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Whatsnew

G7与瑞士和平峰会结束,乌克兰为何“喜忧参半”?|Whatsnew

如果观察与会国地图,可以发现和平峰会仍以北美和欧洲国家为主,大量亚洲和非洲国家并未参加。

2024年6月16日,在瑞士奥布尔根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与各位领导人会谈。摄:Michael Buholzer/Keystone via AP/达志影像

2024年6月16日,在瑞士奥布尔根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与各位领导人会谈。摄:Michael Buholzer/Keystone via AP/达志影像

特约撰稿人 吴古

刊登于 2024-06-19

#俄乌战争两周年#外交#俄乌战争#中国#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外交

两场对乌克兰局势发展非常重要的峰会上周在欧洲先后举行。6月13-15日,意大利主办了第50届七国集团(G7)峰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作为嘉宾受邀出席,随后,乌克兰和平峰会于6月15-16日在瑞士度假胜地布尔根施托克(Bürgenstock)召开。

在G7峰会上,与会各国终于同意争论已久的、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的收益补偿乌克兰的提议,并承诺在今年年底前以这些俄罗斯资产为抵押,向基辅提供500亿美元贷款。当然,对乌克兰遭受的战争损失而言,这笔款项仍只是杯水车薪——峰会公报援引世界银行的评估,称俄罗斯须支付的赔偿金额将超过4860亿美元。(延伸阅读:《俄乌战争两周年,遇到困境的乌克兰未来还能采用什么战略?》)

此外,泽连斯基在G7现场还与美国总统拜登签订了一份有效期10年的双边安全保证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继续训练乌克兰军队,双方加强军工合作,扩大情报共享。协议还保证,如果乌克兰遭受袭击,两国须在24小时内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援助。尽管协议并不包括任何华盛顿对基辅的保护义务和财政义务,双方仍将其视为通向乌克兰未来北约地位的桥梁。不过,也有分析指出,由于这份协议仅在两国政府间达成,未经国会批准,因此一旦特朗普重回白宫,就能轻易撕毁协议,因而这份协议也成了拜登对美国信誉的一次豪赌。

如果说G7峰会对乌克兰的意义是向外界重申西方盟友的坚定支持,以弥补早先美国军援法案长久拖延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瑞士和平峰会的主要目的,则是试图展现对乌克兰更广泛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

在这一方面,很难把峰会成果称作乌克兰的巨大胜利。此前,瑞士官员称总共发出了大约160份邀请,而泽连斯基在新加坡参加香格里拉和平对话会时则称已有106个国家确认出席。(延伸阅读:《2024香格里拉对话会关键词:泽连斯基、中菲冲突、中美对话》)

虽然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国家参与,乌方在制定会议议程时,只挑选了其十点和平计划中最能获共识的三条——核安全、粮食安全、归还儿童,甚至没有列入俄罗斯撤军这样非常基本的内容,但是最后前来瑞士参会的,仍只有92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代表。而如果观察与会国地图,可以发现其中仍以北美和欧洲国家为主,大量亚洲和非洲国家并未参加。此外,亚非国家派出的代表层级也往往不高。

2024年6月16日,在瑞士奥布尔根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与各位领导人会谈。摄:Michael Buholzer/Keystone via AP/达志影像
2024年6月16日,在瑞士奥布尔根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与各位领导人会谈。摄:Michael Buholzer/Keystone via AP/达志影像

在最后发布的峰会公报中,乌克兰甚至加入了未来峰会引入“各方代表进一步参与”的承诺,显然是为了回应一些全球南方国家对俄罗斯未被邀请出席峰会的关切,然而包括巴西、印度、南非、墨西哥、沙特、阿联酋、印尼在内的13个国家与4个组织还是没有签署公报。而这些国家不签署公报的理由各异,比如印度和沙特称系因峰会缺乏俄罗斯参与,而南非代表则表示拒绝与以色列出现在同一份呼吁和平的文件上。

就在峰会开始前一天,普京提出了他自己的“真正的和平条件”:乌克兰割让乌东四州,甚至包括其中俄军从未曾踏足的大片领土,并且要求乌克兰彻底放弃加入北约的计划。这些条件的极度苛刻使其看起来更像是2021年底,也就是俄罗斯全面入侵前,他对乌克兰发出的最后通牒。在这一时刻提出类似条件,普京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破坏峰会、分化共识,让部分与会者,尤其是一些不在意具体细节,只希望战争尽快结束的全球南方国家代表产生一种印象,即俄罗斯正在寻求谈判,但基辅及其“西方上线”不愿收手。

在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普京的威胁,泽连斯基也针锋相对提出了自己的和平条件:只要俄罗斯从乌克兰的国际公认边界撤军,那乌克兰随时可以开启和谈。很显然,双方目前的“谈判条件”都还只是在罗列各自的“最高纲领”,在战场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前,双方都很难真正产生坐上谈判桌的意愿。

2024年6月15日,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出席在瑞士奥布尔根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摄:Michael Buholzer/Keystone via AP/达志影像
2024年6月15日,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出席在瑞士奥布尔根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摄:Michael Buholzer/Keystone via AP/达志影像

泽连斯基在峰会后对媒体发布的声明中,非常自信地称下一次峰会将“结束这场战争,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而且准备时间“需要几个月而非几年”。但从目前的战场形势来看,很难说这是一种现实的评估。(延伸阅读:《图解24年春季乌克兰前线危机:新美援终获批,但远水不解近渴》)

同样受到瞩目的是,中国最后选择了无视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一再游说,以及泽连斯基在香格里拉峰会上的批评施压,没有出席峰会。

在6月17日中国外交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林剑亦表示对瑞士峰会公报不予置评。尽管峰会的议程几乎已和中国去年提出的“和平方案”中的部分条款完全重合,但北京或许认为,出席一场由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主导的峰会这一行为会破坏与莫斯科的关系。

早先据路透社报导,北京在瑞士峰会前已着手推动自己版本的对立“和平计划”以“微妙抵制”瑞士峰会。评论界对中国是否真的会举办自己的俄乌和平峰会意见不一,但看起来,北京已认定瑞士峰会不会取得太大成功,而随后主动权可掌握在自己手上。如果下次由北京组织这样的峰会,很可能将西方阵营置于现在中国所处的境地——峰会成功,则可以为自己带来和平缔造者的声誉,失败,则可以将一切归咎于对方。而如果不组织峰会,任由战争继续,中国也不会受到太大损失。

柏林卡内基俄罗斯与欧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寒士(Alexander Gabuev)就认为:“中国将继续墨守成规——间接帮助俄罗斯,破坏基辅主导的外交倡议,假装参与外交,而不是真正尝试与其他各方合作寻找解决方案。”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