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加沙战争国际Whatsnew

加沙战事第二日:伊朗角色受关注,戈兰高地交火,双方死亡过千人|Whatsnew

以军仍在与巴勒斯坦武装交火,以社会总体支持军事行动,外界调停停火希望不大。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城一栋高楼后,浓烟滚滚。摄:Mohammed Salem/Reuters/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城一栋高楼后,浓烟滚滚。摄:Mohammed Salem/Reuters/达志影像

端传媒 国际组

刊登于 2023-10-08

#加萨#真主党#哈马斯#加沙#哈玛斯#巴以问题#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伊朗

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起大规模进攻已经进入第二天,事态仍在升级,更多的伤亡报告传出。端传媒将通过即时新闻和更多的深度报导为读者更新战事的最新情况和分析。本篇是周日关于加沙战事的重要新闻的汇总。

以军仍在境内和巴勒斯坦武装交火,有高级指挥官阵亡

截至发稿时,以色列南部地区的战斗仍然在继续。包括距离边境较远的亚实基伦(Ashkelon)等地,以色列军警仍在和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交火。

以色列陆军发言人哈加里准将(Daniel Hagari)在当地时间周日上午表示称,以军正在加强力量和武装分子作战。加沙周边地区有很多地方仍然没有以军触及,未来24小时之内的重要任务之一仍然是疏散居民。军方此前公布了已经疏散的数十个居民点名单。

他表示称,目前以军已经击毙400多名“恐怖分子”,并俘虏了数十人。

军方还在当地时间中午表示,迄今已统计到有44名以色列军人死亡。其中,以军“纳哈尔旅”(Nahal Brigade)的指挥官、42岁的Jonathan Steinberg上校也在交火中身亡。

据以色列《国土报》报导,靠近加沙的区域仍有一部分城镇和基布兹农场被哈马斯武装占据或围困。如斯德洛特城南部的Kfar Aza农场就对外表示称,仍有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在附近活动,甚至一些居民被武装人员入室劫为人质。

据以色列媒体报导和社交媒体上的消息指出,以色列军方的大量坦克装甲车辆和后勤车辆正在向加沙附近移动。

截至发稿时,暂未有以军对加沙展开大规模地面行动的报告。

以色列死亡人数上升至600人,有人权活动家和外国人被杀

当地时间10月7日早上,哈马斯武装分子向靠近加沙走廊的雷伊姆基布兹农场(Kibbutz Re'im)的一场音乐节发动攻击。现场目击者称,火箭划过派对上空后,武装分子向人群开枪,数百名参加者慌乱逃离现场,当中多人被劫持成为人质。

在网络流传的影片则指一名以色列女学生被武装分子用摩托车掳走。

此外,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称,一名30岁的德国女刺青师夏妮(Shani Louk)遭绑架,随后遭杀害并被游街。在流出的影片可见,一名半祼的女子躺在卡车后车斗,武装分子不断强调她是“以色列士兵”,向她吐口水。受害者家属对《每日邮报》否认其为以军士兵。截至发稿时,暂未有德国方面对此事的确认或否认。

以色列电视12台(Chaanel 12)同晚报道,当地正移送数十具遗体,并开始进行身份辨认程序。英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表示,事件中一名英国公民失踪。

此外,泰国总理赛塔(Srettha Thavisin)在社交媒体X(Twitter)表示,收到泰国驻特拉维夫大使报告,指冲突中两名泰国人死亡、八人受伤。另据《曼谷邮报》引述赛塔及外交部长表示,有11名泰国人遭武装分子挟持。

哈马斯的一名指挥官阿鲁里(Saleh al-Arouri)在接受《半岛电视台》访问时表示,他们会将人质带到加沙地带,以换取目前在以色列被监禁的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他又称一些人质是“高级官员”,但事件未得以色列官方确认。阿鲁里还称哈马斯不会杀害或伤害平民,又声称有影片证明他们如何以人道方式对待平民。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则表示,劫持平民已经违反国际法,要求哈马斯立即释放人质。

以色列和平组织“站在一起”的巴勒斯坦裔创始人莎莉·阿贝德(Sally Abed)则表示,有反占领活动家也被绑架或杀害。

2023年10月8日,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举行的葬礼,一名巴勒斯坦女生在以色列军队的冲突中丧生,亲人在旁哀悼。摄:Majdi Mohammed/AP/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8日,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举行的葬礼,一名巴勒斯坦女生在以色列军队的冲突中丧生,亲人在旁哀悼。摄:Majdi Mohammed/AP/达志影像

