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中美贸易战

杨路:中美贸易谈判的已知、不可知、以及变数

中美在2019年5月的这一轮贸易对抗升级,对于此前不少对与谈判前景抱有某种乐观期待的人来说,算是一剂不错的清醒药。

2020年总统选举的政治压力将迫使特朗普对中国保持强硬,而下一任总统的不确定性将使北京有动力观望等待,而这些因素都将拖延谈判的时间。

2020年总统选举的政治压力将迫使特朗普对中国保持强硬,而下一任总统的不确定性将使北京有动力观望等待,而这些因素都将拖延谈判的时间。摄:Zach Gibson/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9-05-16

#杨路#中美贸易战#评论

中美双方最新一轮的关税升级将贸易战的赌注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2018年3月美国正式启动“301调查”开始,贸易战几乎每周都有进展。公众关注度高的同时,大量臆测和噪音也随之而来。因此在谈判进入下一个阶段前,极有必要盘点一下我们到底知道什么,以及不知道什么。

首先是不知道的

我们无法预知谈判何时结束,也无法实时了解谈判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关于双方接近达成协议的乐观声音,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官员的媒体表态和特朗普的推特。比如,2月28日,总统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宣布中美谈判进展“良好”(terrific),并且十分接近达成“历史性”(historical)协议;4月4日,特朗普宣称一个“史诗级”(epic)的贸易协定接近完成;两周之后,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对媒体表示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final laps)。如果仅仅是看这些内容,读者很容易得出谈判即将于5月完成的印象。

但细心的读者很容易发现,几乎所有乐观的声音都来自库德洛和姆努钦两个人。而美国谈判团队内部,相对鹰派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则在同一时期不断调低预期,强调谈判还需要“耐心”;同时,虽然目前没有公职,但仍然与白宫保持千丝万缕联系的前总统顾问班农(Steve Bannon)则每每在市场乐观情绪高涨时出来泼冷水,要求总统对中国保持强硬。特朗普身边的“红脸”和“白脸”势均力敌,双方所释放的矛盾信息不仅让媒体迷惑,也极有可能影响了注意力有限的特朗普对谈判结果的预期和对进展的判断。根据他的推特,特朗普似乎一度采信了姆努钦和库德洛的简报,认为协议已经接近达成。但此后“白脸”一方对其提供的截然不同的评估则让特朗普产生了期待的落差,恼怒之下推动了关税升级的决定。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