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评论国际深度

习近平出访莫斯科,北京对俄乌战争局势会有多大影响力?

“听中国人的话”,本质上并不存在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词汇列表里。

2023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招待会。

2023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招待会。摄:Sputnik/Pavel Byrkin/Kremlin via Reuters/达志影像

杨山

刊登于 2023-03-28

#国际关系#俄乌战争#地缘政治#评论

杨山,评论人,国际政治观察者

就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于3月20日至3月22日访问俄罗斯的之前几天,《华尔街日报》传出爆料,称他将在会见普京之后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这一消息结合之前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说明书,让人好奇北京是否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整整一年之后终于改变了观望策略,准备采取一种更进取的姿态,试图调停乌克兰危机。

这种猜测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就在之前的3月10日,中东长期互相敌视和对抗的两个地区强权——沙特阿拉伯(沙乌地)和伊朗,在北京签署了一份三方声明,宣布恢复邦交。根据这份协议,两国将在2016年断交之后第一次重新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其后两国开始沟通领导人互访和商贸往来。甚至,延烧近十年的、背后是沙特和伊朗直接下场对抗的也门(叶门)内战,也有望迎来终结。当协议签署时,中国官方媒体纷纷庆贺,甚至有人认为这象征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的衰退和中国影响力的继续崛起。

在这条“厉害了中国外交”的延长线上,有人开始畅想北京调停其他国与国关系——比如南朝鲜、印度和巴基斯坦,乃至俄罗斯和乌克兰。所以当中国发布的俄乌危机政治解决立场文件出台时,墙内外的评论氛围可谓是相当不同——墙外大多数评论都认为这十二条立场脱离实际,只谈和平而不谈道义,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不会接受,基本上属于自说自话。如流亡海外的俄罗斯反对派媒体《美杜莎》邀请的评论员就认为这份文件仅仅是显示一下“中国没有坐视不管”。但在墙内,还是有不少人附和官方宣传,给这份文件很高评价,也期待着“中国路线”能够带来某种效果。

在习近平访问莫斯科之后,这些热情也许就要熄灭不少了。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