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政府的政策和思路。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国家机器不断发展强大,在国内渗透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外交上“战狼”和“一带一路”并驱,世界各地政府和学界都在研究北京的政治筹谋和操作,以及它将如何左右世界的发展。
但究竟中国人在想什么呢?这恐怕是一个连中央政府都拿捏不准的问题。内地的新闻多是报喜不报忧,民间也不能做大规模的民调,哪怕是国家自己做的社会调查,出来的答案也不能作准,因为人民的自我审查已经进入潜意识,我口不会说我心。一些历史研究者已经指出,五十年代末由“大跃进”带来的“大饥荒”悲剧,正是因为国家的宣传机器太成功,连自己也被骗过去,以为国家主导的大部分计划都达标,其实很多都是假象,是干部人民们集体隐瞒的结果。中国式的数据水分,很大程度是奉承文化的产物。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待政权的生存之道,也间接减低权力的自我审查能力。
我不是社会科学家,没有能力做大型的社会调查,但更重要的是,当遇上这样一个高压的社会状态,我们根本没有可靠的方法去了解大家的价值判断,充其量只能观察当下中国人民的行为。再者,中国有过14亿的人口,有追捧华为公主的,也有hocc(何韵诗)的死忠粉丝,两者的数量可能有很大差距,但如何理解各自代表的情感和韧性?或许,我们要进入今天中国人的政治思想感情,只能在社会的角落位置找一些缺口或间隙,加一点常识、历史和敏感度去做一些成理的分析。这也是人文学科训练中责无旁贷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