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中国应否接收国际难民?

网络疯传,中国多年前已秘密收容30万中东难民,消息导致中国网民强烈反弹;当难民走到你家门外,你又会怎样回应?

土耳其士兵于叙利亚边境阿克恰卡莱守卫。

土耳其士兵于叙利亚边境阿克恰卡莱守卫。摄:Gokhan Sahin/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7-06-26 发起

难民危机可谓近年最困扰欧洲社会的问题。从新闻舆论、民间援助,到政策操作,欧洲社会对难民危机的态度充满矛盾,又不断转变。当新闻上出现令人痛心的悲剧照片,民间分裂成自发援助团体及示威反对队伍,各国政府宣布收容难民的同时,主张反对难民的政治团体滚存着民意支持。难民危机使整个欧洲社会陷入分歧。

这一切离我们似乎很远。华语圈对难民问题的探讨,难免抽离。但难民问题,真的离我们这么远吗?

网民的答案,是否如你内心所想?

2017年6月20日世界难民日,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布“我们与难民站在一起”的影片,号召网民关注支持难民,以央视为首的主流媒体发表相关报导,其他媒体和明星艺人随即转发。网络传言中国已在境内修建难民营,向战乱国家公民颁布了暂住证,接收了30万难民,这消息引起网民恐慌。

在超过15万人投票的微博问卷调查中,97.5%的网民认为中国不应该接收难民,表示中国基层社会问题严峻贫富分化,人口压力巨大,贸然接收难民只会造成社会动荡,慷他人之慨的圣母情结脱离社会现实。反对中国政府接收难民的微博获得了八万多的分享转发。联合国难民署中国亲善大使姚晨更因为转发难民署微博,被指呼吁中国接收难民,受到网民口诛笔伐。

外交部长王毅日前表示难民不是移民,中国会为难民回归创造必要条件,在联合国框架下为难民接收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难民走到家门外求助,你会怎样回应?

香港历史上曾发生类似的大规模难民收容危机。自1970年代起,越南船民问题困扰香港长达四分之一世纪。时值越战结束,西贡沦陷,南越人民惧怕越共清洗行动,引发大规模难民潮。“长春号”、“汇丰号”、“天运号”等货轮载着数以千计的难民来港,当时英国政府将香港列为“第一收容港”,让难民经香港再转到西方国家。据统计,二十五年间香港一共接收了逾20万滞港船民。事件启发香港新浪潮导演许鞍华,于1982年拍下《投奔怒海》,以越南船民隐喻当时香港对“沦陷”的恐惧。

而在台湾,去年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初审通过《难民法》草案,因天灾人祸或受政治迫害者,经审查会许可后可来台居留。这条文就难民庇护制定法源依据及具体规范,可算是台湾为了提升人权水准,落实人权治国理念,并贯彻“两公约”承诺之作为。

而在地缘局势紧张的东南亚,一直有零星军事冲突,酿成人命伤亡及摧毁家园。过去一星期,有消息指,缅甸一反叛团体攻击了东部一个城镇,已经有数以万计的难民为逃离冲突涌到中国西南边境。另外,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朝鲜的难民也常常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

难民问题其实同样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和政治。在看似太平的日子,难民一直存在于社会幽暗的角落

对于涌入欧洲的难民潮,华语世界不难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做出政治正确的振臂高呼。这是否只是身处安稳的我们,站在道德高地的离地判断?若未来大量难民涌入,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难民?

人道主义精神足以应对难民问题吗?排外主义又是否真的能把难民拒诸门外?

法治社会又如何处理难民尴尬的法律地位呢?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