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逃犯条例

王证恒:逼迫香港“玉石俱焚”,是自欺欺人的政府

“存在民生问题”只能算是香港的表象,造成问题的深层原因,已经反映在这两个多月的社会矛盾中。

2019年8月4日凌晨,黄大仙警署外,警察施放催泪弹驱散市民。

2019年8月4日凌晨,黄大仙警署外,警察施放催泪弹驱散市民。摄:林振东/端传媒

刊登于 2019-08-12

#王证恒#逃犯条例#香港#评论

香港的8月11日晚,又被形容为一个血腥之夜:一方面,内地媒体率先放出有警员疑被汽油弹烧伤的信息,消息迅速在内地广泛流传,登上微博“热搜”;另一方面在香港,流血场面更为惊人,不仅有示威者被流弹击中面部致盲,还有人被扣押在地时血流披面;不仅出现了疑似警员假扮示威者混入人群展开拘捕的手段传媒还拍到警员将竹枝放进示威者的背包栽赃嫁祸;此外更有警员向地铁站内发射催泪弹在另一个地铁站内近距离(疑似1米内)向人群平射开枪,接著在地铁扶手电梯上围打示威者/市民 ……此种种手法令香港市民感到瞠目结舌,两个多月以来,大大小小的警民冲突数百场,示威者与警察双方皆有受伤,殃及救护员、社工、议员、记者等数十人,被捕者上数百人,警民关系严重对立、仇恨情绪四处滋生。8月11日晚的种种表现则进一步摧残警民关系,双方行动的进一步升级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不出意料地,当晚,政府再次“强力谴责暴力示威”。谴责、谴责、强力谴责,是政府唯一能有的态度;袭警、袭警、再袭警,是支持警队人士心中对示威者的印象;而警暴、警暴、再警暴及政府的永远没有回应,则是另一边厢不满情绪的根源。几个世界永远在平行对话,而政府作为其中关键的解画方,却一直拿不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正如早前示威者号召8月5日进行大规模“三罢”,据职工盟的估算,一共有35万人参与其中。然而,8月6日港澳办召开吹风会,把示威者的冲击行为、罢工行为混为一谈,指罢工行动和不合作运动严重冲击香港民生,强调不能再纵容“暴力乱港”;8月9日林郑月娥再率主管经济事务的官员见记者,一如既往对运动诉求“视而不见”,同时一如既往地表态支持警队。同星期召开的官方记者会,在面对记者的提问、公众的责难时,一众官员、警队高层一如既往地顾左右而言他。而这种现象相信只会一直继续下去。

除此之外,林郑月娥还跟足港澳办“脚本”,大打经济牌、民生牌,一方面指责示威者影响经济,另一方面强调会在10月施政报告推出利民纾困措施,解决所谓深层次矛盾,甚或一再妄言,那些不介意摧毁香港经济的人,对社会根本“无建设”(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小部分人的激进行为会破坏大多数人辛苦建设的经济成果。她说有人形容示威者的行为是“玉石俱焚”,这做法会将香港推上“不归路”。

2019年8月11日,香港尖沙咀示威者与警方对峙时,一名女子眼睛受伤。
2019年8月11日,香港尖沙咀示威者与警方对峙时,一名女子眼睛受伤。摄: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然而到底是谁在令香港“玉石俱焚”?牢不可破的政商结构确实是香港社会问题的症结,民生问题不得解决,导致民怨鼎沸。然而,必须强调的是,这次示威的主要触发点是政府在修例问题上的失德、无能,完全是林郑自己开启的一场风暴,而警队在处理示威时对武力的过分使用及严重滥权行为,则“助攻”了市民的种种不满。再退一步,宏观而言,公民实践培育基金委托香港民意研究所进行的《“修订逃犯条例”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年轻人认为导致他们这代人不满的最主要原因,是不信任中央政府(91%),至于认为原因是“受住屋问题困扰”、“经济环困扰”的,分别只有58%、48%。很明显,经济、民生的确招致年轻人不满,但决不是当下矛盾的最主要成因。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