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标榜共享经济的 Uber, 动了谁的蛋糕?

你更习惯在路边挥手叫停一辆空的士,还是拿起手机在虚拟网络里预约一趟Uber?

端小二2017-03-02 发起

中国北京的网约车之一“首汽约车”。
中国北京的网约车之一“首汽约车”。摄:VCG via Getty Images

你乘过Uber吗?

手机网络及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你的出行习惯吗?

在中国大陆,透过Uber这般网络平台接单的营运车辆,叫做“网约车”。近两三年,滴滴、Uber、快的等几家主要的网约车平台竞争激烈,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很多城市里,人们的出行习惯被彻底改变,出门前都会打开App预订车辆,这一转变,令出租车行业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去年7月,交通部颁布了网约车管理办法,认可了网约车的合法身份。然而,16年10月起,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提高了网约车准入门槛。这个新兴产业在其最鼎盛的时候遭遇了限制和监管。

和大陆相比,Uber在香港一直不愠不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Uber都处于静默状态,乘客量不多,也鲜见宣传,且一直徘徊在是否合法的边缘。 如此低调,的士司机和工会仍视Uber为“头号公敌”、“毒瘤”,更曾砸车示威。2015年8月,香港警方展开了一次“破茧”行动,拘捕多名Uber司机。网约车在香港也一度销声匿迹。

同样,网约车在台湾的发展也是不尽如人意,曾有千余辆出租车包围了立法院。今年1月,台湾出台公路法修正案、重点打击 Uber 后,短短1个月内,Uber 已被取缔超过48次、累积罚款金额预估超过11亿元台币。2月初,Uber终不堪重罚,宣布暂停在台服务。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由盛及衰,网约车的发展为何如此艰难?

标榜共享经济,但他们动了谁的蛋糕?

的士与网约车,你更乐意选择哪一种出行方式?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