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年度回顧——2018年的全球传媒业:悲情之下,待解的难题

从根本上来说,传媒业只有解决了自身的难题,才能更好地抵抗外界的恶劣环境。

2018年年末,《时代》周刊将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年度人物”颁给了自己的同行:来自全球各地的四位记者和一家新闻机构。他们被统称为“守护者”。图为卡舒吉怀疑在沙特阿拉伯驻土耳其领事馆内被杀后,大批传媒在领事馆外采访。

2018年年末,《时代》周刊将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年度人物”颁给了自己的同行:来自全球各地的四位记者和一家新闻机构。他们被统称为“守护者”。图为卡舒吉怀疑在沙特阿拉伯驻土耳其领事馆内被杀后,大批传媒在领事馆外采访。摄: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方可成

刊登于 2019-01-03

#媒体产业#评论#方可成

2018年年末,《时代》周刊将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年度人物”颁给了自己的同行:来自全球各地的四位记者和一家新闻机构。他们被统称为“守护者”(the Guardians),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沙特驻土耳其大使馆内被残忍杀害的卡舒吉(Jamal Khashoggi)。

这的确是这个时代全球传媒业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右转、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上升、社交媒体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澜的背景下,真相蒙尘;而历来以揭露和传播真相为己任的新闻业,则面临着越来越多不友好的势力和人物,针对媒体机构和记者个体的暴力、压迫、污名化达到高点。

但这又是一个过于脸谱化的缩影,它营造的似乎是一种“一致对外”、强调外部威胁的悲情氛围:媒体守护真相,却被“恶势力”打压。你可以将《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评选理解为一次为同行的打气,一次对行业价值的重申。这样的打气和重申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并不足以展现当下传媒业的全貌,也没有触及另一些根本的问题——传媒业自身待解的难题。

从根本上来说,只有解决了自身的难题,才能更好地抵抗外界的恶劣环境。以下是笔者根据这一年来全球传媒业的主要动向,梳理出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的机会。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