以色列对加沙断电和攻击,造成过百人伤亡

在哈马斯发动袭击后,以色列空军袭击了加沙地带哈马斯高级官员的住宅。此后,以色列又大规模空袭了加沙。

巴勒斯坦卫生部称,加沙至少有313名巴勒斯坦人因以色列空袭和炮击而丧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要求巴勒斯坦人“立即离开”哈马斯所在的地区。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特别报告员则强调,除非解除对加沙的封锁,否则巴勒斯坦人无处可去。

以色列还宣布以将停止向已经封锁的加沙供应电力、燃料和商品。

欧洲地中海人权观察组织(Euro-Med HRM)称:“目前被以色列飞机摧毁的民用房屋已达数百所,加沙地带数万名流离失所者无家可归。水电供应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医疗物资严重短缺,医院继续运转面临极大困难。局势非常困难。”

以色列军方在被媒体问到此次是否还会在空袭中预先通知被攻击地点时,没有直接给出解答,而是表示“以色列国防军正在以非常广泛的方式对加沙地带进行袭击”。另据半岛电视台和网上消息指,部分在加沙地带的居民在空袭前收到了以色列军方的阿拉伯文短信提醒。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反击空袭巴勒斯坦加沙后,当然幸存者在摧毁的废墟寻找剩下的物品。摄:Mohammed Saber/EPA/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反击空袭巴勒斯坦加沙后,当然幸存者在摧毁的废墟寻找剩下的物品。摄:Mohammed Saber/EPA/达志影像

以色列与真主党交火,双方仍指不会寻求局势升级

8日(周日)上午,真主党武装人员向黎巴嫩与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边界争议地区的三个以色列阵地,发射了数十枚火箭弹和炮弹。

几个小时后发生了第二次交火,从黎巴嫩发射的火箭弹再次击中了以色列在沙巴阿农场的阵地,以色列则对舒巴村(Kfar Shouba)进行了炮击还击。自1967年以来,以色列一直占领着面积为15平方英里(39平方公里)的沙巴阿农场。叙利亚和黎巴嫩都声称沙巴阿农场属于黎巴嫩。

由伊朗支持的真主党表示,袭击以色列是因为要与巴勒斯坦人民站在一起。专家认为真主党对以色列造成破坏的能力远高于哈马斯,担忧真主党如果与以色列全面交战,以色列将出动大量飞机保护北部,可能会给黎巴嫩南部和叙利亚造成巨大破坏。

现在黎巴嫩的端传媒撰稿人Shawn Yuan指,8日早上的交火令不少黎巴嫩居民担心战火会波及黎巴嫩,但由于真主党和以色列交火算是常有的事,市面现时整体平静,还没有出现囤货或撤离潮。他指出,黎巴嫩民众仍相信真主党不会全面加入战事,早上的交火是象征性的。而以色列军队亦已通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指以军轰炸了沙巴阿农场的空旷地区,但不会寻求局势升级。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警察在被火箭击中的地点疏散妇女和儿童。摄:Tsafrir Abayov/AP/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警察在被火箭击中的地点疏散妇女和儿童。摄:Tsafrir Abayov/AP/达志影像

以色列官方关注袭击中的伊朗角色,社会支持军事行动

周六的大规模袭击发生后,以色列国内的舆论暂时放下了之前围绕内塔尼亚胡司法改革的攻讦,转为了谴责哈马斯的袭击和支持以色列军方的报复行动。

《耶路撒冷邮报》报导,反司法改革抗议者们暂时取消了抗议活动,其中多个团体发表了支持以色列国防军的声明:“现在最重要的是国家安全。”

包括前总理拉皮德(Yair Lapid)、蓝白党领袖甘茨(Benny Gantz)和工党领袖米希利(Merav Michaeli)在内的以色列反对党阵营也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全力支持以色列军方和安全部门:“我们都团结起来面对恐怖主义……哈马斯和其他恐怖分子……必须付出沉重代价。”

以色列政府则开始关注攻击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尤其是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在周日,哈马斯发言人加济·哈马德(Ghazi Hamad)在面对BBC采访时表示,参与攻击的武装人员受到了来自伊朗和其他国家的帮助。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对加沙发动攻击后,孩子们在被毁坏的房子里。摄:Mustafa Hassona/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对加沙发动攻击后,孩子们在被毁坏的房子里。摄:Mustafa Hassona/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巴勒斯坦总统指局势升级是政治僵局的结果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Mahmoud Abbas)在袭击后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了电话。

在电话中,布林肯呼吁“该地区所有领导人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并敦促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加强措施,恢复约旦河西岸的平静与稳定”。阿巴斯则告诉布林肯,对巴勒斯坦人的“不公正”正在导致与以色列的冲突。

而在与马克龙的电话中,阿巴斯则强调,目前局势升级是“巴勒斯坦人民合法自决权被剥夺”和“政治僵局的结果”。他呼吁马克龙“紧急干预,制止以色列占领军和极端主义定居者团体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略”。

