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现场:占空间,独立杂志游击战

一群年轻人的文化占领计划,替萧条的台中旧城区注入一股清新活水,而他们推出的刊物,正是最佳见证者。
由张宗舜领军,女友陈妮均与其他两位高中好友可谦、景瀚组成团队,以「稀有植物」形容他们自己,用「做自己」的方式在台中有机成长。
出版 风物

台中西区的独立书店林立,东海书苑、新手书店风格各自殊异,成了台中最特殊的风景。这里还有一间“Artqpie Library.本册图书馆”,由四位年轻人经营,以“文化入侵废宅”的方式介入,打造“暂时性”阅读杂志的友善空间,再加上自行出版的独立刊物及精挑细选特色杂志陈设,成了很多人口中“热爱纸本读物的人非朝圣不可的地方”。

Artqpie是以英文“occupy”(占领)为概念造字,Library则是“图书馆”,本册则取自闽南话“垃圾”与“书籍”的谐音,上述的涵义全部加起来,则替空间塑造了“暂时性阅读图书馆”的想像。

由张宗舜领军,女友陈妮均与其他两位好友可谦、景瀚组成,这个成军将近七年的团队,自2009年起,已经陆续以占空间、本册、Artqpie Library等名义,改建了三处在旧城区残破不堪的废宅,每搬迁一次,他们就重组一次空间内容,更试图寻找在咖啡馆、文创商店以外,另一种改建老宅空间的可能。

这样的过程也被记载在他们自行出版的《咱志Let’s Zine》、《生活别册》、《社群别册:Tokyo to Taichung》等独立杂志刊物中,留下他们如何为萧条旧城区注入一股清新活水,并在社区掀起阵阵涟漪的纪录。

 张宗舜认为小成本、小规模的刊物既是空间展览的延续,更可增进社区、邻居、读者的双向了解。摄:张国耀/端传媒
张宗舜认为小成本、小规模的刊物既是空间展览的延续,更可增进社区、邻居、读者的双向了解。

戴着复古圆框眼镜、留着山羊胡,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老成的张宗舜,回溯起改造空间的初衷,他说自己与好友们因着各种原因选择留在故乡打拼,当他意识到台中不像台北拥有众多小型独立艺文展览空间,便将自己向亲戚租赁的房子切割出一部分,作为举办摄影展览、讲座的地下空间,这里从此成了他们“以文化进入社区”计划的起点。

“我们凑巧遇上台湾正流行的风潮,一个是老屋改建、另一个则是街拍摄影。”张宗舜认为在两股风潮交会之下,让他们原来简单的想法有了热烈回响。2009年空间举办数次老房子、摄影师摄影作品分享会,超过80人涌进10坪不到的空间,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连邻居也开始关心这空间在做什么,热烈的回响让他们增添自信,得以坚持往改造空间、举办展览方向继续迈进。

占空间自此声名大噪,络绎不绝的人潮不请自来,屋主因此深感困扰,团队不得已只好搬离空间,并在自由路停车场后的半废宅,改造第二个空间“本册”,正式开启他们游击式的“文化占领”计划。

然而,这样的计划却因为空间转换产生断层,团队于是决定制作以骑马钉装、少量的Zine(个人图文志),留下每个空间的故事,借此将计划的精神传承下去。包括记载第一个空间展览的刊物《生活别册》,透过手绘插图与生活点滴记录第二个空间改建过程的《本册别册》;这些小巧别致的独立刊物,逐渐成为观光客、居民们认识团队,甚至追踪动态的另类方式。

 台中西区的“Artqpie Library.本册”是很多人口中“热爱纸本读物的人非朝圣不可的地方”。摄:张国耀/端传媒
台中西区的“Artqpie Library.本册”是很多人口中“热爱纸本读物的人非朝圣不可的地方”。

小量印刷的两本刊物,在一年后逐渐出清,有愈来愈多上门的读者对于下一期刊物出刊表达满心期待,却在知道“刊物一出,就表示团队又得再度搬家”后,变得犹豫,改表达“不希望他们出版刊物”,这样的矛盾心态,让张宗舜有些哭笑不得。

两本刊物的成果,强化了团队经营独立出版的信心,相较于空间展览要付出的高成本,编辑刊物作为创作发表平台显然把门槛降低、成本拉低,大大扭转了张宗舜与团队对制作刊物的看法。在搬进第三个空间之前,张宗舜与他的团队也曾面临青黄不接的景况,当时他们有长达一年的时间找不到固定承租空间,张宗舜灵机一动地索性以“纸本游牧”方式,陆续产出如《森林别册》、《社群别册》等独立杂志,四处借用他人空间办展,足迹遍布北中南各地,也打开台中以外的知名度。

因此在第三个空间“Artqpie Library.本册图书馆”正式成立后,团队便将“独立出版”视作这个空间重要核心目标之一。“如果连独立杂志都饿不死,我想我应该也能做点什么。”张宗舜从《The Big Issue 》、《摄影之声》等独立刊物的成功获得启发,认为小成本、小规模的刊物既是空间展览的延续,更可增进社区、邻居、读者的双向了解。

他们的用心成效彰显,占空间团队曾获邀前往日本茑屋书店与东京艺文空间“六次元”,跟日本当地的独立杂志工作者与爱好者交流分享,成了大家口中“台中推广独立刊物的基地之一”。

受台中土库里文创聚落委托代编刊物《暖太阳》。摄:张国耀/端传媒
受台中土库里文创聚落委托代编刊物《暖太阳》。

如今有愈来愈多不同国籍的人前来此处寻找纸本资料,采访当天,我们甚至巧遇邻居阿嬷上门寒暄,这些独特的交流经验,总是让张宗舜和他的团队惊喜连连。此外,占空间也开始借由替他人改造空间、代编刊物等“外务”,作为支撑空间经营的方式。

张宗舜不安于现况,也希望空间未来更能以“做自己”的方式在这里成长。就像“Artqpie Library.本册图书馆”一会儿举办展览活动,一会儿出版刊物、一会儿又经营社区社群,各种包罗万象的角色,有时让人摸不着脑袋,团队却很沉浸及享受这种状态;他也以“稀有植物”来形容自己,认为“有点抗拒主流或是商业导向的他们,大概也只在台中才能如此有机地成长。”

“让愿意做事的人汇集,社区与城市将充满活力,空间因为人而有趣,人也因空间更有意思。”张宗舜在自行出版的《社群别册:Tokyo to Taichung》刊物中,曾经写下这样的一段话,相信试着要活络台中艺文展览的他们,在意自己生活的社区的他们,未来也会一路坚守这样的信念继续下去。

 每搬迁一次,他们就重组一次空间内容,试图寻找在咖啡馆、文创商店以外等另一种改建老宅空间的可能性。摄:张国耀/端传媒
每搬迁一次,他们就重组一次空间内容,试图寻找在咖啡馆、文创商店以外等另一种改建老宅空间的可能性。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