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寻租、被寻租、批判寻租,吴介民的生命母题

中国民工的工资成长远远跟不上经济成长。吴介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东莞一家工厂附近,他远远看见到地沟里“一堆白白的东西”,后来才知工人早餐时间太短、资方给的馒头难以下咽,民工索性边上工边吃边丢,一地的白馒头,是被剥削者的无声抗议。

中研院副研究员吴介民。

中研院副研究员吴介民。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陈虹瑾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9-05-10

#吴介民#《寻租中国》

编者按: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吴介民近日出版《寻租中国--台商、广东模式与全球资本主义》一书,探讨台商与中国崛起的关系,并指出“寻租发展型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是他继2012年出版的《第三种中国想像》之后,又一部关于中国的重磅学术论著。

吴介民堪称在台湾从事“中国研究”最重要的中生代学者之一,他的切入途径不同于党国传统的“大陆研究”、“匪情研究”,而是专注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的关系,以及两岸四地公民社会的发展。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样的研究取径,和他自己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

1994年,吴介民刚开始在广东做田野调查。那是居住人口约1000多人的村子,却有两万名民工,外来和本地人口超过10:1,连锁移民(chain migration)现象潜藏各种社会矛盾。那时他没想到持续调研这些矛盾,会一头栽进去25年。他给这个村落一个代号:“蛇尾村”。1995年,他发表论文《压榨人性空间:华南蛇尾村的故事》,后续研究持续在《寻租中国》里展开。

时间回到1994年的“蛇尾村”,一日,他端著傻瓜相机,观察建筑队,一名工人猛抬头,眼神撞上吴介民,他直觉地按下快门,回过神来,觉得很不好意思,“那个动作有点intrusive(侵扰)。”

建筑队的工人在想什么呢?“我不知道、我到今天还不知道。”如果没有证据,吴介民甚至不愿轻易诠释一个眼神。只是,每每整理照片,看到这双眼,他还是会起鸡皮疙瘩:“我会想,经过25年,他在哪儿?在干什么呢?”见众生也见自己:“他(建筑队工人)很年轻,只因劳动而显老、衣服上都是污泥......,假如我是他,看到一个外来者穿著比他干净的年轻读书人,拿一个摩登的傻瓜相机,首先我会好奇,然后会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他又修正用词:“是不是要用‘自卑’这么重的词呢?我也不知道。至少,我会很好奇、好向往,有aspiration(志向、抱负),想要去渴望、去追求。”

“因为,我曾经做过那样基层的工人。”吴介民出版的诗集《地犬》中有篇题为《一九七七》的诗,其中有段文字:“于是,在城市边陲的小卫星工厂/你们成为输送带上的少年工/马达休息的片刻/你和你的兄弟看著你们的堂兄弟吃/蚵仔面线,一种你们还很陌生的点心/你们虚弱地看著/看著装满羹汤的大鼎滚起热泡/胀大又缩小,那么美/此起彼落,为何不破?......”现实中的1977,是他曾经感受饥饿的一年。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