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逃犯条例

专访香港学者李家翘、蔡俊威:超越“世界的香港”,回到“香港的香港”

离开“世界的香港”的分析框架,他们希望尝试构建“城市中心”的本位视野,不仅要颠覆看待世界的方式,也要颠覆理解香港跟周边国家、地区的方式。

2019年10月13日,一名香港人站在狮子山上。

2019年10月13日,一名香港人站在狮子山上。摄:林振东/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符雨欣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9-11-08

#逃犯条例#探索学院#香港研究

“香港百多年来已经适应了不同利益的存在,就像是个大河口,咸淡水交界,好多鱼抢食,”香港政治地理学者李家翘对端传媒表示。在他眼中,香港在地图上是一个小点,上面却交织著无数纵横交错的线,“线就是跟别的地方的连结,香港的地缘政治让它有许多线汇集在这里。”

学者蔡俊威同样研究地缘政治,在他看来,多条线汇集所形成的那一个点,就是一座城市的能量所在;百年以来,香港一直处于一个庞大的国际体系中,能量潜伏。

过去多年,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讲师李家翘,和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讲师蔡俊威,长期研究香港与世界的关系,尝试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香港。简单来说,一切从1841年香港开埠开始:鸦片战争一场硝烟,衰落中的中国、印度、波斯、土耳其等古老大帝国,与新兴起的西方列强所建立的全新世界秩序,新旧碰撞,碰出一个被割让的香港;西方想要透过香港影响中国,中国也要透过香港走出世界。

“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是英国的香港,更重要的是世界的香港,”2014年雨伞运动爆发之前,两名学者如此认为。他们在用“大国中心”的视角去分析香港,在这个框架之下,香港更像一个堡垒、一条桥梁,一种虽然有一定角色、但依然是被动的状态。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