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日报改版声明

中国正翻修新疆核试验场;国民党新主席称普丁非独裁者惹议;美国准入移民数大减,多收南非白人;英王剥夺安德鲁王子所有头衔、逐出皇居
2025年10月29日,韩国庆州国立博物馆外,亚太经合会议(APEC)期间,特朗普正在此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晤,示威者躺在地上抗议同时抵挡警察的逮捕。摄:Ezra Acayan/Getty Images

《端传媒》即将改版,网站和APP都将升级,新版于113日(一)东八区(UTC+822:00 正式上线。

端的即时新闻也将迎来一些改变:你在读的,是我们最后一期的《日报》。未来我们将提供更多、更快的Whatsnew内容,除了继续以适中的篇幅快速报道时事,Whatsnew的「快读」栏目也会提供更详尽的新闻脉络。

新产品《端周报》也将随着改版面世,每周一、周五,周报为读者整理更完整的新闻脉络,告诉你中港台国际有什么值得关心的趋势。你将可在网站主页找到周报,同时也可以选择订阅新闻信,在你的邮箱直接阅读。我们相信作为媒体的公共责任,Whatsnew﹑周报等即时新闻产品都将维持免费。

端传媒 10 岁了。一路走来,我们始终相信,有些故事必须被说出,真相需要被守护。这十年的坚持,来自读者的信任与支持。未来的每一步,我们仍需要你同行。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一起订阅守护独立报导,让真相持续被看见。

读者你好!你现在读到的是端传媒每日新闻速读“日报”。每逢周一到周五的东亚时间,我们会在整理和筛选之后,将近期值得一读的几条新闻以简短的方式呈现到你眼前。

端传媒图片编辑每天会为日报精选一张全球新闻摄影作品。今天的题图来自Getty Images摄影记者Ezra Acayan:2025年10月29日,韩国庆州国立博物馆外,亚太经合会议(APEC)期间,特朗普正在此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晤,示威者躺在地上抗议同时抵挡警察的逮捕。

今天是2025年10月31日,以下是我们为你筛选的4条新闻:

卫星图分析:中国正翻修新疆核试验场

特朗普在10月30日与习近平会谈前夕,示意美国防部恢复核试验,引发国际关注。特朗普的指示是“开始进行同等的核武器试验”,虽有分析指出,他希望试射的是“具核打击能力的导弹”,但其言论已加剧核不扩散机制的压力。

在此敏感时机,《纽约时报》揭露卫星影像报告指出,中国在位于新疆罗布泊(Lop Nor)核试验场出现了新的隧道与重启建设迹象,两名专家Renny Babiarz与Jason Wang认为,这些可能是地下核试验预备设施,暗示中国有能力在他国恢复试验时作出对等反应。

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始于1964年,最后一次在1996年进行,累计约45次试验;虽长期以来多采亚临界测试而未进行爆炸性试验,但近年核力量扩张迅速,并在阅兵与规划文件中强调壮大战略威慑。

美国学者指出,若美方重启核试验,可能反为中、俄提供了“重新展开全当量试验的借口”。卡内基与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等机构分析亦显示,中国核弹头数量虽仍少于美俄,但扩充速度惊人,且正完善陆、海、空“核三位一体”能力。专家估计,美国若要在内华达恢复爆炸性试验场地,需约18个月准备时间;中国与俄罗斯在基础设施上可能更快。

国际社会忧心,一旦主要核大国相继回到爆炸性试验的赛场,长期以来限制核试验的国际规范及地缘安全的格局将面临巨大考验。

有关习特会的更多资讯,请见Whatsnew的报导

国民党新主席称普丁非独裁者惹议

国民党主席10月20日改选选出“黑马”新主席郑丽文。《德国之声》(DW)中文网31日刊出郑丽文专访,分享她的两岸愿景,但在比较台湾与乌克兰境遇的过程中,郑丽文一句“普丁不是独裁者”引发热议。

郑丽文曾参与野百合学运、主张台湾独立,后来加入国民党,成为继洪秀柱之后第二位女性党主席。郑丽文11月正式上任,已任命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为国民党副主席,萧旭岑也在28日于天津会见国台办主任宋涛谈两岸合作。