同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称,国际社会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自卫”为借口“实施此类暴行”开了绿灯,这使得国际社会成为这些行为的同谋。同时,巴外交部强调称,迫切需要解决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实施的集体惩罚措施。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特拉维夫,一枚从加沙地带发射的火箭降落当地,现在不少伤亡人士。摄:Itai Ron/Reuters/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特拉维夫,一枚从加沙地带发射的火箭降落当地,现在不少伤亡人士。摄:Itai Ron/Reuters/达志影像

欧美普遍对以色列表示支持,伊朗支持哈马斯,外界调停停火希望不大

美国“明确谴责”哈马斯发动的袭击,并表示与以色列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总统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紧急通话,形容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攻击是骇人听闻,强调美国“准备提供所有适当支援方式”。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呼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立即停火。她指出“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75年,军事解决方法已然行不通,只能透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来解决。”

中东国家的反应则有明显差异。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发布声明,表示正密切关注局势发展,呼吁双方立即停止冲突升级。

伊朗高级军事顾问萨法维(Yahya Rahim Safavi)表示,伊朗支持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阿克萨洪水”行动,称这是“骄傲的行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引述其驻伊朗记者称,伊朗有高层人士对袭击感到兴奋。

科威特外交部亦指责以色列“公然攻击”。伊拉克政府官方发言人则表示,巴勒斯坦人民当天采取的军事行动,是“犹太复国主义占领当局”数十年来“系统性压迫”的自然结果。而卡塔尔外交部表示,以色列应独自对与巴人之间升级的暴力负责,呼吁双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在加萨走廊边境站在以色列的坦克上庆祝。摄:Hatem Ali/AP/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在加萨走廊边境站在以色列的坦克上庆祝。摄:Hatem Ali/AP/达志影像

中国方面,外交部于10月8日就以巴冲突回应表示深表关切,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投入,推动以巴双方早日恢复和谈。不过,以色列驻北京大使馆官员表示,以色列希望中国对哈马斯进行“更强烈的谴责”,其表示:“当人们在街头被杀时,现在不是呼吁两国解决方案的时候。”

至于欧盟以及包括法国、德国、英国、波兰、荷兰、拉脱维亚等多个欧洲国家,则对哈马斯针对以色列发动的攻击予以谴责,表明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利。

联合国秘书长“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城镇的袭击。他敦促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并强调“平民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根据国际人道法受到尊重和保护。”联合国发言人表示:“他强调暴力不能解决冲突,只有通过谈判达成两国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和平。”

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特别报告员则指出,她“明确谴责针对平民的袭击。近六十年对整个平民的敌对军事统治(令人难以理解地被太多官方声明和媒体忽视)本身就是一种侵略,也是所有人更加不安全的根源。只有实现所有人有尊严和自由地生活的平等权利才能实现安全,只有通过国际合法性才能实现和平。”

以色列则放出暂不接受调停的信号。其驻土耳其大使称现在接受调停“为时太早”。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阿什凯隆一家医院附近因哈马斯袭击起火,消防员正在灭火。摄:Amir Cohen/Reuters/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阿什凯隆一家医院附近因哈马斯袭击起火,消防员正在灭火。摄:Amir Cohen/Reuters/达志影像

学者指战事将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血腥的一次

不少巴以专家认为战事会延续,且可能成为上世纪80年代第五次以阿战争以来最血腥的一次。

悉尼大学学者Eyal Mayroz认为内塔尼亚胡除需要恢复以色列公众的信任,重振以色列对哈马斯和其他敌人已经崩溃的军事威慑力之外,还可能需要应对包括黎巴嫩在内其他地区局势升级的威胁。

他也认为以色列国内,希望恢复对哈马斯军事威慑力的呼声会提高,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意味着军事接管加沙地带。但这长远来看,对以阿人民和解没有好处。

以色列记者Anshel Pfeffer在《国土报》撰文,指虽然很多人将这次战争与1973年的第四次以阿战争类比,但现时以色列的军事威力已远超哈马斯。虽然后者在突袭中造成巨大破坏,但难以对以色列构成更大威胁。

更关键的是,随着最后一批潜入以色列的哈马斯战士被歼灭,以色列不必像 50 年前那样匆忙进入下一阶段的战斗,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利用,可以确保这次以色列士兵不会在没有必要装备的情况下被派上战场。而以军也必须重整已经崩溃的情报系统,这种重整在和平时期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现时只有几天时间。

他还称战事会如何完结,取决于以色列何时能重整长远策略。

2023年10月7日,人们参加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一名成员的葬礼,该成员于早前以巴冲突中丧生。摄:Abed Rahim Khatib/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0月7日,人们参加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一名成员的葬礼,该成员于早前以巴冲突中丧生。摄:Abed Rahim Khatib/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