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专访历史学家葛兆光:现代国家应该如何面对“自古以来论”?

中国从传统帝国到现代国家是如何“转型”的?这一现代的转型是否成功和彻底?这种转型的结果对今天中国处理内外事务有什么影响?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创院院长及历史系特聘教授葛兆光教授。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创院院长及历史系特聘教授葛兆光教授。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彦妮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8-07-18

#探索学院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创院院长(目前已卸任)及历史系特聘教授葛兆光教授,以思想史领域的卓越贡献而为读者所熟知,出版过多部关于佛教禅宗史、道教史以及中国思想史方面的著作。近几年,他专注于“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新方向,利用来自朝鲜半岛、日本、琉球、越南等周边地区的史料,重新探讨中国的国家形成及身份认同问题,并陆续出版了《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有关“中国”与“周边”概念的再澄清》的“中国三部曲”。

从《宅兹中国》出发,他从世界和周边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提出“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至《何为中国》则集中在读者格外关心的疆域、民族与文化的主题上,重在把复杂的历史论述逐一简明通俗地加以解释;而在《历史中国的内与外》中,他梳理历史上中国疆域、族群和文化的移动与交错,说明“内”与“外”之变化,并尝试沟通原本分属中外关系史、中国民族史(包括“边疆民族”)、历史地理学(包括“边疆史地”)、全球史(和区域史)等各学术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三本书从史料到理论层层递进,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论述。葛教授自言,之后不会再碰这个题目了,“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此言不虚。事实上,“从周边看中国”的学术理念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文学界的重要潮流,对“中国”历史论述的反思与重建,有关“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涉及的诸多重要论题,也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学界发酵。特别是最近三年,随著这三部著作的英文、日文、韩文版的陆续问世,在海外东亚和中国研究者中引发热烈的反响与回应。

在葛兆光教授许多著作的自我介绍上都会有“197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这句话,那是中国大陆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葛兆光出生于上海,后来又随家迁入北京,但他的青春岁月却是在贵州苗疆度过的。这样的经历,在他关于究竟什么是“中国”的研究中也看得到痕迹。

除了“形势比人强”的感慨,他直言,中国“仍然需要充分现代化”,“我们仍然需要站在‘五四’的延长线上,我们觉得传统中有些东西是需要重新审视、改造更新的,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用来作为对抗现代的资源,这是我不能接受的”——这背后,是他对现代化的一种坚定信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焦虑。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