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电影

昔日缔造电影历史,今日编辑集体辞职:《电影手册》不能接受的是什么

其实资金介入与“指导”基本从《电影手册》创办伊始便存在,所以今次事件,股东干涉也许不是核心问题?

《电影手册》封面。

《电影手册》封面。图:网上图片

特約作者 肥內 发自四川

刊登于 2020-03-07

#电影评论#电影

【编按】2月27日,法国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编辑部发布了一则声明,指因包括电影制片人和科技大亨等新股东加入,15名编辑决定集体离职。这在杂志七十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因这本杂志之于电影历史实在举足轻重,消息引发电影界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电影手册》的问题似乎也不是到收购事件才开始有的⋯⋯

在《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编辑部提出总辞后,据说编辑部将在四月刊发行后离开,若然,这本杂志或许真有可能就此走完它(创刊于1951年4月)刚刚好70年的历史。因为被影视、通讯企业合力收购而引发不满继而总辞的消息传出,是否引发更多的反响尚且不知,但回顾它的生命历程,风风雨雨几十年嘎然而止确实令人唏嘘;然而,《电影手册》的问题也不是到收购事件才开始有的,编辑部的总辞是否别有用心?

为了解这本杂志的问题,那还得先回到它的起点:有“《电影手册》灵魂”(见注1)之称的创办者,法国史上最伟大的影评人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

从巴赞到《电影手册》

他提出理想的影评条件,第一就是该有专业的写作平台,但直到办了自己的杂志才真正实践这个理想。

除了影评写作,巴赞还在各大小电影俱乐部给大众(工人、学生居多)放电影,搭配映后讲解与讨论,由于他的传播热情与教育精神,常被贴上“电影传教士”的标签(见注2);不过,在他四十岁早逝后,《电影手册》献给他的纪念专号(第91期)中,巴赞尊敬的前辈莱昂哈特(Roger Leenhardt)以“站在苏格拉底那边”(见注3)来形容他或许更为贴切,因为他是如此享受与人讨论电影,不管是用文章还是口头上的辩论。尤其,为了捍卫电影的美学,他能与曾给他很多启发的萨特(Jean-Paul Satre)展开论战。这场为《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所展开的论战埋下一个种子,在随后巴赞一篇讨论苏联电影中将斯大林神化的文章发表后开花:一方面由此充分看到巴赞毫不妥协、表达观点的意志,二方面他也因此被原本隶属的劳动与文化协会赶了出来,为后来相关放映活动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见注4)。

不过,看似温和但骨子里好战的巴赞没有因此受挫,反而为了对抗权威与不公——对戛纳影展(港澳译“康城影展”,台译“坎城影展”)的失望,以及他崇拜的导演如威尔斯(Orson Welles)、谷克多(Jean Cocteau)没有得到影展与大众应有的重视——遂推动了1949年的“受诅影展”:网罗被戛纳“退货”的杰出影片作放映(不少是首映),并请来导演与观众交流。因为这些经历而加深与同样热衷于电影活动的乐评人雅克‧多尼奥-瓦克罗兹(Jacques Doniol-Valcroze)的交情,奠定后来创刊《电影手册》的基础:他们同为一份短命的严肃杂志《电影杂志》(Revue du cinéma)效力,办《电影手册》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延续《电影杂志》,因此在创刊号的目录页上还题有“献给让‧乔治‧奥利欧”字样,奥利欧(Jean George Auriol)就是《电影杂志》的创办者;而《电影手册》也招揽了部分《电影杂志》的作者(见注5)。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