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黎蜗藤:中国的“祖宗领土”,说法一直在变

中国只有抛弃这种“老祖宗留下的领土”思维方式,才能真正与现代国际准则兼容。

直到1935年第一次地图开疆,南沙群岛与黄岩岛才画在中国版图上。图为南沙群岛美济礁。

直到1935年第一次地图开疆,南沙群岛与黄岩岛才画在中国版图上。图为南沙群岛美济礁。摄:DigitalGlobe via 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8-08-03

#评论#黎蜗藤

6月26日,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首次访问中国,并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人在讨论到南中国海问题时,习近平表示: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中国态度是坚定且明确的,“老祖宗留下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

中国的态度看似“人畜无害”,但为何世界还是如此担心中国的扩张呢?盖因,中国所谓的“老祖宗留下的领土”为何,全凭中国定义。现在看来,所谓“老祖宗留下的领土”大致是清朝的遗产。但细思之下,又并非如此简单。

老祖宗留下的领土,首先存在“谁是老祖宗”的问题,关键就是“清朝是不是中国”。二战之后这个问题没有太大争议,“清朝即中国”;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新清史”学派提出清朝的“满洲特性”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产生“清朝不是中国”的质疑。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比较复杂,也很难有共识。碍于篇幅,这里暂且不讨论。

但即便承认“清朝是中国”,对何谓中国的“传统领土”,中国大约还有四套说辞。按照这些说辞各自关注的疆域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国耻派、清朝最大疆域派、清末疆域派和民国疆域派。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