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人物

专访陈冠中:用最香港的方式,写一本最北京的小说

《北京零公里》,这是一个鬼魂写给“我城”的末世情书。

2020年,陈冠中在香港。

2020年,陈冠中在香港。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张洁平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0-06-02

#城市与文学#香港#陈冠中

这是陈冠中在北京居住的第20年。他出版了人生中最长的一部小说,三十万字,送给北京。他说这是一个写作的人,在一座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的责任。没有意外地,礼物无处投递,也无缘见到,那些最应该打开礼物的人。这部名为《北京零公里》的长篇小说,和他自2008年开始写作的《盛世》、《裸命》、《建丰二年》一样,只能在香港与台湾面世出版。四本小说都是写中国,加起来近百万字,但耕耘它们的这十年,却是曾经是香港先锋文化人、华语知识圈意见领袖的陈冠中,在公共话语场最安静的十年。此间况味,只有作者本人才知道。

新小说一开头,就有一段独白:“在一个没有听者的世界,说还是不说,就不是问题了,不是吗?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为什么还要说?说了又能怎样?不是说,说了也触碰不到听众,不会有传播,更甭提被理解。说了也是白说,这种时候说还是不说又有什么分别?非得要说,不过是自言自语。唯一听者,就是自己,自己说,自己听。”

从《盛世》开始,陈冠中名列禁书作者,自此与中国读者绝缘。他是极其少数,持续不断以小说的方式,以知识分子的问题意识,敏锐捕捉和回应当代中国变化的人。但由于他的小说长期只能以盗版形式地下流通,或者干脆无法流通,“盛世”也好,“裸命”也罢,或者“如果国民党执政中国会怎样”的寓言“建丰二年”也好,往往只是以一个词,一句话,或者干脆是一个江湖传说的方式,在民间流传。

没有读者,写给谁看?无法交流,为什么还要写?《北京零公里》开头那段独白,出自小说主角,一个在八九六四事件中死于非命的少年。在小说里,北京城的地下,有另一个时空,住著历史上北京所有死于非命的人。他们无法继续阳寿,也不能入土为安,卡在阴阳之间,不得超脱。他们游荡,却不交流,只记挂著自己死前最后一个念头,并执著于此,永劫不归。这个阴与阳之间的时空,叫“活货哪吒城”,而在人与鬼之间的,是“活货”。小说里的活货男主角,十三岁,在六四凌晨的长安街中弹倒下,死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要做一个历史学家。于是这个卡在阴阳之间的少年,成为活货哪吒城少有的——如果不是唯一的——历史学家。他执迷于搜集、整理、讲述活货哪吒城的历史,不计得失,不眠不休:地面上北京城的人们,两千多年来,经历了什么样的杀戮,以什么样的执念,成了活货。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