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翻译家”李静宜:1989年以来,最了解李登辉的人台湾

专访“翻译家”李静宜:1989年以来,最了解李登辉的人

不到三十岁便开始担任李登辉的撰稿人,历经四任总统,身为专业译者的李静宜,此生做过最长的一份正职工作,还是替总统“翻译”。

翻译台湾文学,他给德国人说说解严三十年的故事

解严30周年前夕,我们和德国「戒严台湾文学选集」编者Thilo Diefenbach(蒋永学)谈了谈。他说:“这世上少有比台湾遭遇更大外在威胁的民主国家”。

专访郑南榕之女郑竹梅:如果我被迫待在加害者的位置,我会怎么做?

我并不认为父亲是死于白色恐怖。我父亲的死,是为了争取言论自由。这个悲剧发生的当下,台湾其实已经解严了。所以,台湾并不是因为解严,一夜之间就变得开放、进步、自由的。我们对自由的追求,应该要持续前进。

数据动画带你看:解严三十年,塑造了什么样的台湾?

解严三十年,台湾在开放报禁、解除党禁、街头抗争自由中,为自己上了三十年的民主课。这一路的追寻,塑造了什么样的台湾?

解严后,「蒋公铜像」们的奇幻漂流

解严之后,数百座蒋介石铜像,从全台湾各地被“赶”出来,堆放在蒋的慈湖陵寝边,成了“纪念雕塑公园”。这些铜像,究竟如何从风风光光的伟人工程,变成历史的尴尬注脚?

专访戒严时期军法官刘衡庆:把军法断送掉,我们无颜见江东父老

“美丽岛事件发生时,我任职警总军法处,我曾担任军事检察官、军事審判官、主任军法官,督导过看守所,以及所有军事犯、叛乱犯业务。被关押的军事犯、叛乱犯,很多都极具才华,人才济济……但我不认为当年有冤假错案,只有‘不当’审判。”

解严三十年:当自由如呼吸般轻易,你是否记得它可能缺席?

解严三十年,台湾收获小确幸的自由:你的身体是你的,不再只属于国家。你的生命是你的,不再只属于领袖。小归小,那是你的。但自由建立在危卵之上,台湾需要深思自己对自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