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深入走访英国渔夫、牧民、音乐人:真正脱欧后,他们的得失

权衡利益,有得有失,道阻且长。

为了反对共同渔业政策,Jim Portus(右) 与示威者曾在街头洒满死鱼,寓意英国渔民生计将大受影响。

为了反对共同渔业政策,Jim Portus(右) 与示威者曾在街头洒满死鱼,寓意英国渔民生计将大受影响。图:受访者提供

特约撰稿人 梁可莹、伍康弘 发自伦敦

刊登于 2021-03-22

#英国脱欧

英国时间2020年12月31日的晚上11时,布鲁塞尔有时差,已是新年午夜,英国终于与欧盟达成了脱欧协议。距离2016年6月的脱欧公投已经过去了将近5年,脱欧终于变成了事实。当时公投,一张选票上,不过是脱欧与否,一个问题、两个选项;到了这一本脱欧协议,整整1246页,细化到了各行各业的纠葛。显而易见,无论是一个脱欧与否的单选题,还是耗尽心力达成数千页的细项,都不是英国与欧盟往来的结点——这份协议要永久具有效力,欧洲议会必须要在4月30日之前做出批准,而议会尚未确定签署的日期。

与此同时,诸多争端已经开始。布鲁塞尔与英国就COVID-19疫苗供应之争,关系日趋紧张;3月15日,欧盟对英国发起诉讼,称后者单方面试图延长对北爱尔兰食品进口的脱欧宽限期,欧盟指英国违反了脱欧协议中的北爱尔兰协议,挑动北爱和平协议的神经;3月19日,布鲁塞尔就直布罗陀的税收减免问题在欧洲法院起诉英国⋯⋯即便有著繁文缛节,一切,仍未“完善”。

新的关系会经由怎样的颠簸才能再建立?当时用手中一票改写脱欧未来的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又会怎样受其影响?端传媒采访了英国从农业、渔业到音乐业的业内人士,脱欧协议谈判过程,他们都紧紧追随细项,每个人经营虽微,可他们的利益权衡,也都被复杂的政治谈判所影响到。

2020年1月31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两名欧盟官员在欧盟总部的中庭去除英国国旗。
2020年1月31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两名欧盟官员在欧盟总部的中庭去除英国国旗。摄:Thierry Monasse/Getty Images

渔业:“不公”配额下的协议焦点

布里克瑟姆(Brixham)是英国西南面的一个海岸小镇,过千年来渔民都在此作业,在18世纪尤其兴盛,还是拖网深海捕渔的发源地。今天,布里克瑟姆的人口接近两万,大部份居民仍以捕鱼和相关行业维生。2016年的脱欧公投中,63%的居民支持脱欧,比全国平均高11%。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