己要什麼,只好去埋怨「戀愛」這件事。

  15. 喜歡文章呈現了不同面貌的母胎單身女性~

  16. 我是男性,自觉跟大力芝士有点像

  17. 連嘗試都沒有憑什麼說 哦很快就會分手⋯ 但也是好事,以母胎單身抗衡資本主義呀!

  18. 写的真的是很一般

  19. 建議看看Ricky and Morty S6 EP3

  20. 單身是因為自己醜、對情侶抱有敵意,這些都是INCEL的表現喔。檸茶和那些男性大魔法師一樣,都是被迫接受單身,只是態度躺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