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书摘】〔同住共居〕台北玖楼共生公寓

我与几位伙伴共同创立了一个叫做“玖楼”的组织,我们称它为共生公寓,目的是想在租屋环境不友善的台北提供一个适合青年生活的空间。

台北民生社区。

台北民生社区。摄:陈焯煇/端传媒

潘信荣

刊登于 2019-07-20

#读书时间

【编注】:本文收录于今年5月出版的《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一书,探讨台湾的城市发展:市民之间的协力、合作甚至跨域,及与公部门的串连,如何发展出自我治理的机制,如何创造城市生产与生活多元的新可能性,以应对日益私有化、商品化、财团化、全球化的趋势。本书由“左岸文化”出版,端传媒经出版社授权刊发。

“所谓住宅,并非只是一个将人的肉体放进去里面过日常生活的容器,它必须也是个能够让人的心安稳地、丰富地、融洽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 ─建筑师中村好文《住宅读本》

《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

作者: 侯志仁、朱冠蓁、罗秀华等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9/05

故事起源于二○一五年,我与几位伙伴共同创立了一个叫做“玖楼”的组织,我们称它为共生公寓(co-living apartment),目的是想在租屋环境不友善的台北提供一个适合青年生活的空间。玖楼的运作项目,包含空间的轻装修、物业管理、室友媒合,以及室友入住后的社群经营。会开始这样的事业,事实上不是什么严谨的创业计划,仅仅是自身的生活经验与需求。在二○一五年之前,就如大部分在台北工作、念书的青年们一样,我们只是与几位朋友合租公寓,唯独不同的是我们重新简单改造了客厅空间,使之成为方便念书、工作、聚餐与活动聚会等具有某种程度公共生活性质的空间,并且我们将卧房出租信息放上网路,招募有相似生活方式的室友。

出乎预料地,我们改造的空间在网路上大受欢迎,第一间房间就达到数千次的转贴,入住申请蜂拥而至。我们才意识到,这样的居住风格,或许不只是自己与几位朋友的小确幸,也反映了某种程度的市场需求或者社会状态。

我们对这样的现象感到好奇,我们也发现,原来类似的居住型态其实在国外已有一定的发展脉络,例如日本在二○○○年后所发展的share house、中国近五年来年快速成长的长租公寓,以及二○一三年左右开始在欧美地区由共同工作空间(co-working space, hacker space)所延伸出现的co-living space。目前(截至二○一九年五月),玖楼从几位朋友同居的规模,拓展到三十间公寓、一四○个房间,约一六○位居住者,前后约五百人次居住过的小型社区,除了公寓形式之外,也有整栋独立形式的空间,包含一栋在万华的老旅社翻新,以及一栋与台北市政府承标的眷舍,以及与新北市政府合作的青年住宅管理案,预计带来更复合式且开放的社群空间。在三年的行动/经营之中,我也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及角色的转换,从一开始作为无壳蜗牛的无奈,到身为房东每日要处理房客的各种大小事,再到一个经营者接触到产业面向的视野与思考。

正由于房屋出租对于多数长辈房东们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各国便逐渐形成专业代管或是品牌公寓等规模化的服务。截至二○一七年,全中国长租品牌公寓房源约一五○万间,约占全中国租赁市场百分之二,已进入百家争鸣的竞争市场状态,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诸如云控系统、第三方支付缴水电及房租、房东专属规格的保险服务等。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