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影像

凝视虚无:我们见证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相片”,但究竟我们在看什么?

这“相片”用了全球顶尖天文学家加上超级电脑近两年时间运算出来,绝对可称得上史上最费时费工的相片之一。

事件视界望远镜的天文团队取得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的“相片”。巨型黑洞位于离地球5500万光年远的M87星系,图中的光圈展示出光线因黑洞的重力而扭曲,这又称为引力透镜效应。

事件视界望远镜的天文团队取得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的“相片”。巨型黑洞位于离地球5500万光年远的M87星系,图中的光圈展示出光线因黑洞的重力而扭曲,这又称为引力透镜效应。图: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via Getty Images

姚尚勤

刊登于 2019-04-11

#黑洞#摄影评论#影像

1609年冬,时值文艺复兴,伽利略攀上圣乔治马焦雷教堂的钟楼,用他自制的望远镜凝望高挂夜空的月亮。伽利略不但爱好天文,也对艺术有深入理解。经过几个月的仔细观察,擅于明暗对照法(Chiaroscuro)的他绘制出人类史上首批月球的雕板图像。他的雕板勾勒出月球的光阴对比,纪录了月的阴晴圆缺。更重要的是他的著作《星际信使》消除了前人对月球的误解。

在伽利略的时代,大众普遍认为月球上的阴影,是月球本身颜色不均匀所造成,就如皮肤上的雀斑。但伽利略的图像显示月亮表面凹凸不平,而阴影就是太阳照射月球表面的结果。自此,一名科学家在高处透过望远镜观测夜空的画面,成为了大众对天文学家的刻板印象。

天文观测的影像不断演变。左为美国太空总署无人太空船伽利略号探测器1992年拍下的月球照片;右为伽利略十五世纪手绘的月面图是人类史上首张月球的科学影像。
天文观测的影像不断演变。左为美国太空总署无人太空船伽利略号探测器1992年拍下的月球照片;右为伽利略十五世纪手绘的月面图是人类史上首张月球的科学影像。

伽利略的月球表面图革新了天文,除了是因为他丰富的天文科学知识,也多得他对明暗对照的认知。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对透视和明暗对照的研究,对伽利略观测月球以及后来得出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结论,两者有否有直接关连?实在无从稽考,但明暗对照这种技法的确赋予伽利略从平面中展现出月球立体地型的能力,而大众也因为这种技巧的普及,能从平面中拆解出立体的图像。

这种对图像的认知是双向的。透视和明暗对照就如一种语法,又或是一种语感(Sprachgefühl),我们需要一种对图像的基本认知,去分析出蕴含图像之中的信息。对图像本质的认知直接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这也是为什么我执着于这张黑洞“相片”的本质。失去了这种语法,无论所看到的影像多么先进,我们也无法从中抽取信息,情况就如以中世纪的眼晴去看文艺复兴的画作。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