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记者被驱逐后,外媒如何报导中国?

已知的黑洞填不上,还有更多黑洞也会沦为未知。

2021年6月25日,记者们采访北京新建成的中国共产党博物馆,期间经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照片。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1年6月25日,记者们采访北京新建成的中国共产党博物馆,期间经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照片。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闻予

刊登于 2022-01-21

#评论

驻华外媒,常常是外界解剖中国举国体制、认识复杂社会的透视镜,能同时在政策界、公众中,创造焦点,掀起争论。但这一角色,随着2020年3月中国驱逐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停发或限制员工签证,变得如履薄冰、阻碍重重。

遭遇驱逐风波后的外国媒体,在如何报导中国?重点在哪些话题着墨,采取什么视角?笔者重点观察七家外国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BBC、《经济学人》、《外交政策》)在2021年的中国报导,尤其是对台海关系、中美关系的阐述,发现外媒的关注点和文风与疫情前类似,但因为空间收窄,其笔下的中国的“威权”形象已然固化,视角也多聚焦于高层和宏观层面,缺乏日常视角。相较而言,经济和外交报导的丰富度远超高层政治。未来的中国报导,处境更为严峻。

中国形象:威权大国,国进民退

整体上来看,虽然遭遇严控,外媒仍然在及时追踪、探讨中国议题,延续了以往的报导重点,包括高层政治(国内政策及外交动作,聚焦疫情的影响)、社会气氛(如民族主义和女权讨论)、人权和地区问题(如香港、台湾和新疆的政治气候)、经济走势和科技风向,突发热点,不乏资料详实、观察细致的报导。不同的是,由于信源的缺乏、操作空间的受限,报导更加依赖于官方声音和网络动向,也愈加重视经济、市场和外交的切口。

在外媒观察下,疫情后的中国,是权力更为集中、管制更为严格的威权国家,民族情绪日渐高涨,官方口径渗透各个议题,社会本身的活力减弱。中国的复杂性,往往通过外媒笔下政权体系、社会事件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展示。网络热议的话题,996工作制、MeToo和女性权益,以及娱乐界震荡,因为热度高、相对方便观察,成为感知社会气氛的窗口。例如,BBC中文网仍保留了平民视角的访问,包括关注年轻人回归乡村生活北京市民如何看待三胎政策制药救子的年轻父亲,等等,勾勒出大国面目下的多样生活和复杂心态。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