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山海情》剧评:盆景中的西海固扶贫史与扶贫验收的全民剧场

观众收获的也是结结实实的眼泪,但已不知不觉远离了真实的扶贫过程,在“盆景”式观看中体验了一把结局早已注定的扶贫验收。

《山海情》剧照。

《山海情》剧照。网上图片

胡阿东

刊登于 2021-03-27

#少数民族#全面脱贫#回族移民#扶贫#评论

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山海情》自1月12日首播起,在豆瓣上收获了累计近30万网友平均9.4分的高分。虽然坐拥王牌编剧,且明星云集,《山海情》将扶贫这一看似贫瘠的话题通过网剧的形式取得了远超央视正剧的宣传效果,在流量上压过央视一套黄金档同期的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剧《跨过鸭绿江》,可谓是一场意外的宣发胜利。过于熟悉的抗美援朝剧情只是假借《上甘岭》重演同仇敌忾的翻新脚本,而《山海情》令泪点狂欢的方式则将抽象的扶贫数字和空洞的胜利口号,赋形于宁夏吊庄移民及福建对口援助这一国人并不特别熟悉的历史。但这是真实而铸自生命的历史,还是注定胜利的目的论?

《山海情》的情节围绕着年轻的扶贫干部马得福如何帮助其原生的涌泉村吊庄移民至闽宁村,并配合福建来的支援干部将菌草种菇等一系列扶贫政策落实在村民身上,穿插着得福的弟弟得宝种菇致富、青梅竹马水花的婚姻和白校长面临的乡村教育困境等剧情。

诸多网友的叫好和感动背后都有相似的框架,先是初识西海固人民贫苦生存状态的惊愕,再在帮助主演们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从国家基层干部的视角学习或复习90年代起的一些列政策,最终回落在剧目结尾时展现的小康生活和生态文明这一大写的时代主题中。难怪不乏网友以爽剧形容《山海情》。这一后视镜中的马赛克历史模糊地不仅是具体的人与事——毕竟这在电视剧凑典型的逻辑里较能被原谅,也隐去了吊庄移民故事中真正的主体——西海固的回民,以及这一主体在迁徙前后的心灵史和去与留。

《山海情》剧照。
《山海情》剧照。网上图片

暧昧的方言与失踪的回民

整部剧下来,无论是在90年代初的涌泉村还是2000年后的闽宁镇,几乎没有出现带白帽子或者回族特色头巾的人物。

《山海情》少见地出品了原声和配音两个版本。理由并不难理解,知名电视剧出品机构正午阳光习惯性地招募了包括黄轩、张嘉益、闫妮、热依扎、姚晨、陶红的大牌阵容,并搭配黄尧、白宇帆等年轻演员。但不同于此前正午阳光出品的《大江大河》,这部2018年爆款剧重演的改革开放故事所讲述的并不需要太具体的地理场景,《山海情》所勾连的历史有强烈的在地感。电视剧开头,主角们所居住的涌泉村地处虚构的海吉县。但海吉显而易见是海原和西吉这两个西海固行政县的融合(西海固的“固”代指市区所在地,相对发达的固原)。西海固处于黄土高原北部,坡陡壑深的六盘山腹地,黄河几字形回路刚好绕开的地区,缺水少树而旱渴荒凉,与“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宁北川区在自然风貌上差异极大。为配合这一堪称大众印象中“西北中的西北”的地理丰茂,为大牌们配上一口西北口音十分必要。而福建来的支援干部也被配上了福建各地的方言,和颇有喜剧效果的、带着莆田、福州、闽南口音的普通话。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