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被疫情改变的生活

“想过一了百了,只能一忍再忍”,后疫情时代青少年心理困境

一直被隐匿的家庭教育问题和亲子矛盾,在突然失常的生活和被迫封闭的家庭环境中被放大、审视,甚至爆破。

2020年5月6日,武汉一位高中生准备上课。

2020年5月6日,武汉一位高中生准备上课。图:Getty Images

端传媒记者 柳石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0-10-28

#青少年心理#每周推荐#抑郁症#中国大陆

编者按:据《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估算,中国泛抑郁人数超过9500万。其中,学生群体的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3.8%。“终于有资格哭了。”一些学生在确诊的时候说。他们承担著来自家庭的沉重期待,在急速变化的社会和愈加激烈的竞争中迷失。端传媒连续推出两篇报道关注被抑郁折磨的学生群体。第一篇记录中国高校宣布筛查抑郁症后,一些学生陷入了更深的恐慌和担忧。今天是第二篇,通过数名心理咨询师的眼睛,看见疫情后中小学生遭遇的心理问题。

“喂……”电话那头的声音听起来低沉又稚嫩,听筒里还传来风吹过话筒的嘶嘶声,李慧警觉了起来,但仍语气平静地打探:“你在外面吗?”

打电话的是一位初中女生,已坐在10楼房间的窗边20分钟。时值吉林春寒料峭的三月,李慧语速轻缓地回应:“那是不是有风呀?我听到风声了,冷不冷?脚麻吗?”几个回合后,电话那头渐渐放松下来,李慧抓住机会引导女生从窗边回到房间里。又是一个在疫情期间因与父母发生矛盾、动了轻生念头的孩子。

李慧是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热线“希望24热线”吉林地区的接线员。据该机构统计,1-6月疫情隔离期间,接到小学生来电较去年同期增长95.52%,初中生增长85.78%,高中生增长81.75%。亲子矛盾是主要的来电原因,大多围绕手机使用、学习压力等。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面向10万青少年的抽样数据也显示,近半数受访青少年受“憋闷”、“恐惧”等情绪困扰,三成受访者“全天基本离不开手机”。

3月起,中小学生自杀案件的报导更频繁见诸媒体。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名五年级学生,因上网课不认真而被家长训斥,后跳楼不治。3月24日,河北邯郸一个9岁的小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在微信群组中点名并踢出群组,后跳楼身亡。4月,江苏无锡一12岁女孩在复学第一天跳楼,同月,陕西商洛、江苏南通等多地出现初中生、高中生坠楼事件。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