接受DW专访时郑丽文表示,如有机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不要说一次,见一百次都愿意”,她强调“和平、和平、再和平”,希望透过诚意与对话让两岸矛盾降温。

对于习近平在贺电中提及“推进国家统一”,郑丽文回应,台湾主流民意是“希望维持现状”,统与独的极端立场都属少数。而在国防议题上,尽管郑丽文表示没有放弃防卫决心,仍反对将国防预算提高至GDP的5%,并认为目前超过3%的比重已过高,主张将资源投向教育与民生。

专访中最受瞩目的,是她谈及俄罗斯总统普丁的看法。郑丽文直言:“普丁不是独裁者。”她解释,因为普丁是透过民主选票产生的总统,称他是独裁者“太不公平”。郑丽文也认为,若北约不邀请乌克兰加入,便不会发生俄乌战争。

这番言论已在台湾政坛引发争议。批评者指她“为侵略辩护”、模糊民主与专制的界线。

美国准入移民数大减,多收南非白人

特朗普政府10月31日公布,美国每年接收的难民人数将限制为7,500人,其中大多为南非白人(又称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与拜登政府去年设定的12万5,000人上限相比,降幅达94%。这项巨大改变只刊登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且公告中并未给出设定新上限的理由。

公告指出,自10月1日开始的2026财政年度,只能接收7,500名难民是“出于人道考量,或基于符合国家利益的理由”。文件只有提及南非白人,没有提到其他任何族群。川普在上任首日即暂停了难民计划,自那以后的确只有少数难民被允许入境,主要就是南非白人。

这项规定巩固了特朗普政府对难民政策的重大转变——阻止那些被视为对国家安全或美国就业构成威胁的外国人入境。从事难民安置工作的团体表示,此举等于放弃了美国长久以来接纳全球难民的责任。

“国际难民援助计划”(International Refugee Assistance Project)先前对特朗普政府暂停难民计划之举提出诉讼,该组织主席夏里夫.阿里(Sharif Aly)批评:“当政府优先接纳阿非利卡人,却持续拒绝数以千计已通过审核并获批准的难民时,等于是再度把一项人道计划政治化。”

特朗普政府今年2月宣布了针对阿非利卡人的难民计划,理由是白人南非农民在国内遭受歧视与暴力。不过,南非政府强烈否认这一说法。而在周四的公告中,数以万计曾为美国任务做出贡献的阿富汗人,也被排除在外。

英王剥夺安德鲁王子所有头衔、逐出皇居

白金汉宫30日宣布,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已将安德鲁王子剥夺所有王室头衔,并要求其搬离位于温莎堡附近的皇家庄园(Royal Lodge)。安德鲁未来仅有“Andrew Mountbatten Windsor”身份,不再被称为王子,也不享有“皇家殿下”称号。

安德鲁过去涉入性犯罪者爱泼斯坦丑闻,由于持续有人爆料他与爱泼斯坦的友谊关系,以及美国女性吉弗(Virginia Roberts Giuffre)指控遭他性侵时只有17岁。10月稍早,安德鲁已宣布放弃“约克公爵”头衔。白金汉宫表示,尽管安德鲁否认指控,但剥夺头衔是必要的谴责,并重申对所有虐待受害者的关注与同情。

王子或公主被剥夺头衔在英国几乎前所未有,上一次可能是1919年。此次剥夺王子头衔被视为英国王室自1936年爱德华八世退位以来最戏剧性的变动。

目前65岁的安德鲁长期否认吉弗指控,但他在2019年BBC采访失利后退出王室职务。2022年,他与吉弗达成庭外和解,支付数百万美元,承认其作为人口贩运受害者所受痛苦,但还是未承认不当行为。近期曝光的电子邮件显示,安德鲁与爱泼斯坦联系时间比他先前承认的更长,加上吉弗出版回忆录,再次引发公众愤怒。

评论区 2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1. 普丁不是獨裁者的話,不知道鄭主席覺得民進黨賴清德是不是獨裁者呢😅 總不能主席在媒體訪問時說普丁不是獨裁者,到了選舉場就跟下面的黨員天天講賴清德民進黨是獨裁吧

  2. 难怪这两天的日报都变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