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从毛到习,70年中共国庆阅兵的叙事演变

阅兵的意涵总在阅兵之外,主政者既在表明个人威望,同时也在描绘国运。

2019年10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巨幅肖像在游行队伍上,以庆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10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巨幅肖像在游行队伍上,以庆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文惠时

刊登于 2019-10-02

#中国国庆#阅兵#红色中国70年#评论

阅兵,是中共建政、权力更迭的历史注脚。过去的70年间,阅兵的意涵总在阅兵之外,主政者既在彰显个人威望,同时也在勾勒国运前程。

毛、邓:战略震慑,提振士气

1949年后,阅兵式贯穿的十年,是战事与运动跌宕的十年,阅兵的目的是“临战壮胆、威慑敌方”,也是“炫政绩、划界限”。

过去的70年间,中共已经举行了15次国庆阅兵。这一自春秋“观兵以威诸侯”的仪式沿袭至今,官方叙事迥异。在毛时代,阅兵是常态,1949年至1959年十年间曾举行过11次,直到三年自然灾害开始后的1960年9月,才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毛在1949年开国大典曾宣读政府公告,然而在1950年至1959年期间,讲话人和检阅人均为解放军总司令或国防部长,而毛本人并不发表讲话(参见下文十一阅兵讲话人、检阅人、总指挥一览表(1949-2019)),仅在城楼上示意。经过方队时,检阅人通常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受阅官兵回应:“万岁!万岁!万岁!”,一直到1984年才变为我们现在熟识的“首长好-同志们好”的口号。

中共政权甫成的首次阅兵,在立法制宪、组建政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之后举行。当时为了尽早建政,以防国民党侵扰,中共将原定于次年1月的政治协商会议提前至1949年9月21日。之后10月1日的阅兵,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车先检阅各兵种部队,然后列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城楼,再接受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检阅,历时近三小时。

当时新政权外交孤立、内部尚未“统一”(西南、华南等地仍受国民党管辖),阅兵军备大多为战时缴获的外方武器,空军方队为防偷袭还破例挂弹受阅,毛不禁感叹“阅兵也是出战”。但毛泽东阅兵实际上底气十足,因为当时的中共军队南下西进势如破竹,联合政府也在民主党派、国民党左派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下逐渐成型。毛泽东先于政协会议上表示“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此后在阅兵时,才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